数组指针(也称行指针) 定义 int (*p)[n];
()优先级高,首先说明p是一个指针,指向一个整型的一维数组,这个一维数组的长度是n,也可以说是p的步长。也就是说执行p+1时,p要跨过n个整型数据的长度。
如要将二维数组赋给一指针,应这样赋值: int a[3][4];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7 03:27:52
阅读次数:
195
【1】Virtual是C++
OO机制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字。只要是学过C++的人都知道在类Base中加了Virtual关键字的函数就是虚拟函数(例如下面例子中的函数print),于是在Base的派生类Derived中就可以通过重写虚拟函数来实现对基类虚拟函数的覆盖。当基类Base的指针point指向...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14 02:11:02
阅读次数:
352
刚开始写Android程序如图发现使用了findViewById方法之后输出的话居然是null(空指针错误),也就是说这个方法没有成功。网上说这样写是在activity_main
.xml去找这个ID所代表的控件,而现在使用的ADT在layout下除了activity_main .xml还多生成了一...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5-14 02:00:46
阅读次数:
420
先给出通过字符型指针输出字符串的示例代码,如下:#include using
std::cout;using std::endl; int main(){ const char *pszStr = "this is a string";
// 输出字符串 cout int m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4 01:33:08
阅读次数:
247
在前一篇【简单工厂模式】中,使用计算器为例做了记录,在前文中提到了我写的简单工厂模式和书上讲得有点不同:简单工厂模式只是用来创建对象,而关于此对象的操作是另外一回事,程序员需要手动根据工厂类创建的类对象(一般是父类对象指针,静态类型为父类,动态类型为子类,多态的基础)。
而我在工厂内部加了一个Ge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3 20:21:01
阅读次数:
318
题目链接题意: 给出单链表的head指针, 要求去除链表中所有出现重复的元素,
如1->2->3->3->4->4->5, 返回1->2->5这题纠结了有两天,
重要的是把思路想清楚然后就可以痛苦的A掉, 不然老是会绕来绕去...我的大体思路是这样的: 使用三个指针 pre保存链表中前一个没有出现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3 18:54:51
阅读次数:
237
面向对象编程--转换与继承、复制控制与继承I.转换与继承引言: 由于每个派生类对象都包含一个基类部分,因此可以像使用基类对象一样在派生类对象上执行操作。 对于指针/引用,可以将派生类对象的指针/引用转换为基类子对象的指针/引用。 基类类型对象既可以作为独立对象存在,也可以作为派生类对象的一部分而存在,因此,一个基类对象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个派生类对象的部分,因此,没有从基类引用(或基类指针)到派生类...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13 15:15:10
阅读次数:
485
1.常量<1>.constconstinta;intconsta;constint*a;int*consta;intconst*aconst;前两个的作用一样,a是一个常整型数;第三个意味着a是一个指向常整型数的指针(整型数是不可修改的,但指针可以);第四个a是一个指向整型数的常指针(指针指向的整型数十可以修改的,但指针是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3 12:51:45
阅读次数:
233
众所周知,C++中对堆内存的申请与释放完全由用户来控制,这就造成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经常造成内存泄漏、野指针、重复释放等常见的挂掉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提供一套机制,使得用户只需申请相应的内存,不用管释放的问题,其实这属于著名的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
技术 。在C++中这种技术称作“智能指针”,C++中的智能指针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应...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13 11:37:49
阅读次数:
358
c语言中 int *p = NULL 和 *p = NULL 有什么区别1. int *p =
NULL;
代表定义一个指向整型变量的指针p,然后p的值设为NULL,也就是设为0;用另一种方式说,就是对一个刚定义的指向整型变量的指针,赋初始值,让其指向0地址。 2.
*p = NULL; 代表对一个...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13 10:38:09
阅读次数: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