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kmp
KMP
KMP算法是一种改进的字符串匹配算法,由D.E.Knuth,J.H.Morris和V.R.Pratt同时发现,因此人们称它为克努特——莫里斯——普
拉特操作(简称KMP算法)。KMP算法的关键是利用匹配失败后的信息,尽量减少模式串与主串的匹配次数以达到快速匹配的目
的。具体实现就是实现一个next()函数,函数本身包含了模式串的局部匹配信息。
接下来我们先分析三张图,S代表主串,T代表模式串。
当主串 S[ i ] 与子串T[ j ] 失配时,i 不回溯,仅j 回溯到一个尽量“偏右”的位置k。因此 KPM 算法的核心问题是寻找确定k =next[ j ] 的
方法。
(1) (2) (3)
由 (I) ,(II),和 (III) 我们得到:
T[0 ... k -1] = T[ j - k ... j -1] = T[0 ... next[ j ] -1]
因此得到 k = next [ j ] 的定义(注意下标范围)
以上定义也说明next [ j]与主串 S无关。
void kmp(int *S,int *T) { int i=0,j=0; getnext(T,next); while(i<n) { if(j==-1||S[i]==T[j]) { i++; j++; } else j=next[j]; if(j==m) { printf("%d\n",i-m+1); return ; } } printf("-1\n"); }
void getnext(int *T,int *next) { int j=0,k=-1; next[0]=-1; while(j<m-1) { if(k==-1||T[j]==T[k]) { j++; k++; next[j]=k; } else k=next[k]; } }
运用KMP算法的匹配过程
第1趟 目标 a c a b a a b a a b c a c a a b c
模式 a b a a b c a c
j = 1 -> j=f (j-1)+1 = 0
第2趟 目标 a c a b a a b a a b c a c a a b c
模式 a ba a b c a c
j = 5 -> j = f(j-1)+1= 2
第3趟 目标 a c a b a a b a a b c a c a a b c
模式 (a b)a a b c a c
首先确定f [0] = -1,再利用f [ j]求f [ j+1]。
其中, f(1)[ j] =f [ j],
f(m)[ j ] = f [f(m -1)[ j ]]
kmp算法的复杂度是O(n+m),可以采用均摊分析来解答,具体可参考算法导论。
next数组定义为全局变量时,最好不要命名为next,会与库函数重名,提交时会出现编译错误。。。
HDU 1711 Number Sequence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711
解题思路:http://blog.csdn.net/piaocoder/article/details/41928323
POJ 2406 Power Strings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2406
解题思路:http://blog.csdn.net/piaocoder/article/details/47733683
POJ 2752 Seek the Name, Seek the Fame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2752
解题思路:http://blog.csdn.net/piaocoder/article/details/47733303
POJ 3461 Oulipo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3461
解题思路:http://blog.csdn.net/piaocoder/article/details/4773232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标签:kmp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piaocoder/article/details/4783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