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对于32bit Linux系统来说,一般留给用户态空间是3GB,高地址的1GB 0xC0000000~0xFFFFFFFF是留给kernel的。
并且一般采用分页,分段,段页式的方式。一页大小一般为2^12=4096=4KB的大小。一般是10+10+12
内存管理算法一般是使用两种算法相配合:
BUDDY算法,1,2,4,8,。。。。使用情况在 /proc/buddyinfo
Solaris-SLAB算法,用高速缓存来描述不同的对象,每种对象对应一个高速缓存。高速缓存由SLAB来管理对象的内存分配。每个SLAB是一个或多个连续的物理页(这个是从buddy算法分配而来的)一般运行在BUDDY的下层。有Slab_full Slab_partial,Slab_empty,三种。通过查看/proc/slabinfo可以看到slab的使用情况。另外,由于很多进程刚开始创建时,内存格式占用大小都差不多,系统经常需要创建和销毁进程,这样导致效率很低,slab算法,每次分配相同类型的内存时,就从相应的SLAB中去取已经划分好的对象。SLAB释放的内核空间,并没有完全释放,可以留给下次分配用。。。slab的实现大都放在 mm/slab.c中。
内存分配 kmalloc与malloc与vmalloc的关系(转自http://blog.csdn.net/macrossdzh/article/details/5958368)
简单的说:
详细的解释:
对于提供了MMU(存储管理器,辅助操作系统进行内存管理,提供虚实地址转换等硬件支持)的处理器而言,Linux提供了复杂的存储管理系统,使得进程所能访问的内存达到4GB。
进程的4GB内存空间被人为的分为两个部分--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用户空间地址分布从0到3GB(PAGE_OFFSET,在0x86中它等于0xC0000000),3GB到4GB为内核空间。
内核空间中,从3G到vmalloc_start这段地址是物理内存映射区域(该区域中包含了内核镜像、物理页框表mem_map等等),比如我们使用 的 VMware虚拟系统内存是160M,那么3G~3G+160M这片内存就应该映射物理内存。在物理内存映射区之后,就是vmalloc区域。对于 160M的系统而言,vmalloc_start位置应在3G+160M附近(在物理内存映射区与vmalloc_start期间还存在一个8M的gap 来防止跃界),vmalloc_end的位置接近4G(最后位置系统会保留一片128k大小的区域用于专用页面映射)
kmalloc和get_free_page申请的内存位于物理内存映射区域,而且在物理上也是连续的,它们与真实的物理地址只有一个固定的偏移,因此存在较简单的转换关系,virt_to_phys()可以实现内核虚拟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
而vmalloc申请的内存则位于vmalloc_start~vmalloc_end之间,与物理地址没有简单的转换关系,虽然在逻辑上它们也是连续的,但是在物理上它们不要求连续。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indufresne/p/476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