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搜索算法就是在问题的解空间进行搜索,从而得到可行解或最优解。搜索的每一步,都有一个“状态”,搜索的时候需要找到合理的状态,进行搜索。一次成功的搜索就是在“状态”空间中找到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可以想象为一棵树从根节点到某个叶子节点的路径)。
搜索一般分为两种:深度优先DFS和广度优先BFS。一般地,DFS时,常常将“状态”保存在DFS函数的参数,即栈内存中;而BFS时,常将“状态”单独保存在BFS函数外部的堆内存中。
DBFS从起点和终点分别开始进行BFS搜索,直到一个扩展队列中出现另一个队列中已经扩展过的节点。在扩展节点的时候,每次都选择节点比较少的那个队列进行扩展,并不是机械的交替。
void DBFS(){ 1. 将起点放入队列Q0,终点放入队列Q1 2. 当两个队列都非空时,做如下操作: (1)如果队列Q0里的节点数 < Q1中的节点数,则扩展队列Q0 (2)否则,扩展队列Q1 3. 如果队列Q0未空,则不断扩展Q0,直到Q0为空 4. 如果队列Q1未空,则不断扩展Q1,直到Q1为空 } //扩展函数 int Expand(int i){ //i 为队列的编号,0或者1 取队列Qi的头结点H 对H的每一个相邻节点adj: 1.如果adj在队列Qi中出现过,则抛弃adj 2.如果adj在队列Q中未出现过,则 (1)将adj放入队列Qi (2)如果adj曾经在队列Q1-i中出现过,则输出找到的路径 }
将在运用搜索方法进行求解的时候,通过对搜索空间进行合理的剪枝可以大大加快搜索的速度。常用的剪枝方法主要有两种: 可行性剪枝
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判断是否可以继续进行,若不可能到达终点,则不扩展下一步的节点 最优性剪枝
一、一般最优性剪枝
在一步步求解的过程中使用全局变量记录已经求得的最优解,如果当前节点未到达终点,但是当前的结果已经差于已经求出来的最优结果,则剪枝;同时,每次到达终点时,都更新最优解。
二、带估计函数的最优性剪枝
在一步步求解的过程中使用全局变量记录已经求得的最优解,如果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得到的结果肯定差于最优解,则不进行扩展;同时,每次到达终点时,都更新最优解。
在BFS算法中,若对每个状态n都设定估计函数 f(n) = g(n) + h(n),并且每次从队列中选取节点进行扩展时,都选取f值最小的节点,这种搜索方法为启发式搜索。
g(n): 从起点都当前节点n的代价
h(n): 从当前节点n到终点的估计代价
A算法中的估计函数若选取不当,则可能找不到解,或者找到的解不是最优。A*对估计函数做了限制,确保可以找到最优解。
在BFS搜索时, 每个状态n都有估计函数,f*(n) = g(n) + h*(n),
采用优先队列,扩展时,选取队列头元素(f(n)最小)。
深度每次增加1的方法:
(1)并不需要知道全局最优解,设置一个递归深度界限K,如果当前搜索深度超过K,则进行剪枝返回;
(2)若在深度不超过K的某次搜索中到达终点,则返回最优解;且需要注意对同样深度不超过K,D但是在该次递归之后的递归进行剪枝(因为在深度K处已经找到解了)
(3)若在深度不超过K的所有搜索中没有到达终点,则将K增加1,继续(2),(3)步骤
改进:
(1)将初始化深度设为 K = 1
(2)每次进行深度不超过K的递归:
(2.1)如果当前节点为终点,则返回成功;
(2.2)如果当前节点不是终点,且其深度不超过K,估计出该节点到达终点的最小步数h(n),从起始点到该节点的步数为g(n),用外部变量 next_K记录下 h(n)+g(n)的最小值。
(3)K设置为 next_K,重复执行(2)(3)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tarcoder/p/477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