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总结在前:
0. 参考资料
1. 伪类和伪元素是不同的两种东西。
2. 伪类和伪元素都属于CSS选择器。
3. CSS引入伪类和伪元素是为了实现基于文档树之外的信息,i.e. 段落的第一行,的格式化。
4. 伪类和伪元素都不出现在源文件和文档树中。
伪类:一开始单单只是用来表示一些元素的动态状态,典型的是<a>的 LVHA四个状态,CSS2标准扩展了概念范围, 使其成为了所有逻辑上存在,但在文档树中却无须标识的分类。
伪元素:代表某个元素的子元素,虽然这个子元素在逻辑上存在, 但是不存在于文档树中。
5. CSS3中为区分二者使用冒号,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目前都是单冒号:
-- 伪类用一个冒号 :first-child
-- 伪元素用两个冒号 ::first-line
详细一点谈:
在CSS中可以将类选择器视为正则中的模式, div.value 等同于 div[class~=value] ,CSS中的样式通常依附于一个元素在文档树中的位置,这个模型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是足够的,但是一些常见的版式状态不能应用于文档树的结构,如first-line,没有简单的CSS选择器可以应用到它,而且它也是动态变化的。
伪类: 伪类对元素的划分是基于特征的,而不是基于他们的名字、属性或者内容,原则上特征是不可以从文档树中推断得到的(那是怎么实现的呢?)。伪类可以是动态的,在用户和文档进行交互的时候,一个元素可以得到或者失去一个伪类。 :first-child 和 :lang 某些情况可以用文档树推断,是例外。伪类有: :first-child, :link, :vistited, :hover:, active:focus, :lang
伪元素:创造关于文档语言能够制定的文档树之外的抽象。 如: 文档语言不能提供访问元素内容的第一个letter或者第一行的机制,而使用伪元素可以办到。伪元素还给不存在源文件中的内容分配样式,i.e. :before 和 :after
伪类可以独立于文档的元素来分配样式,而且可以分配给任何元素(最常见的是 a 元素,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元素上如 li ),逻辑上和功能上和类类似(i.e.都有匹配的作用),但是其是预定义的,不存在于文档树中且表达方式也不同,所以叫伪类。
伪元素所控制的内容和一个元素控制的内容是一样的, 但是伪元素不是真正的元素,不存在于文档树中(可以动态添加到文档中), 不是真正的元素。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roger9567/p/4799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