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布局的基本HTML元素div
,有这么几个特点,会影响到后面进行的布局。注意,下面的特点仅适用于没有指定width
属性和height
属性的div
,因为在用float
进行布局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在特定的位置(后面会详述)才这么做。
div
是没有高度的。div
其高度取决于内容的高度。float
属性,div
的宽度将和占满父元素的宽度(不管是不是空的)。float
属性,div
的宽度将取决于内部元素的宽度(所以,空的div
指定了float
属性后既没有高度也没有宽度)。网上的很多教程,经常指定了div
的宽度或高度,然后讲解float
属性,这对我学习布局确实产生了很大干扰。记住,只有在特定的位置,我们才会指定div
的宽度。
在实践过程中,我领悟到一点,那就是,div
是按照在HTML文档中的顺序进行渲染的。也就是说,我们先决定前一个div
在页面上的位置,然后再决定后一个div
的位置。也许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它确实是理解Float布局的关键,网上其他教程里很少有提及。
有下面这样的HTML文档
<!DOCTYPE> <html> <head> <style type="text/css"> #header{background-color: gray;} #content{background-color: red;} #sidebar{background-color: blue;} #sidebar2{background-color: green;} #footer{background-color: yellow;} </style> </head> <body> <div id="page"> <div id="header"><h1>这里是标题</h1></div> <div id="sidebar"> <p>侧边栏</p> </div> <div id="sidebar2"> <p>侧边栏2: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地图平面的过程,将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 标的过程。因为毕业论文需要,我重新回顾了一下地图投影的知识并且作了比较全面且简洁的总 结。如果你之前未系统了解过地图投影,又对地图投影感兴趣,这篇博文也许能成为一篇简洁务 实的阅读材料。</p> </div> <div id="content"> <p>这里是一些文字</P> <p>再来一大段文字</P> <p>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地图平面的过程,将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的过程。 因为毕业论文需要,我重新回顾了一下地图投影的知识并且作了比较全面且简洁的总结。如果你 之前未系统了解过地图投影,又对地图投影感兴趣,这篇博文也许能成为一篇简洁务实的阅读材 料。</p> </div> <div id="footer"><p>没人关注的页脚</P></div> </div> </body> </html>
一共5个div
,为了使这些div
具有高度和宽度,向其中添加了一些文字。现在还没有任何float
属性,所以每个div
都占满了整个父元素的宽度,而高度由其中的内容决定。渲染效果如下:
当一个元素具有float
属性时,浏览器会怎样做?我想是这样的:
float:right
属性,div
的宽度(而不是尽量占满父元素宽度)float
元素。试着将div#sidebar
设置float:left
属性:
#sidebar{ float: right; }
侧边栏没有浮动到标题栏上,即使标题栏右侧没有文字。这是因为标题栏的渲染在侧边栏之前进行,浏览器渲染完标题栏后已经忘了标题栏右侧有没有内容了,所以不能冒着覆盖原来的内容的风险将侧边栏浮动到标题栏上。接着,文档流该怎么渲染还是怎么渲染,除了其中文字绕开浮动元素,就好像浮动元素不存在一样。
我们希望侧边栏2在页面左侧,侧边栏1在页面右侧。因为侧边栏2中内容很多,所以需要限定宽度。为了美观,同时限定1的宽度,并对侧边栏2赋float
属性。
#sidebar{ float: right; width: 100px; } #sidebar2{ float: left; width: 180px; }
有点像一个三栏布局的样子了。但我们通常不希望中栏高于侧边栏时,延伸到侧边栏下方。这时通常使用的技巧就是给中栏带margin
属性,左右的值就是两个侧边栏的值。
#sidebar{ float: right; width: 100px; } #sidebar2{ float: left; width: 160px; } #content{ margin-left: 160px; margin-right: 100px; }
很好,一个三栏布局就完成了。虽然看上去很好,但是如果中栏的高度小于侧边栏会怎样?把中栏里的内容都删掉大部分,然后:
见鬼,页脚上去了……这可不是我希望的。那么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在页脚使用clear
属性。这个属性的作用就是,使文档流中元素在布局的时候,不允许左侧或右侧出现浮动元素。如果有,则在浮动元素的下方进行渲染。这里,为页脚添加clear
属性。
#sidebar{ float: right; width: 100px; } #sidebar2{ float: left; width: 160px; } #content{ margin-left: 160px; margin-right: 100px; } #footer{ clear: both; }
页脚也正常了,这样,一个三栏布局就最终完成了。
最后,再来看一个例子吧,这个例子将解释两个问题:
恢复中栏的内容,并改写CSS代码如下:
#sidebar{ float: right; width: 200px; } #sidebar2{ float: left; width: 300px; }
这张图就清晰地说明了浮动元素其实是不在文档流之中的。首先,浏览器页面没有500像素宽,所以侧边栏2没法在顶部渲染(侧边栏1的存在使空间不够了),这时文档流仅仅进行到标题栏。因此中栏从标题栏下方开始渲染,为了绕开两个侧边栏,只好先在左上角写几个字,然后到侧边栏2右侧憋屈地渲染,最后才正常地舒展开(你可以这样想象,绿色和蓝色的后面,其实是没有文字的红色)。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iyezhai/p/3203490.html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dengmj/p/483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