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外观模式之C++实现

时间:2014-07-18 11:23:38      阅读:26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tyle   blog   http   color   使用   strong   

说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转载!

            在我们学习程序设计时常常会用到模块化设计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我们首先把要实现的功能用一个模块表示,当用户想完成某个人物时依次调用对应的函数。然而,如果用户要完成一个很大的任务,则需要调用很大模块函数,这样用户与各个模块打交道就非常频繁了,同时也很容易出错,因为用户与某个具体模块打交道,耦合度相对比较高。而外观模式(Facade)就在此时可以派上用场了。

        外观模式的定义: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相当与上面的模块)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此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结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说白了就是:我们只需调用高层的函数接口,而不用关心高层内部调用是如何组合底层方法的,更不用关心底层函数是如何实现的。

         外观模式如下图所示:

bubuko.com,布布扣

          

                                                                本图来自《大话设计模式》网上电子稿   

           举例:

         我们现在需要完成两个工作:要完成这两个工作。要完成工作1我们需要依次完成子工作Sub_Work1、Sub_Work3;要完成工作2我们需要依次完成工作Sub_Work2,Sub_Work3,Sub_Work4。为了能让用户与这些子工作分离,我们采用外观模式在中间插入一个工作处理中心Work,这个Work负责处理用户的需求已经集成相应的底层子系统,代码实现如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ub_Work1//子工作1
{
public:
	void Working1()
	{
		cout<<"Doing Sub-Work1..."<<endl;
	}
};

class Sub_Work2//子工作2
{
public:
	void Working2()
	{
		cout<<"Doing Sub-Work2..."<<endl;
	}
};

class Sub_Work3//子工作3
{
public:
	void Working3()
	{
		cout<<"Doing Sub-Work3..."<<endl;
	}
};

class Sub_Work4//子工作4
{
public:
	void Working4()
	{
		cout<<"Doing Sub-Work4..."<<endl;
	}
};
class Work//总工作,客户与之打交道
{
private:
	Sub_Work1 w1;
	Sub_Work2 w2;
	Sub_Work3 w3;
	Sub_Work4 w4;
public:
	void Work1()//总工作1
	{
		w1.Working1();
		w3.Working3();
	}
	void Work2()//总工作2
	{
		w2.Working2();
		w3.Working3();
		w4.Working4();
	}
};


int main()//客户端程序
{
	Work w;
	/*******总工作1******/
	cout<<"开始调用总工作1"<<endl;
	w.Work1();

	/*******总工作2******/
	cout<<endl<<"开始调用总工作2"<<endl;
	w.Work2();
	return 0;
}

         测试结果:

         bubuko.com,布布扣


参考资料:

[1]《大话设计模式》

[2]《设计模式之禅》

[3]《HeadFirst设计模式》


外观模式之C++实现,布布扣,bubuko.com

外观模式之C++实现

标签:style   blog   http   color   使用   strong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jxh_123/article/details/3792249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