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用自己的描述:
视图层是一系列类的集合,这些类的实例通常应用了用户可见的那些实体,类中封装的代码可以告诉线程,线程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效果显示图像,以及线程要监听什么样的事件。
控制器层是一系列类的集合,这些类的实例引用了概念上定义的控制器实体,类中封装的代码可以告诉线程,线程应该在监听到什么样的事件发生后,去执行什么样的代码。
模型层是一系列类的集合,这些类的实例引用了概念上定义的数据模型实体,类中封装的代码可以告诉线程,线程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约束和方式来查询和更新数据库。
不知道这样的描述,是不是比教科书上的“业务逻辑” “业务规则”之类的术语更加深入人心呢?哈哈。这里顺带讲一句我对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既然是引用,参数就要吻合。一个实例引用哪个实体是程序员来定义的,线程不可能知道这一点,所以程序员需要用代码告诉线程,线程应该随时保持实例的参数与实体的实际参数吻合。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inchrome/p/490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