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ndroid 文件管理器 小米 开源 fileexplorer
2011年对着书本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写了2个月的HelloWorld。
现在想复习并深入,我没有耐心再去一点点地敲代码了。
4年前自己是个学生,实习,现在有工作,只能业余时间研究。
这一点是非常不同的。
我希望通过研究别人的“成熟产品”,更好地全面学习。
以目标为导向,具体来说,通过研究别人的一个产品,进而全面掌握,在研究的过程中,
把若干问题都解决了,从而达成“快速进步”的目标。
我们学习Java,学习Android开发,不是为了玩玩而已,也不能紧紧是“感兴趣”,更重要的是
解决实际的问题。实际问题通常都是要研发一个完整的产品,至少也是解决某个问题的工具,比如
小米的开源文件管理器,下载源码,搞好Android环境,打包,安装到我的Coolpad手机上,就可以用了。
它能够解决Android手机上的文件管理问题。
我对这个开源产品的评价是9/10,不足之处是,文档太少了,没啥说明。
在成功打包运行,看到了界面和功能后,我非常喜欢,界面还可以,功能也是完整的。
这种开源项目,我最喜欢了,完全是“成型产品”,“半吊子”的开源产品,研究起来比较折磨人,各种问题。
看了看Github和官方社区,也不怎么活跃了。
本地用Eclipse搞好环境,把Github上的代码搞进去。
我个人习惯用Android真机测试,速度非常快,从打包到运行,不超过10秒。如果用模拟器,至少要30秒,急死人啊~
Android源码,就2个包:
net.micode.fileexplorer 小米写的代码
org.swiftp:一个开源的ftp server,被整合到了小米源码中,可以这么理解
几十个Java源文件,都放在1个包里,好不习惯啊~
在初步读代码后,我优先整理了Java代码,分成了好几个包。
根目录net.micode.fileexplorer
1.顶级包
FileExplorerTabActivity等各种Activity界面入口文件,仍然保留在顶级包里。
2.impl
小米或Android定义的接口的实现类。
3.model
模型文件,实体文件,比如FileInfo.java用来表示一个Android物理文件。
这种代码,通常都是比较独立的。
4.ui
视图组件,是对Android组件的封装和补充。
和Activity不同的是,它们不是入口文件。
5.util
工具类,和模型类类似,它们也相对比较独立。
比如,FileOperationHelper.java就具体完成了文件的“增删改查”。
总的来说,就是把入口、界面、界面组件、模型、工具类等分离,使得你能很快地建立对项目的整体印象。
先整体,后局部。
要有全局思维,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一个常见的问题
Android打包之后,手机上显示“程序停止运行”,没有别的提示。
这种问题,通常都是程序出了问题,这个地方Eclipse不够友好,没有给出错误提示。
最后,通过debug模式,打断点,定位到了错误代码,然后增加了try-catch捕捉,最后定位到问题。
有的java文件,包的路径变了。
CategoryBar extends View,这个组件是1个界面类型的组件,在xml中有配置。
<net.micode.fileexplorer.ui.CategoryBar
android:id="@+id/category_bar"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35px" android:layout_gravity="center"
android:layout_marginBottom="5dip">
</net.micode.fileexplorer.ui.CategoryBar>
个人观点:如果只会Android,只做自己工作中的那点事,而不关心Java服务端等其他人的工作,
视野会比较狭窄。我心中的“大牛”,“经理人”,“技术负责人”一定是全局类型的人才。
我认为,全局类型的人才更加稀缺,全局类型的人才多是从专一类型的发展过来的。
从专一类型过渡到全局类型,我觉得更主要是“机遇”。
“机遇”可能是别人给的,如果别人给不了,自己应该通过努力而获得。
个人努力,需要意识和方向指引~
我是不会认可“努力比方向更重要”和“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种片面的观点的~
小雷FansUnion-一个正在研究Android的程序员
2015年10月25日
湖北-武汉-循礼门
QQ:240370818
微信:FansUnion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小米开源文件管理器MiCodeFileExplorer初步研究
标签:android 文件管理器 小米 开源 fileexplorer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fansunion/article/details/4940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