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在VC编程中,用SetTimer可以定义一个定时器,到时间了,就响应OnTimer消息,但这种定时器精度太低了。如果需要精度更高一些的定时器(精 确到1ms),可以使用下面的高精度多媒体定时器进行代码优化,可以达到毫秒级的精度,而且使用方便。先要包含头文件"mmsystem.h"和库文 件"winmm.lib"。
虽然Win95下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C、Delphi、C++ Builder等都有专用的定时器控件Timer,而且使用很方便,可以实现一定的定时功能,但最小计时精度仅为55ms,且定时器消息在多任务操作系统 中的优先级很低,不能得到及时响应,往往不能满足实时控制环境下的应用。不过Microsoft公司在Win32 API函数库中已经为用户提供了一组用于高精度计时的底层函数,如果用户使用得当,计时精度可到1ms。这个计时精度、对于一般的实时系统控制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现将由C++ Builder 4.0提供的重新封装后的一组与时间相关的主要接口函数(函数名、参数、功能与Win32 API基本相同)说明如下:
1.DWORD timeGetTime(void)
返回从Windows启动开始经过的毫秒数。最大值为232,约49.71天。
2.MMRESULT timeSetEvent(
UINT uDelay,
UINT uResolution,
LPTIMECALLBACK lpTimeProc,
DWORD dwUser,
UINT fuEvent)
该函数设置一个定时回调事件,此事件可以是一个一次性事件或周期性事件。事件一旦被激活,便调用指定的回调函数,成功后返回事件的标识符代码,否则返回NULL。参数说明如下:
uDelay:以毫秒指定事件的周期。
UResolution:以毫秒指定延时的精度,数值越小定时器事件分辨率越高。缺省值为1ms。
LpTimeProc:指向一个回调函数。
DwUser:存放用户提供的回调数据。
FuEvent:指定定时器事件类型:
TIME_ONESHOT:uDelay毫秒后只产生一次事件
TIME_PERIODIC :每隔uDelay毫秒周期性地产生事件。
3.MMRESULT timeKillEvent(UINT uTimerID)
该函数取消一个指定的定时器回调事件。uTimerID标识要取消的事件(由timeSetEvent函数返回的标识符)。如果成功则返回TIMERR_NOERROR,如果定时器时间不存在则返回MMSYSERR_INVALPARAM。
4.回调函数
void CALLBACK TimeProc(
UINT uID,
UINT uMsg,
DWORD dwUser,
DWORD dw1,
DWORD dw2);
该函数是一个应用程序定义的回调函数,出现定时器事件时该函数被调用。TimeProc是应用程序定义的函数名的占位符。使用该函数
时要注意的是,它只能调用以下有限的几组API函数:PostMessage,timeGetSystemTime, timeGetTime, timeSetEvent,timeKillEvent
,midiOutShortMsg, midiOutLongMsg,OutputDebugString。同时也不要使用完成时间很长的API函数,程序尽可能简短。
使用以上一组函数就可以完成毫秒级精度的计时和控制(在C++Builder中使用时要将头文件mmsystem.h加到程序中)。由于将定时控
制精确到几毫秒,定时器事件将占用大量的CPU时间和系统资源,所以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将参数uResolution的数值增大。而
且定时器实时控制功能完成后要尽快释放。
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回调函数的参数不能有误,否则可能引起程序崩掉;
二、事件调用周期uDelay不能小于事件处理时间,否则会引起程序崩溃;
三、通过dwUser给回调函数传递参数
例程如下:
MMRESULT g_wTimerID = 0;
//回调函数,参数不能有错
void CALLBACK CDsisiiDlg::SendFun(UINT wTimerID, UINT msg, DWORD dwUser, DWORD dwl, DWORD dw2)
{
CDsisiiDlg* pdcpackerdlg = (CDsisiiDlg*)dwUser;
...
}
bool CDsisiiDlg::CreateTimer()
{
TIMECAPS tc;
UINT wTimerRes;
//设置多媒体定时器
if(timeGetDevCaps(&tc,sizeof(TIMECAPS))!=TIMERR_NOERROR)//向机器申请一个多媒体定时器
return false;
//获得机器允许的时间间隔(一般可达到1毫秒)
wTimerRes=min(max(tc.wPeriodMin,1),tc.wPeriodMax);
//定时器开始工作
timeBeginPeriod(wTimerRes);
//每过6毫秒调用回调函数timerback(),wTimerID为定时器ID.TIME_PERIODIC表周期性调用,TIME_ONESHOT表只产生一次事件
g_wTimerID = timeSetEvent(6, wTimerRes, (LPTIMECALLBACK)SendFun, (DWORD)this, TIME_PERIODIC);
if(g_wTimerID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删除定时器
void CDsisiiDlg::DestroyTimer()
{
if (g_wTimerID)
{
timeKillEvent(g_wTimerID);
g_wTimerID = 0;
}
}
一下为在QT下使用windows多媒体计时器
在QTimer源码分析(以Windows下实现为例) 一文中,我们看到了Qt在windows下对计时器的使用:
对于间隔为零的情况,Qt并没有动用系统的计时器
对于间隔非零的情况
间隔小于20ms 且系统支持多媒体计时器,则使用多媒体计时器
否则,使用普通计时器
Qt 的这种策略应该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了,但qtcn上一个网友还是比较期待自己直接调用系统的多媒体计时器。既然这样,自己还是尝试写写吧,写一个自己的Timer类
代码
代码还是比较简单的,头文件 mmtimer.h 如下:
#ifndef MMTIMER_H
#define MMTIMER_H
#include
#include
class MMTimer : public QObject
{
Q_OBJECT
public:
explicit MMTimer(int interval, QObject *parent = 0);
~MMTimer();
signals:
void timeout();
public slots:
void start();
void stop();
friend void WINAPI CALLBACK mmtimer_proc(uint, uint, DWORD_PTR, DWORD_PTR, DWORD_PTR);
private:
int m_interval;
int m_id;
};
#endif // MMTIMER_H
源码文件 mmtimer.cpp 如下:
#include "mmtimer.h"
#include
#ifdef __MINGW32__ //w32api bug
#define TIME_KILL_SYNCHRONOUS 0x0100
#endif
void WINAPI CALLBACK mmtimer_proc(uint timerId, uint, DWORD_PTR user, DWORD_PTR, DWORD_PTR)
{
MMTimer *t = reinterpret_cast(user);
emit t->timeout();
}
MMTimer::MMTimer(int interval, QObject *parent) :
QObject(parent),m_interval(interval),m_id(0)
{
}
MMTimer::~MMTimer()
{
stop();
}
void MMTimer::start()
{
m_id = timeSetEvent(m_interval, 1, mmtimer_proc, (DWORD_PTR)this,
TIME_CALLBACK_FUNCTION | TIME_PERIODIC | TIME_KILL_SYNCHRONOUS);
}
void MMTimer::stop()
{
if (m_id){
timeKillEvent(m_id);
m_id = 0;
}
}
说明
上面的代码应该不需要什么解释了:
timeSetEvent 和 timeKillEvent 可直接查阅 MSDN
另外,MinGW的win32api包,对TIME_KILL_SYNCHRONOUS没有定义,代码中做了一点修正
请确保正确链接所需要的库
LIBS += -lwinmm
注意:MSDN 对timeSetEvent的介绍中这么说的(对此不做评论)
Note This function is obsolete. New applications should use CreateTimerQueueTimer to create a timer-queue timer.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8aae780101dfij.html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indumars/p/505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