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4年下半年,HTML5在中国火了。个人用它开展自媒体,散播鸡汤;广告公司靠它做市场营销,从中获利;还有大公司的广告部、企业新媒体部或转型的媒体,利用它进行各种类型的传播。
短时间里国内出了很多H5设计工具,大多数提供类似PPT的展示模板,包含简单的滑动翻页特效。这种类型的H5工具能满足低层次的设计需求,比如心灵鸡汤,靠特定的受众就能获得较强的传播力,但很难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效益。所以后来中国的H5更注重场景化,微官网、邀请函、H5游戏,加入更丰富的交互元素和拓展功能,也意味着HTML5设计平台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升级。
HTML5是基础语言,它的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既能在电商、游戏、教育、社交等细分领域发展,也能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上获得突破。例如喜马拉雅FM,以后通过HTML5实现电台直播能实现吗?当然可以。HTML5是一个“容器”,装什么是以需求为根本的。
然而,面向商企用户的H5工具不是一两年内追逐热点能开发出来的。实现涵盖事件控制、数据库后台监控、屏幕设置自适应等高级功能的H5设计平台是极少数,国内目前只有iH5.cn,因为它背后有十年的交互技术支撑。
美国发展HTML5比较早,2011年底就对此有过热议。当时,网页动画巨头Flash因为适应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在移动端遇冷,HTML5却因为既具有丰富的功能特性,又能获得移动浏览器的良好支持,让不少人开始关注这个新的互联网标准。
其中,苹果设备对HTML5的支持广为人知,Facebook则于2012年推出Web APP,敢于尝试用HTML5代替原生APP。但HTML5版的Facebook反响并不好,页面反应迟钝、加载慢,被无数用户诟病,很快就下线。之后HTML5冷了一段时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上软硬件设备的逐步发展,谷歌浏览器、Youtube等才陆续投向HTML5的怀抱。2015年12月,Adobe宣布最新的专业版Flash更名为Animate,成为HTML5动画创作工具,标记一个时代的结束。
严格意义上说,HTML5标准是依靠美国在推动的,但美国的H5应用却不及中国广泛,HTM5在美国也一直保持不高不低的热度。为什么?
实际上,HTML5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中国逐渐普及Wi-Fi和4G,能提供更快的网络环境。“地利”是完善的软硬件设备,14年出了iPhone 5S、6等对HTML5性能支持更好的手机,支持更丰富的多媒体性能,更有微信这种适于分享页面的移动社交平台。“人和”多少跟当前中国的特点有关,主要源于两大方面:其一,国内行业偏向往有商业利益的领域发展,HTML5易于在微信传播的特点是品牌营销的机会;其二,中国人对于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较模糊,移动设备也是常用办公工具。
这两点和美国存在一定差异。美国也重商,但行业发展不像中国一样,主要靠利益驱动。起初,HTML5小游戏在中国靠分享传播盛行时,一个像样的HTML5作品制作成本要上百万。原因很简单,这牵扯到一个团队,要构思、设计、编程和调试,做完还得投放。H5在移动端有很大优势,借微信平台能达到病毒传播的效果,这就促使更多H5的产生和传播,也推动了国内面向微信营销的H5设计平台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文化。中国人手机更换频率很高,而硬件设备更新有利于对HTML5的支持。并且中国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经常是混淆在一块的,手机、平板既是娱乐消遣的渠道,也是重要的移动办公工具。美国人不一样,手机主要是通讯工具,工作更依赖电脑。和国内微信对应的WhatsApp,用户遍布全球,但功能十分简单,就是以手机通讯录为基础的社交聊天软件,没有游戏,它的图片、视频和链接分享功能还是2015年4月刚上线的。因此,中国把微商、微营销发展起来,但美国没有,它缺少那种混杂社交与商业的土壤。
既然美国HTML5的应用广度比不上中国,国内H5设计平台反过来进军美国有可能吗?现在易企秀已经在硅谷设立了公司,推出海外版的H5模板产品,主要面向个人用户。iH5也在部署海外平台,以SaaS为主,主要面向商业用户。但中国进入美国市场存在一定壁垒,怎么和美国互联网企业寻求合作,在社交平台上推动H5网页的传播,是国内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趣的事物、良好的交互体验是全球适用的。中国已经在H5的传播度上领先美国一步,获得H5设计工具发展的先机,以后朝美国的HTML5市场进军,占领美国HTML5市场,也是不无可能的。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ih5-cn/p/505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