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这里,我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用PL/SQL DEVELOPER去看一条SELECT语句的执行计划,执行计划里面可以看到这条SELECT语句的开销、I/O操作开销等数值,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语句各个部分的执行效率。选中这条SELECT语句以后,按F5就可以。
以下面的SELECT语句为例子:
从三张表中取数据,按我以前的想法,只要WHERE语句那里有能让三张表连接起来的条件就可以。所以我只使用了:
按F5后,可以看到这样做的执行计划如下:
修改后的SELECT语句如下:
执行计划的执行顺序是,从内层至外层,从上往下。比如上面修改后的实行计划中,数据库先对ORDER_HEADER的主键做了一个索引范围检索,然后再对XXWMS_DLX_SERIAL_NUMBER的非唯一性索引XXWMS_DLX_SERIAL_NUMBER_N4做索引范围检索。
在做修改之前,SERIAL_NUMBER表和XXWMS_DLX_SERIAL_NUMBER表使用了循环嵌套(NESTED LOOPS)的连接方法,得到结果后再与ORDER_HEADER进行哈希连接。由于两个表的数据量都比较大(SERIAL_NUMBER在测试环境中数据量达到一千四百万条左右),循环嵌套连接的步骤显然开销了很多。
可以猜想,如果循环嵌套连接中其中一个表的数据量小一点,就可以减少很多开销。于是,在连接条件中多加一条xx.client_id = oh.client_id。这样就使用了ORDER_HEADER的主键去和XXWMS_DLX_SERIAL_NUMBER的N4索引进行连接,得到结果以后再去和SERIAL_NUMBER连接。结果在上图可以看到,COST只有95,大大加快了执行的效率。
这个经历让我觉得PL/SQL的优化相当神奇,效果是一样的,但只是加一个条件就可以使得执行效率有如此大的提高。就这个改变,使得弹出来的超时提醒的几率大大降低,对于用户来说这个改变是很重要的。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hangyublogs/p/517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