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从第3块开始,块里面存储着oracle的所有操作记录。块结构很简单,只有块头和块体:
typedef struct bk { Redo_bh blockhead; uint8_t buf[496]; }Redo_bk;
块头与上一篇介绍过的一致:
typedef struct bh { uint32_t signature; //签名 uint32_t blocknum; //块号 uint32_t sequence; //顺序号 uint16_t offset; //最高位1需过滤掉 uint16_t checksum; }Redo_bh;
块头中的offset表示当前块中第1个记录的所在位置,在11g中例如,它的值是80 00(x86架构cpu为小端序,用16进制编辑器打开为00 80),此时首位的1需要过滤掉(即&0x7FFF),它可能有以下几种值:
offset == 0:本块中不包含重新开始的记录,可能本块中没有数据(如第2块),或者本块完全被上一块占用了(跨块)。
offset >= 10:标记本块中记录开始的位置,位置是包括块头的,而块头是16字节(16进制的10),即如果offset == 10,则块头之后立即就是记录头。猜测offset应该小于512-16-记录头(最小的应该是24字节)=472字节。
块起始位置+offset之后,就是正常的操作记录了,块只起到对存储空间的划分作用,将块按照offset组合起来以后,可以获取到完整的操作记录。操作记录的结构(蛋疼的开始):
一个记录头(record head)
很多个change,每个change中:
一个change头
一个change向量表
一组按照向量表排列的change数据
下面详细研究记录的内容。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nux-c/p/520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