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跟踪分析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
于佳心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的三个法宝(存储程序计算机、函数调用堆栈、中断机制),以及两把剑(中断上下文切换和进程上下文切换),而这节课我们的实验主要围绕的是中断机制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了Linux内核源代码,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代码:
arch目录下的代码十分庞大,而arch/x86目录下的代码很重要
init/main.c是内核启动相关代码,Linux内核的起点是start-kernel,相当于普通c程序中的main函数
kernel/里装的是进程调度相关代码
其他还有很多目录和代码,在此不做详述
接下来构造一个MenuOs,就是实验里的内容
在实验楼里只要输入这两行代码就可以了
下面附上使用自己的Linux系统环境搭建MenuOS的过程
重新配置编译Linux使之携带调试信息
在原来配置的基础上,make menuconfig选中如下选项重新配置Linux,使之携带调试信息
make重新编译(时间较长)
MenuOs构建成功
打开目录
其中linux-3.18.6是内核源代码,rootfs储存可执行文件(用menu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存储在里面)
使用gdb跟踪调试内核
其中-S是指让CPU在执行前冻结,-s是指在1234端口创建gdp server
另开一个shell窗口
将断点设置在start-kernel之前
程序就只执行到start-kernel
输入list,可以看到start-kernel的代码
同理,设置一个rest-init的断点,程序执行到rest-init,输入list,可以看到rest-init的代码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不管分析内核的哪一部分都会涉及到start-kernel。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start-kernel
这里面有一个init_task,它是手工创建的PCB
trap_init 初始化中断--》set-system-trap-gate(SYSCALL_VECTOR,&system_call)设置系统陷阱门,其中SYSCALL_VECTOR是系统调用,系统调用也是一种中断,只是用指令来触发
start-kernel里还有很多模块
mm_init() 内存管理模块
sched_init() 调度模块
rest_init() 其他 -->kernel-init-->run-init-process是系统的一号进程,默认根目录下的init
kthreadd用一个内核进程来管理资源
-->call into cpu-idle
-->cpu-idle-loop
idle即是系统的0号进程,上面的指令是循环0号进程
当系统没有进程需要执行时就调度0号进程
rest-init在程序启动时就一直存在,创造了1号进程和内核进程
总结:这一次课程的内容有点难,有些地方没有弄懂。idle即是0号进程,关于0号进程和1号进程,所谓道生一(start_kernel....cpu_idle),一生二(kernel_init和kthreadd),二生三(即前面0、1和2三个进程),三生万物(1号进程是所有用户态进程的祖先,2号进程是所有内核线程的祖先)。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javablack/p/527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