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份的目的
做灾难恢复:对损坏的数据进行恢复和还原
需求改变:因需求改变而需要把数据还原到改变以前
测试:测试新功能是否可用
二、备份需要考虑的问题
可以容忍丢失多长时间的数据;
恢复数据要在多长时间内完;
恢复的时候是否需要持续提供服务;
恢复的对象,是整个库,多个表,还是单个库,单个表。
三、备份的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数据库离线
冷备(cold backup):需要关mysql服务,读写请求均不允许状态下进行;
温备(warm backup): 服务在线,但仅支持读请求,不允许写请求;
热备(hot backup):备份的同时,业务不受影响。
注:
1、这种类型的备份,取决于业务的需求,而不是备份工具
2、MyISAM不支持热备,InnoDB支持热备,但是需要专门的工具
2、根据要备份的数据集合的范围
完全备份:full backup,备份全部字符集。
增量备份: incremental backup 上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以来改变了的数据,不能单独使用,要借助完全备份,备份的频率取决于数据的更新频率。
差异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 上次完全备份以来改变了的数据。
建议的恢复策略:
完全+增量+二进制日志
完全+差异+二进制日志
3、根据备份数据或文件
物理备份:直接备份数据文件
优点:
备份和恢复操作都比较简单,能够跨mysql的版本,
恢复速度快,属于文件系统级别的
建议:
不要假设备份一定可用,要测试
mysql>check tables;检测表是否可用
逻辑备份: 备份表中的数据和代码
优点:
恢复简单、
备份的结果为ASCII文件,可以编辑
与存储引擎无关
可以通过网络备份和恢复
缺点:
备份或恢复都需要mysql服务器进程参与
备份结果占据更多的空间,
浮点数可能会丢失精度
还原之后,缩影需要重建
四:备份的对象
1、 数据;
2、配置文件;
3、代码:存储过程、存储函数、触发器
4、os相关的配置文件
5、复制相关的配置
6、二进制日志
五、备份和恢复的实现
1、利用select into outfile实现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1.1把需要备份的数据备份出来
mysql> use hellodb; //打开hellodb库
mysql> select * from students; 查看students的属性
mysql>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30 into outfile ‘/tmp/stud.txt‘ ; //将年龄大于三十的同学的信息备份出来
文本文件。所以不能直接导入数据库了。需要使用load data infile 恢复
回到mysql服务器端,删除年龄大于30的用户,模拟数据被破坏
mysql> delete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30;
mysql> load data infile ‘/tmp/stud.txt‘ into table students;
2、利用mysqldump工具对数据进行备份和还原
mysqldump 常用来做温备,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对想备份的数据施加读锁,
2.1 施加读锁的方式:
1.直接在备份的时候添加选项
--lock-all-tables 是对要备份的数据库的所有表施加读锁
--lock-table 仅对单张表施加读锁,即使是备份整个数据库,它也是在我们备份某张表的时候才对该表施加读锁,因此适用于备份单张表
2、在服务器端书写命令,
mysql>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施加锁,表示把位于内存上的表统统都同步到磁盘上去,然后施加读锁
mysql>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释放读锁
但这对于InnoDB存储引擎来讲,虽然你也能够请求道读锁,但是不代表它的所有数据都已经同步到磁盘上,因此当面对InnoDB的时候,我们要使用mysql>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看看InnoDB所有的数据都已经同步到磁盘上去了,才进行备份操作。
2.2备份的策略:
完全备份+增量备份+二进制日志
演示备份的过程;
2.3 先给数据库做完全备份:
[root@www ~]# mysqldump -uroot --single-transaction --master-data=2 --databases hellodb > /backup/hellodb_`date +%F`.sql
--single-transaction: 基于此选项能实现热备InnoDB表;因此,不需要同时使用--lock-all-tables;
--master-data=2 记录备份那一时刻的二进制日志的位置,并且注释掉,1是不注释的
--databases hellodb 指定备份的数据库
然后回到mysql服务器端,
2.4回到mysql服务器端更新数据
mysql> create table tb1(id int); 创建表
mysql> insert into tb1 values (1),(2),(3); 插入数据,这里只做演示,随便插入了几个数据
2.5先查看完全备份文件里边记录的位置:
[root@www backup]# cat hellodb_2013-09-08.sql | less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13‘, MASTER_LOG_POS=15684; 记录了二进制日志的位置
2.6 在回到服务器端: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显示此时的二进制日志的位置
从备份文件里边记录的位置到我们此时的位置,即为增量的部分
+------------------+----------+--------------+------------------+
| File | Position | Binlog_Do_DB | Binlog_Ignore_DB |
+------------------+----------+--------------+------------------+
| mysql-bin.000004 | 15982 | | |
+------------------+----------+--------------+------------------+
2.7做增量备份
[root@www backup]# mysqlbinlog --start-position=15694 --stop-position=15982
/mydata/data/mysql-bin.000013 > /backup/hellodb_`date +$F_%H`.sql
2.8再回到服务器
mysql> insert into tb1 values (4),(5); 在插入一些数值
mysql> drop database hellodb; 删除hellodb库
2.9导出这次得二进制日志:
[root@www backup]# mysqlbinlog --start-position=15982 /mydata/data/mysql-bin.000013 查看删除操作时二进制日志的位置
[root@www backup]# mysqlbinlog --start-position=15982 --stop-position=16176 /mydata/data/mysql-bin.000013 > /tmp/hellodb.sql //导出二进制日志
2.10先让mysql离线
回到服务器端:
mysql> set sql_log_bin=0; 关闭二进制日志
mysql> flush logs; 滚动下日志
2.11模拟数据库损坏
mysql> drop database hellodb;
2.12开始恢复数据:
[root@www ]# mysql < /backup/hellodb_2013-09-08.sql //导入完全备份文件
[root@www ]# mysql < /backup/hellodb_2013-09-08_05.sql //导入增量备份文件
[root@www ]# mysql< hellodb.sql //导入二进制文件
本文出自 “Linux”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syklinux.blog.51cto.com/9631548/1759081
原文地址:http://syklinux.blog.51cto.com/9631548/175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