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第一种分类:
I/O-bound
CPU-bound
第二种分类
Linux既支持普通的分时进程,也支持实时进程
****进程调度的时机
•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时钟中断、I/O中断、系统调用和异常)中,直接调用schedule(),或者返回用户态时根据need_resched标记调用schedule();
• 内核线程可以直接调用schedule()进行进程切换,也可以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也就是说内核线程作为一类的特殊的进程可以主动调度,也可以被动调度;
• 用户态进程无法实现主动调度,仅能通过陷入内核态后的某个时机点进行调度,即在中断处理过程中进行调度。
进程的切换
•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叫做进程切换、任务切换、上下文切换;
• 挂起正在CPU上执行的进程,与中断时保存现场是不同的,中断前后是在同一个进程上下文中,只是由用户态转向内核态执行;
• 进程上下文包含了进程执行需要的所有信息
• 用户地址空间: 包括程序代码,数据,用户堆栈等
• 控制信息 :进程描述符,内核堆栈等
• 硬件上下文(注意中断也要保存硬件上下文只是保存的方法不同)
• next = picknexttask(rq, prev);//进程调度算法都封装这个函数内部
• context_switch(rq, prev, next);//进程上下文切换
• switchto利用了prev和next两个参数:prev指向当前进程,next指向被调度的进程 ```1. 31#define switchto(prev, next, last) \
77} while (0)
nextip一般是¥1f,对于新创建的子进程是retfrom_fork
Linux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最一般的情况:正在运行的用户态进程X切换到运行用户态进程Y的过程
几种特殊情况
• 通过中断处理过程中的调度时机,用户态进程与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和内核线程之间互相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非常类似,只是内核线程运行过程中发生中断没有进程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
• 内核线程主动调用schedule(),只有进程上下文的切换,没有发生中断上下文的切换,与最一般的情况略简略;
• 创建子进程的系统调用在子进程中的执行起点及返回用户态,如fork;(nextip = retfrom_fork)
• 加载一个新的可执行程序后返回到用户态的情况,如execve;
内核是各种中断处理过程和内核线程的组合。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典型的Linux操作系统的结构
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操作
站在CPU执行指令的角度
从内存的角度来看
在控制台下输入ls命令
shell程序分析输入参数,确定这是ls命令
从系统调用返回
shell和ls都得以执行-->>进程调度,运行队列等待队列的维护
20135239 益西拉姆 linux内核分析 进程的切换和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20135239-yxlm/p/539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