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首先,通过持久连接、就近访问(如CDN)、优化TLS部署,以及其他协议优化策略来降低延迟时间对移动应用更为重要。但,对于移动应用而言,延迟和吞吐量都是比较重要的。在移动应用开发实践中,需要考虑设备形态限制下如何展示内容,也需要考虑无线电接口的性能特性,还有设备电量的有限性。影响移动应用体验的因素很多,但传输延时、时间抖动、非合理联网操作致使电量消耗过大是其中最重要的。下面将介绍针对移动网络的无线性及电源限制给出的性能优化建议。
移动网络的性能与电池的使用时间联系十分紧密。为了节约用电,无线接口的物理层针对如下限制做了不少优化:
所以,既然无线电模块消耗的电量是这么的大,在开发应用时,需要尽量少用无线电接口。如果有数据传输需求,尽可能在无线电开启时传输数据,尽量把唤醒无线电以传输数据的次数减到最少。
注:虽然使用WI-FI进行数据传输时也需要使用无线接口,但移动网络与WI-FI的底层机制及时延、吞吐量和耗电特点是不同的。WIFI标准的连接方式是设备间可以随时通信,设备的相应无线电模块处于始终开启状态,电量消耗很大。针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个优化策略,即无线接入点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前,先发送一个周期性的信号帧广播DTIM(发送数据指示消息),设备收到DTIM帧后进行相应准备,开启无线电模块以接收数据,其他时刻无线电装置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是设备要往外发送数据,大致过程相反。这个优化节省了电量,但增加了延迟。
只要进行数据传输,无论传输数据量大小,无线电模块总会处于高功率状态,并不存在耗电少的请求。有以下优化规则:
一般来说,推送比轮询效果更好,但频率过高的推送与轮询相差不大。如果有实时更新的需求,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注:原生应用可以访问平台专有的推送服务,因此尽可能使用;web应用可以使用服务器发送事件和WebSocket以降低延迟时间和协议消耗,尽可能不使用轮询和XHR技术。
消除必要的长连接:虽然移动网络中TCP/UDP连接的状态及生命周期与设备的无线状态是相互独立的,但不必要的长连接也有可能带来极大的电量消耗。
在移动网络中,一个HTTP请求(DNS、TCP、TLS等)可能导致长达几百甚至是几千毫秒的延迟,里面有很多环节都是不可确切预估的,有不小的变化。针对延迟的不确定性,移动应用需要做最坏的考虑,预测延迟的最大值,给用户以友好的反馈和用户体验。
一个HTTP的延迟预估
如果移动设备处在空闲状态,第一个分组将会导致几百甚至几千毫秒的额外RRC延时。经验表明,4G网络或增加100ms,3.5G+网络会增加150ms-500ms,而3G网络会增加500-2500ms的控制面延时。
虽然移动网络会给人一种应用永远在线的感觉,但其物理层是不断的连接和断开的。要考虑这种延时,否则会影响用户体验。
好的应用,即使底层连接慢或请求时间长,在UI层面给用户以良好的反馈也能让人觉得速度快。所以,不要把用户交互与网络通信联系太过紧密。
在发送网络请求时,不要忘了给用户以反馈,降低用户的延迟感。由于延迟的不确定性,需要预测最大值以做出准备。
运行不够流畅的应用是不能吸引用户的,但由于短暂的网络问题引起的应用崩溃才是最糟糕的问题。在移动应用的开发中我们要对各种网络问题做好足够的准备,如:无法访问主机、吞吐量突然下降或上升、连接断开等。有线网络一般在建立连接后,后续的连接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在移动网络中是有变化的,用户可能会移动,也可能进入搞冲突、多用户或信号差的区域,这些都会对网络状况造成影响。
在应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不能仅仅只考虑最新的移动网络,还应考虑2G、3G、4G、WIFI等不同的网络环境,要对这些网络迁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准备。对于信号塔远近、活跃用户量、环境冲突、不同的时段及其他不可测因素造成的通信质量变动,也应有相应的预估和应对。
在任何的网络环境中,要想预测出端到端的带宽和延迟都是极其困难,移动网络更是如此。既然如此,应该基于相关网络属于哪一代的粗粒度信息调整代码,虽然不能精准的预测网络延时,但可以根据网络代际知道第一跳的延迟时间,以及运营商网络中端到端的参数信息。除了上述因素需要考虑之外,还要把连接中断作为常态。
无论网络状况如何,都应保持应用保持运行,应该根据请求类型和特定场景做出反应:
移动无线接口专门为爆发性传输做过优化,应该多加利用。数据的每次传输都会是无线电接口处在高功率状态,如果数据发送间隔时间较大,数据量却很大,这时每次数据传输都会频繁的唤醒无线电模块,限于移动网络本身的机制问题,这就造成很多处在高功率状态的时段没有数据传输任务,极大了浪费了有限的电量资源。
在移动应用中,渐渐加载资源并不是很好的实践,因为这会造成不确定的吞吐量和延迟及更多的电量消耗。因此,应尽量把用户可能用到的数据提前集中下载,让设备在其他时刻空闲下来。建议如下:
WIFI网络速率更为稳定,而且也没有流量限制,可以为用户节省移动流量的使用。
由于WIFI自身的机制原因,在大数据量传输时更为省电,也不需要RRC,延迟更为稳定。在需要大量数据传输时,移动应用应可能在WIFI场景下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
网络是分层设计和架构的,底层物理网络的优化固然重要,但全体考虑也十分必要,比如TCP优化、UDP优化、TLS优化等。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yfwhu/p/5459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