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 卷标开机自动磁盘
服务器磁盘损坏之后需要更换磁盘,更换磁盘可能导致磁盘位置混乱,导致数据混乱,因此需要给磁盘加标签,防止磁盘混乱,此处使用: e2label
给指定分区添加标签:
e2label /dev/sdb1 label1
查看新加的标签:
e2label /dev/sdb1
修改开机自动挂载:
将原先的设备名称/dev/sdb1改为LABEL=lable1即可,其余无需修改。
2. UUID标识分区
由于标签即使重复系统也不会报错,因此使用标签表识分区也是存在隐患的,鉴于此此处推荐使用UUID标识分区。
UUID是系统中表识存储设备的字符串,目的是帮助使用者唯一确定系统中的存储设备,因此UUID是全球唯一的,不但可以表识磁盘,还可以表识DVD驱动器,USB等存储设备。由于UUID是全球唯一的,因此安全性高。
获取分区的UUID可以使用blkid也可使用tune2fs.
blkid获取分区UUID:
blkid | grep sdb1
tune2fs获取UUID:
tune2fs -l /dev/sdb1 | grep UUID
查出分区的UUID之后修改自动挂载配置文件: /etc/fstab, 将设备修改为: UUID=查出的ID 即可。
3. 特殊情况
在卸载分区时提示有人正在使用该分区,无法进行卸载:
此时可能是有程序在使用该分区,此时可以使用lsof /dev/sdb1查看是那些进程在使用该分区,通知使用者后杀掉进程再卸载即可。
4. 使用GPT分区
GPT即全局唯一表识分区表,相比MBR最多可4个分区表项(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总数),GPT分区的数目是没有限制的。windows最大支持128个GPT分区,
GPT可管理硬盘大小达18EB,NTFS格式最大支持256T, 但是相比MBR方式的2T已经扩展很多。
GPT分区需要借助工具parted
查看磁盘分区信息:
parted -l #比fdisk -l查出的信息更加详细
(1)对/dev/sdb新建分区:
parted /dev/sdb
p #查看磁盘分区状态
mklabel #新建标签
gpt #标签类型为gpt
mkpart #新建分区
mydisk1 #设置新建的分区的名称
分区的文件系统可以默认,后续格式化时指定即可。
1 #第一个分区的起始点一定是1
100M #第一个分区大小设置为100M, 第二个分区时起始点为100M
p #查看新建的分区状况
quit 新建分区完毕,退出
(2)格式化
此处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mkfs.ext4 /dev/sdb1
(3)挂载新建分区
新建挂载点:
mkdir /sdb1
挂载:
mount /dev/sdb1 /sdb1
(4)开机自动挂载
查询新建分区的UUID:
tune2fs -l /dev/sdb1 | grep UUID
自动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文件, 具体参照上一篇博文
(5)测试
测试是否可自动挂载:
mount -a
查看是否已挂载:
df -h
5. 扩展swap分区
根据上述4新建一个普通的分区/sdb2
新建swap分区:
mkswap /dev/sdb2
启动swap分区:
swapon /dev/sdb2
检查swap分区是否扩大:
free -m
swap自动挂载:
/etc/fstab中加入: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测试是否可以自动挂载:
mount -a #此时df -h发现未自动挂载,因此swap分区需要重启才可生效,即被内核所使用。
卸载swap分区:
swapoff /dev/sdb2
检查是否被卸载:
free -m
linux基础(17)--使用GPT分区、扩展swap分区--RHEL6.5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u010472499/article/details/5136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