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官方资料:Chrome Developer Tools: Network Panel
从网络面板中可以获取很多有用信息,如详细的时间数据,http请求头响应头,cookies,WebSocket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知道哪个资源加载耗时最久,谁发起的网络请求,这些对性能优化很有帮助。
这些数据的获取都是通过一个api来完成的,Resource Timing API。
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实现原理,只要知道它能提供什么数据即可。
这些数据也可通过chrome浏览器的window.performace对象获取,如下
network监控网页中所有的http请求,一行代表一个http请求,每个字段代表请求的不同属性和状态。
点击按钮精简显示信息,点击按钮显示全部信息。
显示全部信息时包括主要的域和次要的域(如下图红色框中的Time和Latency),精简时就只显示主要的域(如下图中红色框中Time)。
一条资源的请求就是一行,包括很多列参数,默认如下。
比如下图中请求menu.css的资源的Initiator显示为(index):650[paraser],表示该css文件是从首页html的第650行中解析出来的,查看源代码可以看到这行是一个<link>标签去请求menu.css资源。
有的资源的Initiator一列为Script,表示该资源是通过某js文件加载的。
比如下图这个js请求,size为64.7kb,content为201kb,说明请求该资源时服务器采用压缩传输,大小为64.7kb,可以点击查看资源详情,在Headers里可以看到Content-Encoding:gzip采用gzip压缩传输。浏览器解压后真正的内容大小为201kb,这样可以减少服务器带宽压力。
默认只显示部分列的信息,在标头右键出来一个列表,打对勾的就是展示的,去掉对勾就好在网络面板的表格中删掉这一列。
请求默认按请求开始时间排序,为对Size和Time的排序是非常常用的,一眼可以看出哪个请求比较耗资源。
队Timeline的排序可以有多个选项:
跳转时想保留之前的日子,用preserve log选项。如果不勾选,每次刷新log就没了,勾选上Preserve log,每次刷新都会保留log,比如刷新3次就会有三次请求的log。页面跳转到其他地址log也会保留。
单击任意一条http请求,可查看详情。
只显示指定类型请求,如img,css,js等。
漏斗形的按钮,意思是是否启用过滤信息选项。启用后可在下面一列中筛选(Hide data URLS,XHR,JS,CSS等)。
更高级点,可以进行请求查询,即在前面的输入框中输入相应的字符对http信息进行匹配。比如输入Status-code:200筛选出状态码为200的请求。
查询的时候,输入的信息包括type(StatusCode)和value(200)。浏览器会给出自动补全提示,按上下箭头或tab选择。
还可以通过在查询条件前面加上“-”来进行反选。如下图,在status-code前面加了负号,就可以筛选出所有状态码不是200的请求。
一些可用的过滤类型如下:
larger-than:50
, larger-than:150k
, larger-than:2m
勾选Disable cache选项,可禁用缓存,所有的状态码为304的请求和size为from cache的请求变成正常请求。
以请求imagemap.php为例。
消耗时间总共711.41ms,包括2部分Connection Setup和Request/Response:
(官方的一个更全的图如下)
Finish:1.39s :表示整个页面加载时间为640ms。
DOMContentLoaded:998ms :发生在页面DOMContentLoaded事件的启动时间点,对应上图蓝色竖线。
Load:1.39s:表示页面load事件的启动时间点,对应上图红色竖线。
DOMContentLoaded事件要在window.onload之前执行,DOM树构建完成时执行DOMContentLoaded事件,而window.onload是在页面载入完成时才执行,包括图片等加载完成。
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emo of starof</title> <script src="http://code.jquery.com/jquery-1.4.1.min.js" integrity="sha256-LOx49zn73f7YUs15NNJTDnzEyPFLOGc7A7pfuICtTMc="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head> <body> <h1> DOM READY‘s TEST </h1> <p id="status"> DOM is not ready </p> <script> alert("111"); if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 { function DOMContentLoaded() { $("#status").text("DOM is ready now!"); alert("222");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DOMContentLoaded, false);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status").text("DOM is ready AND wondow.onload is excute!"); } </script> </body> </html>
效果:
jquery的$(document) .ready();就是用的DOMContentLoaded事件。
其他资源链接:
本文作者starof,因知识本身在变化,作者也在不断学习成长,文章内容也不定时更新,为避免误导读者,方便追根溯源,请诸位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tarof/p/5443445.html有问题欢迎与我讨论,共同进步。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eo_wl/p/550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