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 ORM利器:NHibernate(一)简介》,我们对NHibernate做了简要介绍,接下来的系列文章将以Demo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使用NHibernate的初步使用。
一 CodeSmith简介
本文以表自动生成NHibernate的映射文件和映射类的实例来说明一下本软件的使用方法。
CodeSmith是一种基于模板的代码生成工具,其使用类似于ASP.NET的语法来生成任意类型的代码和文件。使用 CodeSmith,可以生成包括简单的强类型集合和完整应用程序在内的任何东西。(弱类型-没有明显的类型,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自动变换类型;强类型-在声明时规定其数据类型,保证类的安全,虽然系统也有一定的默认转换,但是没有弱类型那么随便)
当您生成应用程序时,您经常需要重复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例如编写数据访问代码或者生成自定义集合。CodeSmith 在这些时候特别有用,因为您可以编写模板自动完成这些任务,从而不仅提高您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自动完成那些最为乏味的任务。CodeSmith 附带了许多模板,包括对应于所有 .NET 集合类型的模板以及用于生成存储过程的模板,但该工具的真正威力在于能够创建自定义模板。
二 软件下载
1、下载CodeSmith代码辅助生成器
本文使用CodeSmith6.5.0完美破解版,并安装。
2、下载NHibernate template的一个组件
因为因为我要生成的是NHibernate的映射文件和类,但本软件没有自带,因此需要下载nhibernate_template的一个组件,如下图所示:
(三)操作过程
0、利用SQLServer2008建立NHibernate数据库,表Person,结构如下:
1、利用CodeSmith生成NHibernate的映射文件和映射类
单击NHibernate.cst文件,如图所示:
OutputDireatory:文件输出路径
SourceDatabase:需要读取的数据库文件
ForceId:True强制数据库NHibernate中的所有表都需要有主键。
Namespace:命名空间
RemoveTablePrefix:默认
选择相应的数据库-Add
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后,进行测试TestConnection:
因为我们操作的是SQLServer2008数据库,所以这里选择SqlSchemaProver。如果你使用的是其它数据库,可以自行选择。
可以看到自动生成链接字符串
最后单击Generate按钮,会自动生成映射文件和映射类,如图所示:
3、分析Person.hbm.xml
通过查看自动生成的映射文件Person.hbm.xml,来看一下:对象是如何和表建议映射关系的: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hibernate-mapping xmlns="urn:nhibernate-mapping-2.0"> <!--对象Person和表t_Person建立映射关系--> <class name="Test.Model.Person, Test.Model" table="t_Person"> <!--对象Person的Id属性和表t_Person中字段t_Id建立映射关系--> <id name="Id" type="Int32" unsaved-value="null"> <column name="t_Id" length="4" sql-type="int" not-null="true" unique="true"/> <generator class="native" /> </id> <!--对象Person的Name属性和表t_Person中字段t_Name建立映射关系--> <property name="Name" type="String"> <column name="t_Name" length="50" sql-type="varchar" not-null="false"/> </property> </class> </hibernate-mapping><span style="font-family:FangSong_GB2312;font-size:18px;"> </span>
这就是由表自动生成NHibernate的映射文件和映射类(就是我们曾手写的Entity)的大致的使用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呀?!省去了很多人工的工作量。
接下来的文章,将会在NHibernate的使用教程的Demo中用到生成的Person映射文件和映射类,敬请期待!
ORM利器:NHibernate(二)使用CodeSmith快速生成映射文件和映射类,布布扣,bubuko.com
ORM利器:NHibernate(二)使用CodeSmith快速生成映射文件和映射类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haolijing2012/article/details/38314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