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数据结构算法之图的存储与遍历(Java)

时间:2016-05-27 12:09:45      阅读:32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一:图的分类

1:无向图

        即两个顶点之间没有明确的指向关系,只有一条边相连,例如,A顶点和B顶点之间可以表示为 <A, B> 也可以表示为<B, A>,如下所示

                      技术分享

2:有向图

        顶点之间是有方向性的,例如A和B顶点之间,A指向了B,B也指向了A,两者是不同的,如果给边赋予权重,那么这种异同便更加显著了

                      技术分享

=================================================================================================

在次基础上,根据图的连通关系可以分为

无向完全图:在无向图的基础上,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边,一个包含N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其总边数为N(N-1)/2

有向完全图:在有向图的基础上,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边,一个包含N个顶点的有向完全图,其总边数为N(N-1)

连通图:针对无向图而言的,如果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是连通的,则该无向图称为连通图

非连通图:无向图中,存在两个顶点之间是不连通的,则该无向图称为非连通图

强连通图:针对有向图而言的,如果有向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是连通的(注意方向问题,A—>B,成立,但B—>A不一定成立),则该有向图称为强连通图

非强连通图:如果有向图中存在两个顶点之间是不连通的,则该有向图称为非强连通图


二:图的存储结构

1:邻接矩阵

       使用二维数组来存储图的边的信息和权重,如下图所示的4个顶点的无向图

                                               技术分享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向图的边数组是一个对称矩阵。所谓对称矩阵就是n阶矩阵的元满足aij = aji。即从矩阵的左上角到右下角的主对角线为轴,右上角的元和左下角相对应的元全都是相等的。

如果换成有向图,则如图所示的五个顶点的有向图的邻接矩阵表示如下

                                技术分享

2:邻接表

        邻接矩阵是一种不错的图存储结构,但是对于边数相对较少的图,这种结构存在空间上的极大浪费,因此找到一种数组与链表相结合的存储方法称为邻接表。

邻接表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

    (1)图中顶点用一个一维数组存储,当然,顶点也可以用单链表来存储,不过,数组可以较容易的读取顶点的信息,更加方便。

    (2)图中每个顶点vi的所有邻接点构成一个线性表,由于邻接点的个数不定,所以,用单链表存储,无向图称为顶点vi的边表,有向图则称为顶点vi作为弧尾的出边表

如下为无向图的邻接表表示:

技术分享

从图中可以看出,顶点表的各个结点由data和firstedge两个域表示,data是数据域,存储顶点的信息,firstedge是指针域,指向边表的第一个结点,即此顶点的第一个邻接点。边表结点由adjvex和next两个域组成。adjvex是邻接点域,存储某顶点的邻接点在顶点表中的下标,next则存储指向边表中下一个结点的指针。


有向图的邻接表表示:

技术分享


3:十字链表

对于邻接表来说,计算顶点的入度是不方便的,那么有没有一种存储方式能够轻松的计算顶点的入度和出度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十字链表中重新定义了节点的结构:

技术分享

firstin表示入边表头指针,指向该顶点的入边表中第一个结点,firstout表示出边表头指针,指向该顶点的出边表中的第一个结点

重新定义的边表结构为:

技术分享

        其中,tailvex是指弧起点在顶点表的下表,headvex是指弧终点在顶点表的下标,headlink是指入边表指针域,指向终点相同的下一条边,taillink是指边表指针域,指向起点相同的下一条边。如果是网,还可以增加一个weight域来存储权值。

       比如下图,顶点依然是存入一个一维数组,实线箭头指针的图示完全与邻接表相同。就以顶点v0来说,firstout指向的是出边表中的第一个结点v3。所以,v0边表结点hearvex = 3,而tailvex其实就是当前顶点v0的下标0,由于v0只有一个出边顶点,所有headlink和taillink都是空的。

技术分享

        重点需要解释虚线箭头的含义。它其实就是此图的逆邻接表的表示。对于v0来说,它有两个顶点v1v2的入边。因此的firstin指向顶点v1的边表结点中headvex为0的结点,如上图圆圈1。接着由入边结点的headlink指向下一个入边顶点v2,如上图圆圈2。对于顶点v1,它有一个入边顶点v2,所以它的firstin指向顶点v2的边表结点中headvex为1的结点,如上图圆圈3。

    十字链表的好处就是因为把邻接表和逆邻接表整合在一起,这样既容易找到以v为尾的弧,也容易找到以v为头的弧,因而比较容易求得顶点的出度和入度。

    而且除了结构复杂一点外,其实创建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和邻接表相同的,因此,在有向图应用中,十字链表是非常好的数据结构模型。

    这里就介绍以上三种存储结构,除了第三种存储结构外,其他的两种存储结构比较简单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遍历(DFS)

它从图中某个结点v出发,访问此顶点,然后从v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深度优先遍历图,直至图中所有和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若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另选图中一个未曾被访问的顶点作起始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的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基本实现思想:

(1)访问顶点v;

(2)从v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中选取一个顶点w,从w出发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3)重复上述两步,直至图中所有和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递归实现

1)访问顶点v;visited[v]=1;//算法执行前visited[n]=0

(2)w=顶点v的第一个邻接点;

(3)while(w存在)  

           if(w未被访问)

                   从顶点w出发递归执行该算法; 
           w=顶点v的下一个邻接点;

 

非递归实现

 (1)栈S初始化;visited[n]=0;

 (2)访问顶点v;visited[v]=1;顶点v入栈S

 (3)while(栈S非空)

            x=栈S的顶元素(不出栈);

            if(存在并找到未被访问的x的邻接点w)

                    访问w;visited[w]=1;

                    w进栈;

            else

                     x出栈;



2:广度优先遍历(BFS)

它是一个分层搜索的过程和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十分相似,它也需要一个队列以保持遍历过的顶点顺序,以便按出队的顺序再去访问这些顶点的邻接顶点。

基本实现思想:

(1)顶点v入队列。

(2)当队列非空时则继续执行,否则算法结束。

(3)出队列取得队头顶点v;访问顶点v并标记顶点v已被访问。

(4)查找顶点v的第一个邻接顶点col。

(5)若v的邻接顶点col未被访问过的,则col入队列。

(6)继续查找顶点v的另一个新的邻接顶点col,转到步骤(5)。

        直到顶点v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处理完。转到步骤(2)。

广度优先遍历图是以顶点v为起始点,由近至远,依次访问和v有路径相通而且路径长度为1,2,……的顶点。为了使“先被访问顶点的邻接点”先于“后被访问顶点的邻接点”被访问,需设置队列存储访问的顶点。


伪代码

(1)初始化队列Q;visited[n]=0;

(2)访问顶点v;visited[v]=1;顶点v入队列Q;

(3) while(队列Q非空)   

              v=队列Q的对头元素出队;

              w=顶点v的第一个邻接点;

             while(w存在) 

                     如果w未访问,则访问顶点w;

                     visited[w]=1;

                     顶点w入队列Q;

                     w=顶点v的下一个邻接点。


四:举例说明

采用邻接矩阵存储图的边信息

/*
 * 定义图的结构
 */
class Graph {
	static final int MaxNum=20;        //最大节点数目
	static final int MaxValue=65535;
	char[] Vertex = new char[MaxNum];         //定义数组,保存顶点信息
	
	int GType;   //图的类型0:无向图  1:有向图
	int VertxNum;              //顶点的数量
	int EdgeNum;         //边的数量
	
	int[][] EdgeWeight = new int[MaxNum][MaxNum];     //定义矩阵保存顶点信息
	int[] isTrav = new int[MaxNum];            //遍历标志

}

//创建邻接矩阵图
	static void createGraph(Graph g){
		int i ,  j  ,  k;
		int weight;     //权
		char EstartV,  EndV;      //边的起始顶点
		
		System.out.println("输入途中各顶点的信息");
		for(i=0; i < g.VertxNum; i ++)
		{
			System.out.println("第" + (i+1) + "个顶点");
			g.Vertex[i] = (scan.next().toCharArray() )[0];
		}
		System.out.println("输入构成个遍的顶点和权值");
		for(k=0;k<g.EdgeNum;k++)
		{
			System.out.println("第" + (k+1) + "条边:");
			EstartV = scan.next().charAt(0);
			EndV = scan.next().charAt(0);
			weight = scan.nextInt();
			for(i=0; EstartV!=g.Vertex[i] ; i++);           //在已有顶点中查找开始节点
			for(j=0; EndV != g.Vertex[j]; j++);             //在已有节点上查找终结点
			g.EdgeWeight[i][j] = weight;       //对应位置保存权重,表示有一条边
			if(g.GType == 0)               //如果是无向图,在对角位置保存权重
				g.EdgeWeight[j][i] = weight;
		}
	}

//清空图
	static void clearGraph(Graph g){
		int i,j;
		for(i=0; i< g.VertxNum; i++)
			for(j =0; j<g.VertxNum; j++)
				g.EdgeWeight[i][j] = Graph.MaxValue;           //设置矩阵中各院素的值为MaxValue
	}

//输出邻接矩阵
	static void OutGraph(Graph g){
		int i,j;
		for(j = 0; j < g.VertxNum;j ++)
			System.out.print("\t" + g.Vertex[j]);      //在第一行输入顶点信息
		System.out.println();
		
		for(i =0 ;i <g.VertxNum; i ++)
		{
			System.out.print( g.Vertex[i]);
			for(j = 0;j < g.VertxNum; j++)
			{
				if(g.EdgeWeight[i][j] == Graph.MaxValue)    //若权值为最大值
					System.out.print("\tZ");    //Z 表示无穷大
				else
					System.out.print("\t" + g.EdgeWeight[i][j]);  //输出边的权重
			}
			System.out.println();
		}
	}

//遍历图
	static void DeepTraOne(Graph g,int n){//从第n个节点开始遍历
		int i;
		g.isTrav[n] = 1;              //标记为1表示该顶点已经被处理过
		System.out.println("—>" + g.Vertex[n]); //输出节点数据
		//添加处理节点的操作
		for(i = 0; i< g.VertxNum; i++)
		{
			if(g.EdgeWeight[n][i] != g.MaxValue && g.isTrav[n] == 0)
			{
				DeepTraOne(g, i);     //递归进行遍历
			}
		}
	}

//深度优先遍历
	static void  DeepTraGraph(Graph g){
		int i;
		for(i = 0; i< g.VertxNum; i++)
		{
			g.isTrav[i]= 0;
		}
		System.out.println("深度优先遍历:");
		for(i = 0; i< g.VertxNum ; i++)
		{
			if(g.isTrav[i] == 0)
				DeepTraOne(g,i);
		}
		System.out.println();
	}

主函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Graph g = new Graph();
		System.out.println("输出生成图的类型:");
		g.GType = scan.nextInt();  //图的种类
		
		System.out.println("输入图的顶点数量:");
		g.VertxNum = scan.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输入图的边数量:");
		g.EdgeNum = scan.nextInt();
		
		clearGraph(g);          //清空图
		createGraph(g);      //生成邻接表结构的图
		System.out.println("该图的邻接矩阵数据如下:");
		OutGraph(g);        //输出图
		DeepTraGraph(g);    //深度优先遍历图
	}

运行测试结果:

有向图测试结果(无向图类似,只是在输入生成图类型时输入0)

技术分享

完整代码下载地址:点击查看下载

数据结构算法之图的存储与遍历(Java)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gamer_gyt/article/details/51498546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