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用jsp脚本元素调用java代码
1,jsp表达式的应用
jsp表达式将值直接插入到输出中:
<%= Java Expression %> 代表一个值
隐式对象,在使用jsp表达式的时候:
<%= request.getParameter("testParam") %>
<%= session.getId() %>
<%= application.getServerInfo() %>
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都是隐式对象
XML程序设计者可以使用下列的语法替代jsp表达式
<jsp:expression>Java Expression</jsp:expression>
2,编写scriptlet(有效java代码段)
<% Java Code %>
可以完成单独使用表达式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设置响应报头和状态,循环语句等
XML形式:
<jsp:scriptlet>Java Code</jsp:scriptlet>
1)一个示例:
2)使用scriptlet将jsp页面的某些部分条件话
可以看出,这样的使用方式不利于代码的阅读,一般只将少量java代码与html代码混合,否则可读性不好。
3,使用声明
<%! Field or Method Definition %>
jsp声明可以将方法或字段的定义放在servlet类定义之中,_jspService方法之外!!!
以下列一小段jsp片段为例,
这段jsp生成的servlet就可能会是下列片段:(注意jsp转化为servlet后声明的位置--servlet类定义之中,_jspService方法之外)
XML形式:
<jsp:declaration>Field or Method Definition</jsp:declaration>
声明的例子:
客户对同一servlet的多个请求只会产生多个线程,每一个线程调用单一servlet的service方法,因此上述不用声明为static,每次访问共享变量
二,控制所生成的servlet的结构:jsp page指令
jsp指令影响由jsp页面生成的servlet的整体结构。
在jsp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指令:page,include,taglib
page指令可以放在文档的任何地方,鱼讯我们通过类的导入,servlet超类的定制,内容类型的设定以及诸如此类的事务来控制servlet的结构。
include指令应该放置在文档中希望插入文件的地方
taglib定义自定义的标记标签,将在第二册高级技术里面讲解
这一章来看page指令:
page指定可以定义下面这些属性(按使用频度高低):import, contentType,pageEncoding, session, isELIgnored (JSP 2.0 only), buffer, autoFlush,info, errorPage, isErrorPage, isThreadSafe, language, extends
1,import属性
指定jsp页面转换成servlet应该输入的包()
<%@ page import="package.class1,...,package.classN" %>
import是page的属性中唯一可以在同一文档中多次出现的属性。
2,contentType属性和pageEncoding属性
contentType属性设置content-Type响应报头,标明发送到客户程序的文档的MIME类型
<%@ page contentType="MIME-Type" %>
例如:<%@ page contentType="application/vnd.ms-excel" %>
同样的,用下列方法也可以设置MIME类型:<% response.setContentType("application/vnd.ms-excel"); %>
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只用到jsp语法,而后者用到明确的java代码;另外后者能够有条件的执行,而page指令不行(response.setContentType作为java语句可以放在条件中,根据条件来决定设置什么样的mime类型)
pageEncoding属性设置字符集;
3,session属性
控制页面是否参与HTTP会话:
<%@ page session="true" %> <%-- 默认情况是参与 --%>
<%@ page session="false" %>
对于高流量网站,使用session属性可以节省大量的服务器内存。
4,isELIgnored属性
是否忽略jsp2.0表达式语言(jsp2.0 引入一种间接地表达式语言,后面将介绍)
<%@ page isELIgnored="false" %>
<%@ page isELIgnored="true" %>
5,buffer和autoFlush属性
buffer属性指定out变量使用的缓冲区大小:
<%@ page buffer="32kb" %>
<%@ page buffer="none" %>
aotoFlush属性控制当缓冲区充满之后,应该自动清空缓冲区(默认)还是在缓冲区溢出后抛出异常:
<%@ page autoFlush="true" %> <%-- Default --%>
<%@ page autoFlush="false" %>
6,info属性
定义一个可以再servlet中通过getServletInfo方法获取的字符串:
<%@ page info="Some Message" %>
7,errorPage属性和isErrorPage属性
errorPage属性指定一个jsp页面,该页面处理当前页面抛出但未被捕获的任何异常:
<%@ page errorPage="Relative URL" %>
指定的页面可以由Exception变量访问抛出的异常
isErrorPage表示当前页是否可以作为其他jsp页面的错误页面:(默认不可以)
<%@ page isErrorPage="true" %>
<%@ page isErrorPage="false" %> <%-- Default --%>
8,isThreadSafe属性
一般不用,显式同步具体的代码段即可
9,extends属性
指定jsp页面生成的servlet的超类:
保留使用
10,language属性
指定页面使用的脚本语言
<%@ page language="java" %>
目前来说java是默认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11,指令对应的XML语法
<jsp:directive.directiveType attribute="value" />
例如:<%@ page import="java.util.*" %>
的XML等价形式:
<jsp:directive.page import="java.util.*" />
三,在jsp页面中包含文件和applet
在jsp中,主要有3种功能可以将外部内容包含到jsp文档:
jsp:include 动作:在请求期间将其他页面的输出包含进来,它包含次级页面的输出,而非次级页面的实际代码。
include指令。 在主页面转换成servlet之前,将jsp代码插入其中。
jsp:plugin动作。将java插件的applet插入到jsp页面中。
1,在请求期间包含页面:jsp:include动作
1)假定你有一系列的页面,每一个拥有相同的导航栏,联系信息或者脚注,通常的解决防范是使用某种服务器端包含机制,在页面请求时将公共块插入到其中。
用page属性来指定jsp:include动作包含的页面的路径:
<jsp:include page="bios/cheng-yinghua.jsp" />
jsp:include动作只有上述的XML语法形式,没有对应的jsp语法
2)flush属性
jsp:include动作还有一个次级属性,指定在将页面包含进来之前是否清空主页面的输出流(默认是false)
<jsp:include page="relative-path-to-resource" flush="true" />
3)jsp:include动作的例子
例如之前做过的招办系统左侧导航目录,在每个页面中都会出现,可以写一个次级页面
4)jsp:param元素:增加请求参数
被包含的页面与最初请求的页面使用相同的请求对象,如果你想看到的请求参数与主页不同,增加或者替换原来主页中的参数,可以在 jsp:include动作中使用这个元素:
这样,如果原页面没有背景颜色,你可以在次级页面里面添加,就跟主页面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了
2,在页面跳转期间包含文件:include指令
<%@ include file="Relative URL" %>
XML形式:
<jsp:directive.include file="..." />
区别部分截图:
include指令带来的维护问题---它会影响主页面,它允许包含的文件中含有影响主页面的jsp代码
一个应用,在下列例子中,我们会用include指令来代替include动作:
假定有这样一个jsp页面,它含有访问计数和对当前页面最近访问的相关信息。再次,有好几个主页面都要使用这种类型的脚注,我们希望每个使用这个脚注页面的主页面都维护各自独立的访问计数,我们不希望脚注的jsp成为一个单独的servlet,而希望它成为主页面的产生的servlet的一部分,因此需要include指令。
主页面:
下面的脚注是主页面servlet的一部分,被独立维护,(如果有另一个主页面也引用这个脚注的话,互不影响)
3,包含使用java插件的applet
略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aoyc/p/556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