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今天既然我们学习Java的Socket网络通信编程,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些是Socket编程的应用呢?可以想象
我们最常用的聊天工具软件QQ就是,当然MSN也是啦。
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必要条件:
1)IP地址
2)网络协议
3)端口号
两台计算机网络通信示意图:
1)TCP/IP协议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是以TCP和IP为基础的不同层次上多个协议的集合,也称
TCP/IP协议族或TCP/IP协议栈。
2)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3)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TCP/IP模型示意图:
1)应用层(最高层,HTTP协议表示超文本传输协议,FTP协议表示文件传输协议,SMTP协议表示简单邮件传送协
议,Telnet协议表示远程登录服务)。
2)传输层(TCP/IP协议),TCP和UDP属于传输层。这就是我们程序员编程的一层。
3)网络层IP协议是属于网络层
4)数据链路层
5)物理层(网线,双绞线,网卡)
1)为实现网络中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每台机器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IP地址。
2)IP地址格式:数字型,如:192.168.0.1(Ipv4)。
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IP地址的规划和设计方法(一)。
1)用于区分不同的应用程序。
2)端口号范围为0~65535,其中0~1023为系统所保留。
3)IP地址和端口号组成了所谓的Socket,Socket是网络上运行的程序之间双向通信链路的终结点,是TCP和UDP
的基础。
4)HTTP协议使用80端口,FTP协议使用21端口,SMTP协议使用25端口,POP3协议使110端口, telnet协议使
用110端口。
针对网络通信的不同层次,Java提供的网络功能有四大类:
1)InetAddress类:用于标识网络上的硬件资源。
2)URL类:统一资源定位符,通过URL可以直接读取或写入网络上的数据。
3)Sockets类:使用TCP协议实现网络通信的Socket相关的类。
4)Datagram类:使用UDP协议,将数据保存在数据报中,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1)InetAddress类用于标识网络上的硬件资源,标识互联网协议(IP)地址。
2)java.net.InetAddress类表示互联网协议(IP)地址。
InetAddress类中的方法:
实例代码:
<span style="font-size:18px;">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Test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UnknownHost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根据本地主机获取InetAddress实例-----------"); //获取本机的InetAddress实例 InetAddress address1 = InetAddress.getLocalHost(); //直接输出InetAddress对象 System.out.println(address1); //输出结果 System.out.println("计算机名称:"+address1.getHostName()); System.out.println("IP地址:"+address1.getHostAddress()); //获取字节数组形式的IP地址 byte[] bytes = address1.getAddress(); System.out.println("字节数组形式的IP地址:"+Arrays.toString(bytes)); System.out.println("--------根据主机名获取InetAddress实例-----------"); //根据主机名获取InetAddress实例 InetAddress address2 = InetAddress.getByName("HTACLW0UOMUIZKE"); //直接输出InetAddress对象 System.out.println(address2); System.out.println("计算机名称:"+address2.getHostName()); System.out.println("IP地址:"+address2.getHostAddress()); System.out.println("--------根据IP地址获取InetAddress实例-----------"); //根据IP地址获取InetAddress实例 InetAddress address3 = InetAddress.getByName("192.168.0.109"); //直接输出InetAddress对象 System.out.println(address3); System.out.println("计算机名称:"+address3.getHostName()); System.out.println("IP地址:"+address3.getHostAddress()); } }</span>
运行结果:
1)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表示Internet上某一资源的地址。URL类代表一个统一资源定
位符,它是指向互联网“资源”的指针。资源可以是简单的文件或目录,也可以是对更为复杂的对象的引用,例如对数
据库或搜索引擎的查询。比如:www.imooc.com。
2)URL由两部分组成:协议名称和资源名称,中间用冒号隔开。
比如:http://www.imooc.com/video/2858
协议名称 资源名称
3)在java.net包中,提供了URL类来表示URL。
URL类中的构造方法:
URL类中的方法:
实例代码:
<span style="font-size:18px;">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util.*; /* *URL常用方法 */ public class Test0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创建一个URL实例 URL imooc = new URL("http://www.imooc.com"); //根据已存在的imooc实例创建一个新的URL实例 //?后面表示参数 //#后面表示锚点 URL url = new URL(imooc,"/index.html?username=tom#test"); System.out.println("协议:"+url.getProtocol()); System.out.println("主机:"+url.getHost()); //如果URL实例未指定端口号,则使用默认的端口号,此时getPort()方法返回值为-1 System.out.println("端口:"+url.getPort()); //返回默认端口号 System.out.println("端口:"+url.getDefaultPort()); System.out.println("文件路径:"+url.getPath()); System.out.println("文件名:"+url.getFile()); System.out.println("相对路径:"+url.getRef()); System.out.println("查询字符串:"+url.getQuery()); }catch(MalformedURL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span>
运行结果:
1)通过URL对象的openStream()方法可以得到指定资源的输入流。
2)通过输入流可以读取,访问网络上的数据。
实例代码:
<span style="font-size:18px;">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Test0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创建一个URL实例 URL url = new URL("http://www.baidu.com"); //通过URL的openStream()方法获取URL对象所表示的资源的字节输入流 InputStream is = url.openStream(); //将字节输入流转换为字符输入流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is,"utf-8"); //为字符输入流添加缓冲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isr); //读取数据 String data = br.readLine(); //循环读取数据 while(data!=null){ //输出数据 System.out.println(data); data = br.readLine(); } br.close(); isr.close(); is.close(); }catch(MalformedURL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catch(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span>
运行结果:
将读取的内容复制到一个html文件中,再用浏览器运行,会得到百度首页。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erlian1992/article/details/5160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