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前面已经提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实例和数据库两部分。
其中数据库是用来存储数据的,而实例是用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的。
实例包括一组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而数据库的结构需要从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两个方面来理解。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组织形式,是Oracle内部用来管理数据的机制。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是从用户角度感觉到的结构,是在操作系统中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机制。
从逻辑结构上来讲,一个数据库包含若干个表空间,不同类型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表空间中,如系统数据、用户数据、临时数据和回滚数据等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表空间中。
表空间中包含若干个段,同一个表空间中的数据又可进一步根据类型不同而存储在不同的段中,如数据段、索引段、临时段等。
一个段中又可以包含若干个区,区是Oracle分配存储空间和回收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
区是由连续的多个数据块组成的,数据块是Oracle读写数据库的基本单位。
表空间、段、区和数据块组成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而从物理形式上讲,数据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的。
在操作系统中,能使用户真正感觉到数据库存在的是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是存储在磁盘上的,它需要占用若干个操作系统块。
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并非毫无关系,而是紧密联系的。
表空间中的数据是存放在数据文件中的,因此一个表空间对应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
数据块是Oracle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一个数据块对应若干个操作系统块,数据最终是存储在操作系统块中的, Oracle对数据块的访问最终转化为对操作系统块的访问。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空间
表空间是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组织形式,一个数据库在逻辑上由多个表空间组成。
表空间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就像一个公司里的员工是按照不同部门组织在一起一样。
表空间中的数据在物理上是存储在数据文件中的,一个表空间对应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就像一个部门对应若干个办公室一样。
当表空间中的存储空间紧张时,可以向表空间中添加数据文件,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如果表空间中只包含一个数据文件,那么所有数据都将存储在这个数据文件中。
如果表空间对应多个数据文件,那么数据将被分割成几部分,分别存放在这些数据文件中。
表空间与数据文件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数据库中引入表空间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将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分开,有利于保护重要的数据。
·可以限制用户对磁盘存储空间的使用。
·将临时数据与用户数据分开,从而减少用户数据存储区的碎片,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磁盘上,以减少磁盘的读写冲突。
可以将访问频繁的数据存储在速度相对较快的磁盘上,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各个表空间可以被单独设置为联机或脱机状态,这样可以在数据库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单个表空间置于脱机状态,并对其进行备份或恢复。
在一个数据库中有五种类型的表空间,即SYSTEM表空间、SYSAUX表空间、UNDO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和普通表空间。
其中前四种表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在创建数据库时就需要创建它们,普通表空间是根据需要才创建的。
1. SYSTEM表空间
SYSTEM表空间是数据库中一个必需的表空间。
在创建数据库时, SYSTEM表空间将被自动创建。
在SYSTEM表空间中存储着数据库的系统信息,如数据字典,数据库对象的定义、PL/SQL存储程序的代码、SYSTEM 回滚段等。
2. SYSAUX表空间
SYSAUX表空间也是数据库中一个必需的表空间,它是在创建数据库时自动被创建的。
SYSAUX表空间是对SYSTEM表空间的辅助表空间,以前存储在SYSTEM表空间中的数据现在存储在SYSAUX表空间中,从而减轻了SYSTEM表空间的负担。
另外,许多以前需要单独表空间的数据现在都可以存储在SYSAUX表空间中,从而减少了需要维护的表空间的数目。
3. UNDO表空间
UNDO表空间是用来存储回滚数据的。
回滚数据是被事务修改的数据,例如,假设用户执行语句“DELETE FROM emp WHERE empno=7902 ”。
被DELETE命令访问的数据就是回滚数据。
在事务尚未提交之时,这一行数据被存放在UNDO表空间中。
此时假设另一个用户执行语句“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no=7902”,那么他将得到从UNDO表空间中返回的这一行数据。
如果事务被回滚, UNDO表空间中的数据被写回原来的存储空间,就好像原来的DML操作没有被执行一样。
由此可见,UNDO表空间是为了回滚事务而设计的。
在以前版本的数据库中,回滚数据只能存放在回滚段中。
回滚段位于某一个表空间中,或者某些特定的表空间中。
回滚段的管理比较复杂,需要数据库管理员手工执行繁琐的命令。
目前版本的数据库都使用UNDO表空间来管理回滚数据。
在UNDO表空间中只能存放回滚段,而不能存放其他类型的段,如数据段、索引段等。
使用UNDO表空间好处是对回滚数据进行自动管理,从而减轻了数据库管理员的负担。
临时表空间
临时表空间用于存放用户访问数据库时所产生的临时数据。
例如,当用户执行语句“ SELECT * FROM emp ORDER BY empno;”时,将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并产生排序结果。
排序操作一般是在PGA的排序区中进行的。
如果排序区的大小不足以容纳这些数据,将使用临时表空间。
在临时表空间中只能建立临时段。
临时段也不是永久存在的,当用户第一次在数据库中执行排序等操作时,临时段将自动产生,而当数据库关闭时临时段的空间将被释放。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临时表空间不允许创建永久性的数据库对象,如表、索引等。
在一个数据库中可以创建多个临时表空间。
如果没有临时表空间,那么用户在执行排序等操作时可能需要使用SYSTEM表空间存储临时数据。
如果在SYSTEM表空间中频繁地存储临时数据,将产生大量的存储碎片,从而降低数据库的性能。
在使用CREATE USER命令创建用户时,可以通过TEMPORARY TABLESPACE子句为该用户指定临时表空间。
用户在创建之后,也可以通过ALTER USER命令为其指定临时表空间。
这样用户访问数据库时产生的临时数据将被存储在指定的临时表空间中。
普通表空间
普通表空间是用户真正关心的表空间,在数据库中可以创建多个普通表空间。
普通表空间用来存放用户的数据。
段
表空间将数据按照类型从逻辑上分离开来,如将用户数据与系统数据分别组织在一个表空间中。
在同一个表空间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对象,如表、索引。
Oracle将不同数据库对象中的数据以段的形式组织在一起。
一个表空间包含多个段,但一个段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当用户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数据库对象时,在表空间中将自动创建一个段,以存储该对象的数据。
比如,在默认情况下,一个表对应一个表段,一个索引对应一个索引段。
段中存储空间的分配是以区为单位进行的。
在一个段中包含若干个区。
在分配段时需要指定初始的区个数。
随着段中数据的增加,数据服务器将会扩充该段,为段分配所需的区,而当段中数据被删除时,空闲的区可以被回收。
在表空间中主要可以创建四种主要类型的段,它们是数据段、索引段、临时段和回滚段。
在每个段中存储不同的数据库对象。
数据段用来保存表中的数据,默认情况一个表对应一个表段。
在一个表段中只能存储一个表中的数据。
当用户在表空间中创建一个表时,数据库服务器将自动在这个表空间中为该表创建一个段,段的名字与表的名字相同。
索引段用来存储索引中的数据,当用户为一个表创建索引时,数据服务器将自动为该索引创建一个索引段,索引段与索引的名字相同,并且它们间是一一对应的。
当在表上创建主键约束或唯一性约束时,也将产生相应的索引段。
临时段用于存放临时数据,当用户执行排序等操作时,将产生大量的临时数据,这些临时数据存储在临时段中。
当然,临时数据是优先存储在PGA的排序区中的,这样可以提高排序的速度。
如果排序区的大小不足以存放这些临时数据,才会用到临时段。
临时段不是必需的,如果没有创建专门的临时段,用户的排序操作将使用SYSTEM表空间中的临时段。
由于SYSTEM表空间存储着重要得系统数据,频繁地使用SYSTEM表空间将产生大量的碎片,从而降低数据库的性能,所以Oracle建议尽量创建专门的临时段,并将它存放在专门的临时表空间中。
回滚段用于存储回滚数据。
当用户执行DML语句时,数据库服务器将修改后的数据存储在表段中,而将修改前的数据作为回滚数据存储在回滚段中。
当用户回滚事务时,数据库服务器将回滚段中的数据重新写入表段,该事务所做的修改将取消。
当用户提交事务时,回滚段中的数据将变为无效,这时用户将无法回滚该事务。
在数据库中可以创建多个回滚段。
当用户执行DML操作时,数据库服务器将自动为当前事务指定一个回滚段,用户也可以通过命令指定一个回滚段。
在创建数据库时,系统在SYSTEM表空间中自动创建一个SYSTEM 回滚段, SYSTEM回滚段用于维护Oracle内部的事务。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命令创建其他的回滚段。
需要注意的是, Oracle 11g提供了两种管理回滚数据的方法,一种是手工管理方式,这种方拉利用回滚段维护事务。
另一种方注称为自动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利用专门的UNDO表空间管理回滚数据。
由于回滚段的管理太复杂, Oracle 建议大家使用自动管理方式,在以后的Oracle版本中,可能会取消手工管理方式。
区
区是Oracle分配存储空间的最小单位,一个段由多个区组成,一个区由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组成,区的大小是数据块大小的整数倍。
在创建一个数据库对象时,数据库服务器为该对象分配若干个区,以存储该对象的数据。
数据库对象至少占用一个区,随着数据的增加,数据库服务器将不断为该对象分配所需的区,这些区的大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数据块
数据块是Oracle 中的最小存储单位,也是数据库服务器读写数据的最小逻辑单位。
数据库服务器在为段分配空间或回收存储空间时,是以区为单位进行的,而在读写数据时,是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的。
数据库中的数据最终是存储在硬盘上的,所以数据块与操作系统中的块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个数据块由若干个操作系统块组成,它的大小是操作系统块的整数倍。
数据库服务器在读写数据时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这种访问最终转化为对操作系统块的读写。
在Oracle 11g 中,有两种形式的数据块,一种是标准块,另一种是非标准块。
标准块的大小由初始化参数DB_BLOCK_SIZE指定,所有标准块的大小都相同。
非标准块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情况,如2KB 、4KB 、8KB 、16KB 、32KB (但是不能与标准块的大小相同),等等。
在数据库中可以使用一系列初始化参数DB_nK_CACHE_SIZE ,其中n为2 、4 、8 、16 、32等。
这些初始化参数系列用来为非标准块指定数据库高速缓存大小。
如果在数据库中定义了非标准块,那么必须在SGA 中为它定义相应的数据库高速缓存。
无论是哪种数据块,它的大小在数据库创建之后就不能再修改。
数据库服务器在读写数据时,数据块中的数据将首先被调入SGA的数据库高速缓存中,在缓存中必须为每一种大小的数据块定义缓冲区,缓存区的大小与数据块相同。
当用户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块的内容被读写到与之大小相同的缓冲区中。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逻辑结构上是以表空间、段、区、数据块的形式组织的,而在物理上则表现为储存在磁盘上的文件。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操作系统中的的存储方式,是对用户可见的组织形式。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这三种文件是数据库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另外,数据库中还包括口令文件、参数文件、警告文件和跟踪文件等。
数据文件
顾名思义,数据文件是用来存储数据的。
在数据文件中存储所有数据库对象的结构和数据,包括表、视图、索引、触发器、存储程序等数据库对象。
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实际上就是对数据文件的访问,只不过这些文件不能由操作系统直接访问,而必须通过数据库服务器才能访问。
数据文件与一般的文件有所不同。
一般的操作系统文件的初始大小可能比较小,随着文件中内容的增加,它的大小也随着增加,同样,它的大小也将随着内容的减少而减少,在任何时候,它的大小与其内容的多少是一致的。
数据文件更像是一个空的容器,在创建数据文件时,就按照指定的大小分配了存储空间。
在文件被写满之前,无论文件中包含多少数据,它的大小总是固定不变的。
既然数据文件是一种操作系统文件,它在磁盘上必然占用一定数量的操作系统块。
在数据库服务器内部,数据读写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一个数据块对应多个操作系统块。
在数据库中读写一个数据块时,在操作系统中对应着对多个操作系统块的读写。
数据文件在逻辑上属于表空间,一个表空间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而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用户在创建数据库对象时,只能指定所属的表空间,而不能指定存储在哪个数据文件上。
数据库对象被创建后,它的结构和数据就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中。
随着数据库的运行,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可能越来越多,并最终耗尽数据文件的存储空间。
为了存储更多的数据,数据文件的存储空间必须能够扩展。
Oracle提供了三种扩展数据文件存储空间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当前表空间中增加新的数据文件,新数据将被存储在新的数据文件中。
第二种方法是手工扩展表空间中的数据文件,在原来的存储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的存储空间。
第三种方法是激活数据文件的自动扩展功能,数据库服务器将自动为数据文件分配新的存储空间。
控制文件
控制文件是数据库中另一种重要的文件,它的功能是记录数据库的结构和状态。
这是一个二进制文件,用户无法查看和修改文件的内容。
数据库在启动时需要根据控制文件的内容,查找数据文件并打开它们。
在数据库运行的过程中,对数据库结构所做的任何修改都将记录在控制文件中。
在启动数据库服务器时,首先启动实例,然后才能打开数据库。
数据库服务器是通过控制文件在实例和数据库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的。
在控制文件中记录了数据文件的路径、重做日志文件的路径、当前日志序列号、SCN等信息。
如果控制文件丢失或损坏,数据库服务器将无法正常运行。
由于控制文件的特殊重要性,对它的存储有特殊的要求。
在-个数据库中至少需要一个控制文件, Oracle建议至少创建两个控制文件,并将它们分别存储在两个磁盘上,这两个文件互相镜像,如果一个文件损坏,数据库服务器可以使用另外一个文件。
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文件的内容是完全-样的,数据库服务器只需要从其中一个文件中读取信息,但是对数据库结构所做的任何修改都必须同时写入两个控制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是保证数据库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重做日志文件中记录的是用户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即一条条的DML和DDL命令。
当数据库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根据重做日志的内容对数据进行恢复,从而保证数据不会因为故障而丢失。
用户在执行DML或DDL操作时,实际的数据处理是在SGA 中进行的。
服务器进程首先生成一条重做日志,并将它存储在重做日志缓冲区中,然后在数据库高速缓存中修改相应的缓冲区。
在一定的时机下, DBWR 进程将数据库高速缓存中脏缓存区的内容写入数据文件中,LGWR将重做日志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入重做日志文件。
在一般情况下, LGWR总是先于DBWR进程将重做日志写入重做日志文件。
在重做日志文件中不仅记录重做日志,还记录SCN 。
如果用户提交事务, SCN将随着重做日志一起被LGWR进程写入重做日志文件。
这样如果数据库服务器发生了故障,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最后一个SCN处。
如果用户没有提交事务,重做日志也可能被写入重做日志文件,但如果这个事务被回滚,对数据库将不产生任何影响。
在数据库中至少需要两个重做日志文件,数据库服务器将以循环的方式将重做日志写入这些文件。
当第一个文件写满后,数据库服务器自动进行日志切换,将重做日志写入下一个文件。
当最后一个文件被写满时,数据库服务器重新将重做日志写入第一个文件。
如此循环往复进行,重做日志文件中以前的内容将被覆盖。
由于重做日志文件的特殊重要性, Oracle建议为每一个重做文件至少建立一个镜像文件。
互为镜像的重做日志文件归为一个日志组,同一个日志组中所有文件的内容和大小完全相同。
这些文件应该尽量分布在不同的磁盘上,以免磁盘发生故障时丢失所有的重做日志。
数据库服务器在写重做日志时,必须将重做日志同时写入同一个日志组的所有文件。
为了保证重做日志的安全,应该及时对重做日志文件进行归档,产生归档日志文件。
归档日志文件可以被备份到磁盘等存储介质上。
归档操作必须在数据库的归档模式下进行,并且需要启动一个或多个ARCH进程。
在LGWR进程向一个重做日志文件写入重做文件之前, 该文件必须被归档,否则LGWR进程将被挂起,所有的事务都停止执行。
跟踪文件和警告文件
当数据库服务器运行不正常时,将在警告文件和跟踪文件产生一些有用的信息,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查看这些文件的内容,根据其中记录的信息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
跟踪文件用于记录服务器进程和后台进程发生的内部错误信息,每个服务器进程和后台进程都有自己的跟踪文件。
后台进程的跟踪文件名为<SID><process>.TRC ,其中SID为实例名称, process为后台进程名称。
例如,实例TEST 中的LGWR进程的跟踪文件名为“TESTLGWR.TRC '’。
服务器进程的跟踪文件名称为<SID><PID>_ORA.TRC ,其中SID为实例名称, PID为服务器进程的进程号。
根据文件名称,数据库管理员就可以判断跟踪文件是由哪个进程产生的。
警告文件用于记录实例内部的错误消息以及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所做的维护,另外,在警告文件中还记录非默认的初始化参数。
警告文件的名称为ALERT_ <SID>.LOG ,其中SID 为实例名称。
跟踪文件和警告文件都有默认的存储路径,它们的路径由初始化参数指定。
初始化参数USER_DUMP_DEST指定了服务器进程跟踪文件的存储路径,而初始化参数BACKGROUND_DUMP_DEST指定了后台进程跟踪文件和警告文件的存储路径。
特权用户与口令文件
创建数据库时,自动创建了一个特殊的用户SYS ,这个用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数据库管理员,它具有两种特殊系统权限SYSDBA和SY SOPER ,对整个数据库具有所有权限。
对数据库的管理基本上是以这个用户的身份来完成的。
SYS用户在登录实例时,需要指定SYSDBA或者SYSOPER权限。
例如,通过SQL*Plus 以以下方式登录:
sqlplus sys/123 as sysdba
或
sqlplus sys/123 as sysoper
其中“ 1234 ”是S y S 用户的口令。
在登录之前需要在系统中设置一个环境变量ORACLE_SID。
在Windows 中,只有当一个系统中运行多个实例时,才需要设置这个变量。
在UNIX/Linux 中设置环境变量的命令是(其中orcl是实例的名称):
ORACLE_SID=orcl
EXPORT ORACLE_SID
在Windows 中设置环境变量的命令是:
SET ORACLE_SID=orcl
在UNIX/Linux 中安装Oracle软件之前,需要在系统中创建一个oracle用户,这个用户属于dba用户组(在Windows 中这个用户一般是系统管理员administrator ,属于ora_dba 用户组),以后对数据库的所有管理任务,都是以oracle用户登录到系统中来完成的。
只要以oracle用户登录到系统中,就能够以下面的方式登录到数据库实例中,而不用提供SYS 用户的口令:
sqlplus / as sysdba
这时候实际上是把系统中的oracle用户映射为数据库中的SYS用户。
在Oracle 中把这种验证方式称为操作系统验证。
实际上,在操作系统中任何用户只要属于dba用户组,就能以上面的方式登录到数据库实例中。
同样,任何系统用户只要属于oper用户组(或者dba用户组),就能够以下面的方式登录数据库实例:
sqlplus / as sysoper
如果SYS用户以远程方式登录实例,如通过EM ,就需要提供口令。
SYS用户的口令一方面同普通用户一样,存储在数据库中,另一方面, SYS 用户的口令存储在一个操作系统文件中,这个文件就是口令文件。
在UNIX/Linux 中,口令文件存放在Oracle安装目录的dbs 子目录下,文件命名规则是: orapw<sid> .ora ,其中<sid>指的是实例名称。
在Windows 中,口令文件存储在database子目录下,文件的命名规则是: PWD<sid> .ora。
SYS用户的远程登录,是通过口令文件进行验证的。
如果口令文件丢失,或者口令输入错误,验证就会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重新创建口令文件,指定新的口令。
Oracle提供了一个命令,名称是orapwd ,通过这个命令对口令文件进行管理。
这个命令是由oracle 用户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的。
例如:
$ orapwd file=$0RACLE_HOME/dbs/orapworcl.ora password=” 1234 ” force=y
这个命令的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
file :用来指定口令文件的路径和名称,如果不指定路径,将在当前目录下产生。
password :用来指定SYS 用户的新口令。
force :如果口令文件已经存在,则覆盖。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bdeng/p/557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