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负载均衡的那些算法们

时间:2016-06-12 14:05:03      阅读:18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上周发了问卷,想了解一下大家对老王有没有什么建议,然后好多朋友都投了票,想了解编程技术和服务器架构的干货,所以接下来会先聊聊编程和架构相关的算法,然后大概在6月下旬会跟大家聊聊面试那些事儿(老王到目前大约参加了几百次的面试,可以从面试官的角度来聊聊不一样的面试)。老王聊技术有个特点,就是绝不假大空,只求贴地飞行。所以,聊的东西一定会跟实际有关联,大家在平时也有可能用得着。

今天跟大伙儿聊的是负载均衡相关的一些算法。老王在百度的时候(估计是5-6年前),写过一个通用的基础库(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部门在用),用来做不同系统间负载均衡。太细节的东东估计想不起来了,不过基本的算法可以跟大家做做分享。

那第一个问题:what’s load-balance?
技术分享
假设我有两个模块(或者两个系统):module-A和module-B,A依赖B提供服务。当用户请求过来的时候,A就会去请求B,让B根据请求进行某些处理(比如:根据单词id查对应的单词),完成后把结果返回给A,A再对这个结果进行处理。然而,为了保证服务稳定,有可能B服务有很多台机器,A遇到这个时候就犯难了:我该去找B的哪台机器取数据呢?

最常见的一个case就是nginx:比如我们的web逻辑服务器是jetty或者tomcat,一般会有多台,nginx就需要配置这多台机器:

upstream simplemain.com {
     server  192.168.1.100:8080;
     server  192.168.1.101:8080;
}

那这些机器是怎么样选择的呢?实际就是负载均衡算法。

老王对负载均衡的理解,他应该包含两个层面:
1、负载:就是后端系统的承载能力。比如同等条件下,一个1核cpu-1G内存的机器的承载能力一般会比8核cpu-8G内存的机器要差;相同配置下,一个cpu利用率为80%的机器比30%的承载能力一般要差等等。
2、均衡:保证后端请求的平衡。比如:在同等情况下,分配到多台机器的请求要相当;有些情况下,同一用户尽可能分配到同一台机器等等。

所以,负载均衡的算法实际上就是解决跨系统调用的时候,在考虑后端机器承载情况的前提下,保证请求分配的平衡和合理。

那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why?
为什么要有负载均衡呢?
1、很明显,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后端的承载情况,有可能直接就把某台机器压垮了(比如cpu利用率已经80%了,再给大量的请求直接就干死了),更严重的会直接造成雪崩(一台压死了,对应的请求又压倒其他某台机器上,又干死一台……),从而致使服务瘫痪。
2、如果我们均衡算法选的不好,就会导致后端资源浪费。比如:如果选择一致Hash算法,可以很好利用cache的容量。而如果用随机,有可能就会让cache效果大打折扣(每台机器上都要缓存几乎相同的内容)。

所以,用负载均衡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那就解决第三个问题吧:how?
按照之前的思路,我们还是分成两个部分来讲:负载& 均衡。

1、先来看负载算法:
既然要解决后端系统的承载能力,那我们就有很多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简单粗暴有效的:手工配置!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听起来很山寨呢?其实不是。这种方式对于中小系统来讲是最有效最稳定的。因为后端机器的性能配置、上面部署了哪些服务、还能有多大的承载能力等等,我们是最清楚的。那我们在配置的时候,就可以明确的告诉调用者,你只能分配多大的压力到某台服务器上,多了不行!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nginx的配置:

upstream simplemain.com {
     server  192.168.1.100:8080 weight=30;
     server  192.168.1.101:8080 weight=70;
}

就是说,虽然有两台后端的服务器,但是他们承载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一个能力更强,我们就给他70%的压力;有一个更弱,我们就给他30%的压力。这样,nginx就会把更多的压力分配给第二台。

这种方式配置简单,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产生分配的抖动。不过,带来的问题就是分配很固定,不能动态调整。如果你的后端服务器有一段时间出现性能抖动(比如有其他服务扰动了机器的稳定运行,造成cpu利用率一段时间升高),前端调用者就很难根据实际的情况重新分配请求压力。所以,引入了第二种方法。

B、动态调整。
这种方案会根据机器当前运行的状态和历史平均值进行对比,发现如果当前状态比历史的要糟糕,那么就动态减少请求的数量。如果比历史的要好,那么就可以继续增加请求的压力,直到达到一个平衡。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刚开始接入的时候,我们可以计算所有机器对于请求的响应时间,算一个平均值。对于响应较快的机器,我们可以多分配一些请求。如果请求多了导致响应减慢,这个时候就会逐步和其他机器持平,说明这台机器达到了相应的平衡。

接着,当接入达到平衡以后,就可以统计这台机器平均的响应时间。如果某一段响应请求变慢了(同时比其他机器都要慢),就可以减少对他请求的分配,将压力转移一部分到其他机器,直到所有机器达到一个整体的平衡。

这种方案是不是看起来很高级呢?他的好处在于可以动态的来平衡后面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方案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可能会造成系统雪崩!当某台机器出现短暂网络抖动的时候,他的响应就可能变慢,这个时候,前端服务就会将他的请求分配给其他的机器。如果分配的很多,就有可能造成某些机器响应也变慢。然后又将这些机器的请求分配给另外的……如此这般,那些勤勤恳恳的机器终将被这些请求压死。

所以,更好的方案,将两者结合。一方面静态配置好承载负荷的一个范围,超过最大的就扔掉;另一方面动态的监控后端机器的响应情况,做小范围的请求调整。

2、均衡算法
均衡算法主要解决将请求如何发送给后端服务。经常会用到以下四种算法:随机(random)、轮训(round-robin)、一致哈希(consistent-hash)和主备(master-slave)。

比如:我们配置nginx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样的配置:

upstream simplemain.com {
     ip_hash;
     server  192.168.1.100:8080;
     server  192.168.1.101:8080;
}

这个配置就是按ip做hash算法,然后分配给对应的机器。

接下来我们详细的看看这几个算法是如何来工作的。

A、随机算法。
顾名思义,就是在选取后端服务器的时候,采用随机的一个方法。在具体讲这个算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例子,我们写如下C语言的代码: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srand(1234);
        printf("%d\n", rand());
        return 0;
}

我们用srand函数给随机算法播了一个1234的种子,然后再去随机数,接着我们编译和链接gcc rand.c -o rand

按理想中说,我们每次运行rand这个程序,都应该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对吧。可是……
技术分享

可以看到,我们每次运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出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说的随机,在计算机算法中通常采用的是一种伪随机的算法。我们会先给算法放一个种子,然后根据一定的算法将种子拿来运算,最后得到一个所谓的随机值。我们将上面的算法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将1234改为time(NULL),效果就不一样了: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t main()
{
        srand((int)time(NULL));
        printf("%d\n", rand());
        return 0;
}

time这个函数会获取当前秒数,然后将这个值作为种子放入到伪随机函数,从而计算出的伪随机值会因为秒数不一样而不同。

具体来看一下java源代码里如何来实现的。我们常用的java随机类是java.util.Random这个类。他提供了两个构造函数:

public Random() {
    this(seedUniquifier() ^ System.nanoTime());
}

public Random(long seed) {
    if (getClass() == Random.class)
        this.seed = new AtomicLong(initialScramble(seed));
    else {
        //subclass might have overriden setSeed
        this.seed = new AtomicLong();
        setSeed(seed);
    }
}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类也是需要一个种子。然后我们获取随机值的时候,会调用next函数:
protectedint next(int bits) {
    long oldseed, nextseed;
    AtomicLong seed = this.seed;
    do {
        oldseed = seed.get();
        nextseed = (oldseed * multiplier + addend) & mask;
    } while (!seed.compareAndSet(oldseed, nextseed));
    return (int)(nextseed>>> (48 - bits));
}

这个函数会利用种子进行一个运算,然后得到随机值。所以,我们看起来随机的一个算法,实际上跟时间是相关的,跟算法的运算是相关的。并不是真正的随机。

好了,话归正题,我们用随机算法怎么样做请求均衡呢?比如,还是我们之前那个nginx配置:

upstream simplemain.com {
     server  192.168.1.100:8080 weight=30;
     server  192.168.1.101:8080 weight=70;
}

我们有两台机器,分别需要承载30%和70%的压力,那么我们算法就可以这样来写(伪代码):
bool res = abs(rand()) % 100 < 30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1、我们先产生一个伪随机数:rand()
2、将这个伪随机数的转化为非负数: abs(rand())
3、将这个数取模100,将值转化到[0,100)的半开半闭区间:abs(rand()) % 100
4、看这个数是否落入了前30个数的区间[0,30):abs(rand()) % 100 < 30
如果随机是均匀的话,他们落到[0,100)这个区间里一定是均匀的,所以只要在[0,30)这个区间里,我们就分给第一台机器,否则就分给第二台机器。

其实这里讲述的只是一种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大家都可以去想想。

随机算法是我们最最最最最最常用的算法,绝大多数情况都使用他。首先,从概率上讲,它能保证我们的请求基本是分散的,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均衡效果;其次,他又是无状态的,不需要维持上一次的选择状态,也不需要均衡因子等等。总体上,方便实惠又好用,我们一直用他!

B、轮训算法。
轮训算法就像是挨个数数一样(123-123-123……),一个个的轮着来。

upstream simplemain.com {
     server  192.168.1.100:8080 weight=30;
     server  192.168.1.101:8080 weight=70;
}

还是这个配置,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做(为了方便,我们把第一台机器叫做A,第二台叫做B):
1、我们先给两台机器做个排序的数组:array = [ABBABBABBB]
2、我们用一个计数指针来标明现在数组的位置:idx = 3
3、当一个请求来的时候,我们就把指针对应的机器选取出来,并且指针加一,挪到下一个位置。
这样,十个请求,我们就可以保证有3个一定是A,7个一定是B。

轮训算法在实际中也有使用,但是因为要维护idx指针,所以是有状态的。我们经常会用随机算法取代。

C、一致哈希算法。
这个算法是大家讨论最对,研究最多,神秘感最强的一个算法。老王当年刚了解这个算法的时候,也是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他。在百度上搜:“一致hash”,大概有321万篇相关文章。

大家到网上搜这个算法,一般都会讲将[0,232)所有的整数投射到一个圆上,然后再将你的机器的唯一编码(比如:IP)通过hash运算得到的整数也投射到这个圆上(Node-A、Node-B)。如果一个请求来了,就将这个请求的唯一编码(比如:用户id)通过hash算法运算得到的整数也投射到这个圆上(request-1、request-2),通过顺时针方向,找到第一个对应的机器。如下图:
技术分享
当时老王看了这些文章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忘了……自己琢磨了一段时间,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过了很久,老王有了一些体会。实际上,一致Hash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
1、散列的不变性:就是同一个请求(比如:同一个用户id)尽量的落入到一台机器,不要因为时间等其他原因,落入到不同的机器上了;
2、异常以后的分散性:当某些机器坏掉(或者增加机器),原来落到同一台机器的请求(比如:用户id为1,101,201),尽量分散到其他机器,不要都落入其他某一台机器。这样对于系统的冲击和影响最小。

有了以上两个原则,这个代码写起来就很好写了。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做(假定请求的用户id=100):
1、我们将这个id和所有的服务的IP和端口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str1 = "192.168.1.100:8080-100"
str2 = "192.168.1.101:8080-100"

2、对这些字符串做hash,然后得到对应的一些整数:

iv1 = hash(str1)
iv2 = hash(str2)

3、对这些整数做从大到小的排序,选出第一个。

好,现在来看看我们的这个算法是否符合之前说的两个原则。
1、散列的不变性:很明显,这个算法是可重入的,只要输入一样,结果肯定一样;
2、异常以后的分散性:当某台机器坏掉以后,原本排到第一的这些机器就被第二位的取代掉了。只要我们的hash算法是分散的,那么得到排到第二位的机器就是分散的。

所以,这种算法其实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当然,可以写出同样效果的算法很多很多,大家也可以自己琢磨琢磨。最根本的,就是要满足以上说的原则。

一致Hash算法用的最多的场景,就是分配cache服务。将某一个用户的数据缓存在固定的某台服务器上,那么我们基本上就不用多台机器都缓存同样的数据,这样对我们提高缓存利用率有极大的帮助。

不过硬币都是有两面的,一致Hash也不例外。当某台机器出问题以后,这台机器上的cache失效,原先压倒这台机器上的请求,就会压到其他机器上。由于其他机器原先没有这些请求的缓存,就有可能直接将请求压到数据库上,造成数据库瞬间压力增大。如果压力很大的话,有可能直接把数据库压垮。

所以,在考虑用一致Hash算法的时候,一定要估计一下如果有机器宕掉后,后端系统是否能承受对应的压力。如果不能,则建议浪费一点内存利用率,使用随机算法。

D、主备算法。
这个算法核心的思想是将请求尽量的放到某个固定机器的服务上(注意这里是尽量),而其他机器的服务则用来做备份,如果出现问题就切换到另外的某台机器的服务上。

这个算法用的相对不是很多,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使用这个算法。比如,我有多台Message Queue的服务,为了保证提交数据的时序性,我就想把所有的请求都尽量放到某台固定的服务上,当这台服务出现问题,再用其他的服务。

那怎么做呢?最简单的做法,我们就对每台机器的IP:Port做一个hash,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第一个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如果第一个出现问题,那我们再取第二个:head(sort(hash(“IP:Port1”), hash(“IP:Port2”), ……))

当然,还有其他做法。比如:老王做的Naming Service就用一个集中式的锁服务来判定当前的主服务器,并对他进行锁定。

好了,关于负载均衡相关的算法就大体上说这么多。其实还有一个相关话题没有说,就是健康检查。他的作用就是对所有的服务进行存活和健康检测,看是否需要提供给负载均衡做选择。如果一台机器的服务出现了问题,健康检查就会将这台机器从服务列表中去掉,让负载均衡算法看不到这台机器的存在。这个是给负载均衡做保障的,但是可以不划在他的体系内。不过也有看法是可以将这个也算在负载均衡算法中。因为这个算法的实现其实也比较复杂,老王这次就不讲这个算法了,可以放到接下来的文章中来分析。

负载均衡的那些算法们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pangchengyong0724/article/details/51644046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