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由于计算机软件的非法复制,通信的泄密、数据安全受到威胁,解密及盗版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引发国际争端,所以在信息安全技术中,加密技术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对信息加密技术和加密手段的研究与开发,受到各国计算机界的重视,发展日新月异。现在我们就几种常用的加密算法给大家比较一下。
DES加密算法
DES加密算法是一种分组密码,以64位为分组对数据加密,它的密钥长度是56位,加密解密用同一算法。DES加密算法是对密钥进行保密,而公开算法,包括加密和解密算法。这样,只有掌握了和发送方相同密钥的人才能解读由DES加密算法加密的密文数据。因此,破译DES加密算法实际上就是搜索密钥的编码。对于56位长度的密钥来说,如果用穷举法来进行搜索的话,其运算次数为256。
随着计算机系统能力的不断发展,DES的安全性比它刚出现时会弱得多,然而从非关键性质的实际出发,仍可以认为它是足够的。不过,DES现在仅用于旧系统的鉴定,而更多地选择新的加密标准。
AES加密算法
AES加密算法是密码学中的高级加密标准,该加密算法采用对称分组密码体制,密钥长度的最少支持为128、192、256,分组长度128位,算法应易于各种硬件和软件实现。这种加密算法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区块加密标准,这个标准用来替代原先的DES,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
AES加密算法被设计为支持128/192/256位(/32=nb)数据块大小(即分组长度);支持128/192/256位(/32=nk)密码长度,,在10进制里,对应34×1038、62×1057、1.1×1077个密钥。
RSA加密算法
RSA加密算法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公钥加密算法,并且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公钥方案之一。RSA是第一个能同时用于加密和数宇签名的算法,它能够抵抗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所有密码攻击,已被ISO推荐为公钥数据加密标准。RSA加密算法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数论事实:将两个大素数相乘十分容易,但那时想要,但那时想要对其乘积进行因式分解却极其困难,因此可以将乘积公开作为加密密钥。
Base64加密算法
Base64加密算法是网络上最常见的用于传输8bit字节代码的编码方式之一,Base64编码可用于在HTTP环境下传递较长的标识信息。例如,在JAVAPERSISTENCE系统HIBEMATE中,采用了Base64来将一个较长的唯一标识符编码为一个字符串,用作HTTP表单和HTTPGETURL中的参数。在其他应用程序中,也常常需要把二进制数据编码为适合放在URL(包括隐藏表单域)中的形式。此时,采用Base64编码不仅比较简短,同时也具有不可读性,即所编码的数据不会被人用肉眼所直接看到。
MD5加密算法
MD5为计算机安全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散列函数,用以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保护。对MD5加密算法简要的叙述可以为: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个128位散列值。
MD5被广泛用于各种软件的密码认证和钥匙识别上。MD5用的是哈希函数,它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信息产生信息摘要,以防止被篡改。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Message产生fingerprin指纹,以防止被“篡改”。如果再有—个第三方的认证机构,用MD5还可以防止文件作者的“抵赖”,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签名应用。MD5还广泛用于操作系统的登陆认证上,如UNIX、各类BSD系统登录密码、数字签名等诸多方。
SHA1加密算法
SHA1是和MD5一样流行的消息摘要算法。SHA加密算法模仿MD4加密算法。SHA1设计为和数字签名算法(DSA)一起使用。
SHA1主要适用于数字签名标准里面定义的数字签名算法。对于长度小于2“64位的消息,SHA1会产生一个160位的消息摘要。当接收到消息的时候,这个消息摘要可以用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很可能会发生变化,那么这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消息摘要。SHA1不可以从消息摘要中复原信息,而两个不同的消息不会产生同样的消息摘要。这样,SHA1就可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所以说SHA1是为了保证文件完整性的技术。
SHA1加密算法可以采用不超过264位的数据输入,并产生一个160位的摘要。输入被划分为512位的块,并单独处理。160位缓冲器用来保存散列函数的中间和最后结果。缓冲器可以由5个32位寄存器(A、B、C、D和E)来表示。SHA1是一种比MD5的安全性强的算法,理论上,凡是采取“消息摘要”方式的数字验证算法都是有“碰撞”的——也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算出的消息摘要相同,互通作弊图就是如此。但是安全性高的算法要找到指定数据的“碰撞”很困难,而利用公式来计算“碰撞”就更困难一目前为止通用安全算法中仅有MD5被破解。
加密算法是密码技术的核心,以上这些加密算法是常用的加密算法,而这些算法有些已经遭到破译,有些安全度不高,有些强度不明,有些待进—步分析,有些需要深入研究,而神秘的加密算法世界,又会有新的成员加入,期待更安全的算法诞生。
转载 来自于 http://blog.csdn.net/achejq/article/details/9135209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yw-205520/p/558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