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 JVM运行时内存结构
1.由如下图构成。Runtime Data Area有如下几个区,其中PC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是线程独享的,堆和方法区是线程共享的。Classload用来加载class文件,执行引擎用来执行程序,本地方法接口调用本地方法库。
2.java stack比较简单,每一个都是一个栈帧,每个栈帧由三部分构成。局部变量区、操作数区和帧数据区。局部变量是一个以数组形式管理的内存区,一般第0位是指向自己的this引用;其他的都是基本数据类型和reference类型和returnedAddress类型。操作数区不是通过索引来访问,通过入栈出栈来访问,是临时数据的存储区域,比方说数学计算。帧数据区是保存一些指向常量池的指针,需要常量数据时就通过这个指针来访问常量池数据。
3. 共享内存区:分为permanent space、old space、From survivor、To survivor和Eden。其中premanent包括runtime constant pool和已加载的类信息和方法信息。Old space(tenured generation)包含生命周期长的存活对象。From survivor和Eden存放存活比较短的对象,To survivor是用来复制保存存活的对象。
4.JVM参数设置。
堆:
-Xmx:最大堆内存,如:-Xmx512m
-Xms:初始时堆内存,如:-Xms256m
-XX:MaxNewSize:最大年轻区内存
-XX:NewSize:初始时年轻区内存.通常为 Xmx 的 1/3 或 1/4。新生代 = Eden + 2 个 Survivor 空间。实际可用空间为 = Eden + 1 个 Survivor,即 90%
-XX:MaxPermSize:最大持久带内存
-XX:PermSize:初始时持久带内存
-XX:+PrintGCDetails。打印 GC 信息
-XX:NewRatio 新生代与老年代的比例,如 –XX:NewRatio=2,则新生代占整个堆空间的1/3,老年代占2/3
-XX:SurvivorRatio 新生代中 Eden 与 Survivor 的比值。默认值为 8。即 Eden 占新生代空间的 8/10,另外两个Survivor 各占 1/10
栈:
-xss: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 JDK1.5+ 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 1M,一般来说如果栈不是很深的话, 1M 是绝对够用了的。
2. 对象和内存溢出。
1. 对象。
A.创建。首先检查指令的参数能不能在常量区找到类的符号引用,并检查这个类是否加载、解析和初始化过,如果没有就执行类的加载过程。其次是内存分配,类加载之后就知道要分配的内存大小,分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指针碰撞,就是一块内存是使用过的,一块是未使用的,用一个指针分割,新分配的内存指针就向空闲的挪动,compact功能的虚拟机是用指针碰撞;另一种是空闲列表,就是一个列表记录空闲的内存块,不断更新列表,新分配的内存在列表中寻找一个合适大小的内存块,sweep功能的虚拟机是使用空闲列表。第三,在分配内存空间的时候,还要考虑并发性。有两个方法,一种是同步处理,如采用CAS和失败重试的方法;另外一种是把内存分配动作按照线程划分在不同的空间之中,每个线程在堆中预先分配一小块内存,本地线程分配缓冲TLAB,那个线程需要分配内存在那个TLAB上分配,只有TLAB用完了,才要同步锁定,重新分配。第四、对对象进行必要设置,比方说对象属于那个类,如何找到类的元数据信息和对象hashcode以及对象GC分代年龄等。
B.对象的内存布局。分为对象头、实例数据和对齐填充。对象头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存储对象自身信息,如hashcode,GC分代年龄,锁状态等;第二部分是类型指针,对象指向它的类的元数据的指针,虚拟机通过这个指针确定这是那个类的实例。
C.对象访问定位。两种方式,一种是句柄访问,句柄池有访问对象实例数据的指针和访问对象数据类型的指针。这个访问最大好处是reference是稳定的句柄池地址,对象改变都是改变句柄池里面的指针,而reference本身不动。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指针,它有到对象类型数据的指针和实例数据。这个访问的好处是速度更快,节省了一次指针定位的开销。
2. 内存溢出OOM。
A. 堆溢出。堆存放的是对象实例,只要不断创建对象,并且保证GC Root到对象有可大路径避免被垃圾回收清除掉对象,那么对象数量达到最大堆容量限制就会OOM。用内存映象分析工具,Eclipse Memory Analyzer分析一下。
B. 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溢出。分为两种,一种是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最大深度,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另一种是如果虚拟机在扩展栈时无法申请到足够内存空间,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可以减小最大堆和栈容量来获取更多的线程数量。
C. 方法区和常量池溢出。会有额外提示 PermGen space。
D. 本机直接内存溢出。这个Heap Dump文件看不到内存占用,但是如果有直接或简介使用了NIO,那有可能就是本机直接内存溢出了。
3. GC算法。
1. 判断对象可以回收。
A.引用计数器方法。对象被引用就加一,失效的时候减一;为0时就可以释放。缺点是,GC有环的时候不能释放。
B.GC Root。以根对象为起点,然后根据关联关系向下搜索。如果根对象找不到任何路径与之相连,就判断为对象可以被回收。GC Root的选取有四种:虚拟机栈中引用对象,方法区中类的静态属性引用对象,方法区中常量引用对象和本地方法栈中jni引用对象。可达性分析算法标记了的对象,默认是第一次标记,如果这个对象没有实现finalize方法的话,就直接回收了;如果实现了finalize方法的话,就要把第一次标记的对象放到一个F-Queue队列里面,然后虚拟机会启动一个Finalizer线程去执行,然后会进行第二次标记。第二次标记的对象就直接回收。要想存活一次的话,就重写finalize方法,如果想复活的话,就在finalize里,把自己关联到任何一个上就行,如,把自己赋值给某个类变量或者对象的成员变量。
C.强引用对象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回收;软引用在内存够的时候不会被回收,在不够时候会,SoftReference类;弱引用在虚拟机回收时直接回收,WeakReference。虚引用不会构成任何对对象的影响,创建目的是为了对象被回收时系统得到一个通知消息,PhantomReference。
2. 垃圾回收算法。
A.标记-清除(mark-sweep)。缺点是内存碎片多。
B.标记-复制(mark-copy)。将内存分为两块,一块内存保留对象的全部复制到另一块空闲内存中。缺点是内存减半。所以分区来实现,eden,s0,s1,按一定比例,默认8:1:1即可。这个就是Minor GC,一般情况下,对象在Eden上申请空间,当发现没有足够空间,就发生Minor GC,会把Eden和From survivor里的保留的对象复制到To survivor里面,然后清空Eden和From survivor内存,然后From survivor和To survivor对换。如果To survivor空间不够,直接把From survivor对象复制到old space,或者部分年龄足够了的对象也会直接复制到old space。From survivor把对象复制到Tenured区域时,如果设置了HandlePromotionFailure(允许担保失败),如果允许就只进行Minor GC,如果不允许就触发Full GC。
C.标记-整理(mark-compact)。整理时,先清除掉应该清除的对象,然后把存活的对象压缩到堆的一端,按顺序排放。Full GC需要对整个堆进行回收。比方说Tenured满了,permanent满了,system.gc显示调用,会发生Full GC。Permanent要回收,一般回收的是常量池的常量和无用的类信息。类所有实例都回收了,加载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了和类的class对象没有被引用(没有通过反射引用该类)这三条满足了才会回收类。
4. 垃圾收集器。
A.young space上的,Serial(它的优点是实现简单高效,但是缺点是会给用户带来停顿。)和PraNew(Serial多线程版本)和Parallel Scavenge(达到可控的吞吐量)。
B.old space上的,Serial old(mark-compact)和ParallelOld和CMS(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它是一种并发收集器,采用的是"标记-清除"算法,减少停顿的时间的部分是把并发标记的搜索放到一个线程里做了)。
C.G1(mark-compact)。对整个堆进行多个大小一样的region,然后按照优先级划分回收区域。
5. Class文件结构。
A.魔数。CAFEBABE。咖啡宝贝。
B.次版本号和主版本号,1.7是51。
C.常量池计数器和常量池数据区。常量池表索引在1-constant_pool_count内的才是有效的,第一个是指向null。
D. 访问标志,access_flags.主要是public final super interface abstract enum等。是某个类或者接口的访问权限。后面还有有方法和变量的,类似这个,但是标志不完全一样。
E. 类索引,父类索引。this_class和super_class。
F. 接口计数器和接口信息数据区。这里每一个实现的接口都存在接口信息数据区,从第0个开始到interfaces_count。
G. 字段计数器和字段信息数据区。保存的是类的所有字段信息。
H. 方法计数器和方法信息数据区。保存的是类的所有方法信息。
I. 属性计数器和属性信息数据区。保存属性表。常用的是Code,Deprecated,ConstantValue,Exceptions等。
6. 类的加载。
A. 装载,查找和导入class文件。加载一般时机:1.如果一个类在一下三种情况下还没有初始化的话就要执行初始化:a.new一个对象的时候,b.读取和设置一个静态字段(final修饰的除外),c.调用一个类的静态方。2.通过reflection这个包调用时,如果类没有加载就要先初始化。3.一个类的子类调用的时候,其父类如果还没初始化,就要先初始化父类。4.虚拟机启动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包含Main方法的类先初始化。5.一个java.lang.invoke.MethodHandle实例最后解析结果为:REF_getStatic、REF_putStatic和REF_invokeStatic的方法句柄,并且这个方法句柄所对应的类没有初始化,就要先初始化。
B.链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校验,检查载入的class文件数据的正确性,、包括文件格式、元数据验证、字节码验证和符号引用验证。第二步是准备阶段,把类变量(static)在方法区分配储存空间。第三步是解析,把符号引用转成直接引用,类和接口解析,字段和接口方法解析。
C.初始化。类的话限制性构造函数的<clinit>然后执行然后执行实例对象的<init>,当然要先执行父类的<clinit>;接口的话,不用先执行父接口的<clinit>。也就是说子类先调用父类的静态代码块,然后是子类的静态代码块。
7. 类加载器
A、 Bootstrap ClassLoader:将存放于<JAVA_HOME>\lib目录中的,或者被-Xbootclasspath参数所指定的路径中的,并且是虚拟机识别的(仅按照文件名识别,如 rt.jar 名字不符合的类库即使放在lib目录中也不会被加载)类库加载到虚拟机内存中。启动类加载器无法被Java程序直接引用。
B、 Extension ClassLoader : 将<JAVA_HOME>\lib\ext目录下的,或者被java.ext.dirs系统变量所指定的路径中的所有类库加载。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扩展类加载器。
C、 Application ClassLoader : 负责加载用户类路径(ClassPath)上所指定的类库,开发者可直接使用。
D、 工作过程:如果一个类加载器接收到了类加载的请求,它首先把这个请求委托给他的父类加载器去完成,每个层次的类加载器都是如此,因此所有的加载请求都应该传送到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中,只有当父加载器反馈自己无法完成这个加载请求(它在搜索范围中没有找到所需的类)时,子加载器才会尝试自己去加载。
E、 好处:java类随着它的类加载器一起具备了一种带有优先级的层次关系。例如类java.lang.Object,它存放在rt.jar中,无论哪个类加载器要加载这个类,最终都会委派给启动类加载器进行加载,因此Object类在程序的各种类加载器环境中都是同一个类。相反,如果用户自己写了一个名为java.lang.Object的类,并放在程序的Classpath中,那系统中将会出现多个不同的Object类,java类型体系中最基础的行为也无法保证,应用程序也会变得一片混乱。
8. 反射。
A.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B.获取类的三种方法:1.Class c1 =Class.forName(“name”);2.Class c2 = name.class;3.name n = new name();Class c3 =n.getClass();
C.通过获取的类,创建它的对象,利用newInstance。Object o =c1.newInstance();
D. 获取它的属性和方法:获取全部属性:Field[] fs = c.getDeclaredFields();获取指定属性,如获取id这个属性:FieldidF = c.getDeclaredField("id");当然这个获取属性是不分public还是private,如果用getFields就只能获取public的属性。方法也一样,只是名字改变下,getDeclaredMethods,获取构造函数就是getDeclaredConstructors.
9.在程序中怎么应用垃圾回收,注意那些问题。
A、尽早释放无用对象的引用,赋空值;B、谨慎使用集合数据类型,如数组、树、图、链表等数据结构,因为GC比较复杂;C、避免显示申请数组内存,不得不显示申请时,尽量准确估计其合理值;D、尽量避免在类的默认构造器中创建和初始化大量的对象,防止在调用其子类的构造器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E、尽量避免强制系统做垃圾回收,增长系统做垃圾回收的最终时间;F、尽量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对象池技术以提高系统性能;G、尽量做远程方法调用类应用开发时使用瞬间值变量,除非远程调用端需要获取该瞬间值变量的值。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jordaninshenzhen/article/details/5169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