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在学习函数之前,一直遵循:面向过程编程,即: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实现功能,其往往用一长段代码来实现指定功能,开发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粘贴复制,也就是将之前实现的代码块复制到现需功能处,如下:
while True: if cpu利用率 > 90%: #发送邮件提醒 连接邮箱服务器 发送邮件 关闭连接 if 硬盘使用空间 > 90%: #发送邮件提醒 连接邮箱服务器 发送邮件 关闭连接 if 内存占用 > 80%: #发送邮件提醒 连接邮箱服务器 发送邮件 关闭连接
定眼一看上述代码,if条件语句下的内容可以被提取出来公用,如下:
def 发送邮件(内容) #发送邮件提醒 连接邮箱服务器 发送邮件 关闭连接 while True: if cpu利用率 > 90%: 发送邮件(‘CPU报警‘) if 硬盘使用空间 > 90%: 发送邮件(‘硬盘报警‘) if 内存占用 > 80%:
对于上述的两种实现方式,第二次必然比第一次的重用性和可读性要好,其实这就是函数式编程和面向过程编程的区别:
函数式编程最重要的是增强代码的重用性和可读性
def 函数名(参数): ... 函数体 ... 返回值
函数的定义主要有如下要点:
1、返回值
函数是一个功能块,该功能到底执行成功与否,需要通过返回值来告知调用者。
以上要点中,比较重要有参数和返回值:
def 发送短信(): 发送短信的代码... if 发送成功: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while True: # 每次执行发送短信函数,都会将返回值自动赋值给result # 之后,可以根据result来写日志,或重发等操作 result = 发送短信() if result == False: 记录日志,短信发送失败...
函数的有三中不同的参数:
1、普通参数
# ######### 定义函数 ######### # name 叫做函数func的形式参数,简称:形参 def func(name): print name # ######### 执行函数 ######### # ‘wupeiqi‘ 叫做函数func的实际参数,简称:实参 func(‘wupeiqi‘)
2、默认函数
def func(name, age = 18): print "%s:%s" %(name,age) # 指定参数 func(‘wupeiqi‘, 19) # 使用默认参数 func(‘alex‘) 注:默认参数需要放在参数列表最后
3、动态函数
def func(*args): print args # 执行方式一 func(11,33,4,4454,5) # 执行方式二 li = [11,2,2,3,3,4,54] func(*li)
def func(**kwargs): print args # 执行方式一 func(name=‘wupeiqi‘,age=18) # 执行方式二 li = {‘name‘:‘wupeiqi‘, age:18, ‘gender‘:‘male‘} func(**li)
def func(*args, **kwargs): print args print kwargs
扩展:发送邮件实例
import smtplib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from email.utils import formataddr msg = MIMEText(‘邮件内容‘, ‘plain‘, ‘utf-8‘) msg[‘From‘] = formataddr(["武沛齐",‘wptawy@126.com‘]) msg[‘To‘] = formataddr(["走人",‘424662508@qq.com‘]) msg[‘Subject‘] = "主题" server = smtplib.SMTP("smtp.126.com", 25) server.login("wptawy@126.com", "邮箱密码") server.sendmail(‘wptawy@126.com‘, [‘424662508@qq.com‘,], msg.as_string()) server.quit()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renfanzi/p/563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