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blog http io art ar html linux htm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6451990101blef.html
本人的系统原先是就单ubuntu系统,而且是未分区情况下自动安装的,现在又装了个windows7,为了方便,自己笔记记录下,也给不知道同学参考下。
首先解释下ubuntu的 live CD即你将ubuntu系统的安装光盘或USB HDD硬盘镜象.
装好后情况:ubuntu一个主要盘(/dev/sda1),winodws7一个盘(/dev/sda2),还有两个ubuntu的(/dev/sda3,Extended; /dev/sda5, linux swap)
思路:ubuntu是用grub2引导的,装了windows7后mbr会被修改,grub2就会没用。
所以表现就是装好windows7后会直接进入windows,没有给你选择系统的grub2选择界面,也没有开机引导界面。
下面按我自己的情况说下过程(本人情况很简单):
1、需要工具(2个):一个windows7的安装光盘/安装U盘,一个ubuntu12.04的安装光盘/安装U盘。-------这两个都可以自己制作哦
2、分区:我是默认一个分区(装了ubuntu),所以要分区,已经有分区的孩子就可以跳过了。
我这里分区有点麻烦了。我是先用ubuntu安装光盘用光驱启动到ubuntu的install里面,用里面的正式安装前的“手动分区”选项把原来都给ubuntu的ext4的盘分出了50G的空闲区域,然后退出。
进入到ubuntu系统里,安装ubuntu的分区工具:
图形化分区工具:gparted 安装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gparted
把之前分出来50G空闲做成ntfs主分区(不知道可不可以直接就在gparted里分出空闲然后再做ntfs,有兴趣可以试试)
3、安装windows7:分出个区后就可以用U盘启动安装windows7了(我是U盘的),选择那个你分出的区域,安装步骤不用多说了。
安装完毕后电脑表现为只能进入windows7(grub2没用了)
4、修复grub2:这里就用到ubuntu安装光盘(我是光盘)里的live CD了,就是CD盘里的ubuntu(这样简单点)。
进入live CD后打开terminal(终端),输入:sudo fdisk -l (小写的L哦),会显示你系统盘里系统的情况:
我的:
Disk /dev/sda: 100.0 GB, 100030242816 bytes
……………………………………
……………………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5286 39956055 83 Linux
/dev/sda2 * 5286 12390 53710848 7 HPFS/NTFS
/dev/sda3 12391 12922 4016129 5 Extended
/dev/sda5 12391 12922 4016128 82 Linux swap / Solaris
那个/dev/sda1就是我ubuntu的盘了,在其他盘的同学可以看看Id和System,Id是83,System是Linux
然后输入:sudo -i (得到root权限,无需再输入密码,便于下面操作)
输入:mkdir /media/tempdir (用来挂载sda1的,就是创建一个tempdir,名字什么的自己定)
输入:mount /dev/sda1 /media/tempdir (将sda1挂载在tempdir下)
输入: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media/tempdir /dev/sda (重新安装grub2到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
操作成功出现:Installation finished.No Error Reported.
输入:reboot (重启电脑)
5、修复windows7在grub2下的引导:
重启后系统就可以进入ubuntu12.04了,但是windows暂时无法引导,下面就是更新grub2让它可以引导windows7.
进入到ubuntu后打开Terminal,输入:sudo update-grub2
输入密码。
应该出现一堆表示成功的话,多少可以看懂一些。
最下面有windows7的什么什么。
done
没出现的话到新立得搜索grub,安装带ubuntu标志的grub-pc。
成功后再输入命令:sudo update-grub2 就可以了
转载:在Ubuntu系统下装Win7并引导双系统,布布扣,bubuko.com
标签:blog http io art ar html linux htm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ingzi/p/389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