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重新看了下TCP/IP的基本概念,也重新看了下http协议,分别是《TCP/IP详解卷1:协议》和《Http:The Definitive Guide》这两本书。
看完后有两点感触:
(1)基础的理论知识对工作还是有很大帮助。平时工作中,也许我们更多的关注问题怎么解决,而解决问题有多种方式,其中,来的快的就是百度或Android官网的开发文档,这两种方式基本能解决工作中的所有技术问题,且直接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式(步骤或code直接上),这是互联网化知识共享的体现。而很多时候,我们比较容易忽略的就是根源,这个问题为什么是这么解?是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的?这样做是不是最合理?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出于项目进度的原因,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会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而问题的根源往往是基础的理论知识!若知道理论知识,就知道问题从哪些方面去入手!
(2)大学学的东西真的很有用,哪怕很多概念你没理解透,但你只要记住概念就行。工作时候,拿到项目,多想想这个项目涉及到大学学的哪些知识。这样,一方面能加深你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你工作的推进,问题的解决也很有帮助。
TCP/IP协议是网络协议,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如何传输,同时也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低延时正确传输的方案。
涉及到网络传输的任何场景,都可以联想到TCP/IP,TCP/IP分为Application、TCP/UDP、IP、DataLink四层,TCP/UDP是传输层的协议,对Application提供了Socket访问接口。
平时我们熟悉的ftp文件传输、http通信都是属于Application这层,也就是说http最终还是通过Socket接口实现Client(UA)和WebServer的数据传输。
Http协议涉及UA、Message、Proxy、WebServer、URI,Android开发中常用的Volley、OKHttp框架就属于UA的范畴,这两个开源框架的目的就是提供数据延时相对更短、效率相对更高、通用性相对更强的Web Client方案。如果开发中,需要对Volley、OKHttp框架做优化的话,出发点还是框架自身的目的性,以及http协议的基础理论。比如延时的问题,需要优化还是要知道数据传输过程中都有哪些耗时的过程,TCP连接的建立需要时间、数据传输需要时间,数据传输的时间又涉及到窗口慢启动、路径最优化、DNS解析等等,同时,还涉及WebServer端的处理能力,而WebServer端的处理能力又涉及到连接数、硬件能力、cache配置等等,所有这些都能回归到TCP/IP协议。
也就是说,HTTP是为解决特定问题的Application层协议,通过Socket接口和传输层(TCP等)进行通信,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本文出自 “11846681”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11856681.blog.51cto.com/11846681/1826479
原文地址:http://11856681.blog.51cto.com/11846681/182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