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运行原理
管道是一种最基本的IPC机制,由pipe函数创建
#include <unistd.h> int pipe(int _pipe[2]);
调用pipe函数时在内核中开辟一块缓冲区用于通信,它有一个读端和一个写端,通过filedes参数传出给程序两个文件描述符,filedes[0]指向管道的读端,filedes[1]指向管道的写端。管道就像一个打开的文件,通过read(filedes[0]);或者write(filedes[1]);向这个文件读写数据,其实是在读写内核缓冲区。pipe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调用失败则返回-1。
通信的步骤如下:
父进程创建管道
父进程调用pipe开辟管道,得到的两个文件描述符指向管道的两端。
父进程fork出子进程
父进程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则子进程也有两个文件描述符指向同一管道。
父进程关闭fd[0],子进程关闭fd[1];
父进程关闭管道读端,子进程关闭管道写端。父进程可以往管道里写,子进程可以从管道里读,管道是用环形队列实现的,数据从写端流入从读端流出,实现了进程间通信。
管道使用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1)所有指向管道写端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写端的引用计数等于0),而仍然有进程从管道的读端读数据时,那么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read会返回0,就像读到文件末尾一样。
(2)指向管道写端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写端的引用计数大于0),而持有管道写端的进程也没有向管道中写数据,这时有进程从管道读端读数据时,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read会阻塞,直到管道中有数据可读了才读取数据并返回。
(3)所有指向管道读端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读端的引用计数等于0),这时有进程向管道的写端write,那么该进程会收到信号SIGPIPE,通常会导致进程异常终止。
(4)指向管道读端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的引用计数大于0),而持有管道读端的进程也没有从管道中读数据,这时有进程向管道写端写数据,那么在管道被写满时再次write会阻塞,直到管道中有空位置了才写入数据并返回。
管道的特点:
只允许单项数据通信(常用于父子进程间通信)
管道依赖于文件系统
只允许具有血缘关系进程之间的通信
面向字节流的数据传输服务;
管道的生命周期: 跟随进程
命名管道(FIFO)
本文出自 “七百七十七快” 博客,谢绝转载!
原文地址:http://10324228.blog.51cto.com/10314228/182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