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作者:巴哈姆特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完整)
这回,我们讨论怎么编写我们自己的第一个类。
在编写我们自己的类之前,首先要说的是“类的继承”。
记得前几天,我在和一个朋友讨论类的特点的时候,他说:“类是可以没有构造方法的!”其实类必须有至少一个构造方法的,但是他的话也不全错,可以理解成“我们可以不实现我们自己的构造方法”。
当我们没有显式的为类编写一个构造方法的时候,那么,看上去,这个类好象是没有构造方法,但是实际上,就算你没有为这个类编写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构造方法的时候,该类还是有构造方法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你选定父类并从父类派生(继承)一个新的后代类的时候,首先,编译器会COPY一份父类中“可继承”的数据成员到新的子类中。
那么,什么是可继承的数据成员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代码:
TPersistent = class (TObject) private procedure AssignError(Source: TPersistent); protected procedure AssignTo(Dest: TPersistent); virtual; procedure DefineProperties(Filer: TFiler); virtual; function GetOwner: TPersistent; dynamic; public destructor Destroy; override; procedure Assign(Source: TPersistent); virtual; function GetNamePath: string ; dynamic; end ; |
上面是VCL内部TPersistent类的声明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字private、protected、public,这几个关键字是说明数据成员的访问限制的,其中:
private : 存在于该访问限制下的数据成员只能被本类所访问。 protected : 存在于该访问限制下的数据成员只能被本类及后代类所访问。 public : 存在于该访问限制下的数据成员可以被任何类访问。 published : 存在于该访问限制下的数据成员的访问限制与 public 一样,但是在本域下的属性将会在注册类的时候被注册给IDE。 automated: 存在于该访问限制下的数据成员为自动成员,常用于定义嵌入(OLE)自动化类型信息的公共接口。 PS: 该域并不常用,这里不做介绍 |
由此可见,所谓的“可继承”部分是指除"private"域指定的数据成员。
回到上面的问题,由于在继承新类的时候,编译器会COPY一份父类所有可继承部分的数据成员到新的子类中,当没有为新类编写构造方法时,新类会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如果父类中也没有编写构造方法,那么将层层上溯,直到根类TObject中。
就像上面的类,我们可以看到,在类里面的确是没有重写新的构造方法,但是这个类的构造方法却是真实的存在的。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编写第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简单的类了:
type // 说明我们从这里开始往下要声明的是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TNewClass = class (TPersistent) // TNewClass 新类的类名 // TPersistent 父类的类名 private // 私有域数据成员 protected // 保护域数据成员 public // 公共域数据成员 procedure SayHello(); // 我们为类添加的新的方法 published end ; // 类的声名结束 implementation // 实现部分 procedure TNewClass . SayHello; // SayHello 方法的实现部分 begin ShowMessage( ‘Hello‘ ); end ; |
至此,我们完成了一个简单的类的编写。
我们可以写一段简单的代码来测试类的工作情况:
var NewClass: TNewClass; // 定义一个类 TNewClass 的对象 NewClass begin NewClass:= TNewClass . Create; // 为对象 NewClass 分配内存空间,并创建它 NewClass . SayHello(); // 调用 SayHello 方法 NewClass . Free; // 销毁对象并释放对象的内存空间 end ; |
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声明方式:
type TNewClass = class ... end ; |
这是一种省略父类的声明方式,当省略了父类的时候,DELPHI编译器会把根类TObject当做新类的基类,和
type TNewClass = class (TObject) ... end ; |
效果一样,这里我推荐下面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让代码更清晰。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onghs/p/568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