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得实习刚刚进公司看到grunt,还是有点蒙,之前一直是本地开发,游览器F5,没想到前端也需要“编译工具”。所以grunt一直给我的感觉是“编译工具”,你写的很多代码还不能直接“执行”,需要这一个工具去“编译”才能上线。它去自动化了很多东西,我之后也写过一个公司用的grunt插件,只需要配置,之后加入任务执行,很方便。但当我看到gulp的代码的时候(还没开始看文档,API),我突然意识到很多grunt“不自然”的设计,gulp真正的做到了清晰的流程化的构建。
gulp.task(‘default‘, function() { // 将你的默认的任务代码放在这 gulp.src(‘client/*.js‘) .pipe(replace(‘bar‘, ‘foo‘)) .pipe(minify()) .pipe(gulp.dest(‘build/‘)); });
这是我仿照官网写的DEMO,对很多工程师来说pipe这个命名就很清晰了,它就是借鉴了unix的管道概念,前面文件输出给后面文件,这个也就是gulp对比grunt最大的改进,更加简单明了,据说这样也加快速度,还没有在实际项目中运用过,所以没有对比过。不管这种设计的确可以说是grunt的替代品了。
至于插件方面也不用担心,gulp的插件也很强大,基本上项目常用的都有。
webpack也很火,它官网的图也介绍了它的作用,所有前端东西都打包成js文件。初学了它,我想它解决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前端各种各样的“语言”,什么sass呀,coffeescript,还有框架模板,语法糖什么的,各有各的编译工具,而webpack的loader可以通杀,安装好相应的工具,它就可以统统的按你的想法打包在一起。
比如vue,就可以放在单文件里,在团队中做到组件开发,甚至各个人写不同的模板都行。最后使用webpack将各个组件打包在一起。
webpack的配置文件:
var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static/entry.js‘, //演示单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__dirname, ‘out‘), //打包输出的路径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的名字 publicPath: "./static/out/" //html引用路径,在这里是本地地址。 }, // 新添加的module属性 module: { loaders: [ // 解析.vue文件 { test: /\.vue$/, loader: ‘vue‘ }, // 转化ES6的语法 { test: /\.js$/, loader: ‘babel‘, exclude: /node_modules/ }, // 编译css并自动添加css前缀 { test: /\.css$/, loader: ‘style!css!autoprefixer‘}, //.scss 文件想要编译,scss就需要这些东西!来编译处理 //install css-loader style-loader sass-loader node-sass --save-dev { test: /\.scss$/, loader: ‘style!css!sass?sourceMap‘}, // 图片转化,小于8K自动转化为base64的编码 { test: /\.(png|jpg|gif)$/, loader: ‘url-loader?limit=8192‘}, //html模板编译? { test: /\.(html|tpl)$/, loader: ‘html-loader‘ }, ] }, // .vue的配置。需要单独出来配置 vue: { loaders: { css: ‘style!css!autoprefixer‘, html:‘html-loader‘ } }, };
webpack可能对于单页应用的开发和管理很有帮助,对于简单的html的开发,gulp就已经绰绰有余了。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kt520/p/5687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