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7-20更------------------
最近在看《高性能JavaScript》一书,里面当中,有讲很多提高js性能的书,正在看的过程中,记下做法以及原因,供以后学习参考:
1、将经常使用的对象成员、数组项、和域外变量存入局部变量
原因:数据存储位置对大地代码整体性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变量和局部变量的访问速度快于数组和对象成员。因为局部变量位于作用域链的第一个对象中,全局变量位于作用域链的最后一环。变量在作用域链的位置越深,访问的时间就越长。
1 var doc = document; 2 var db = doc.body; 3 var odiv = doc.getElementById(‘div1‘);
2、避免使用with表达式,因为他改变了运行期上下文的作用域链。
3、同理with,也要注意使用try-catch,因为catch也会改变运行期上下文的作用域链。
4、嵌套成员变量会造成重大的性能影响,尽量少用。
5、DOM操作量化问题:
1 //在循坏中更新页面,问题所在:每次循环都对DOM元素访问了两次,一次是读取document.getElementById(‘here‘).innerHTML的内容,一次是修改它。 2 function changeDOM(){ 3 for(var i=0; i < 15000; i++){ 4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re‘).innerHTML += ‘a‘; 5 } 6 7 } 8 //改变方法,使用局部变量存好改变量,在循环结束时一并修改 9 function changeDOM(){ 10 var content =‘‘; 11 for(var i=0; i < 15000; i++){ 12 content += ‘a‘; 13 } 14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re‘).innerHTML += content; 15 16 }
6、克隆已有的DOM元素,即element.cloneNode(),比起新建节点来说,即element.createElement(),会快一点,但是性能提高不是很大。
7、遍历数组明显快于同样大小和内容的HTML集合
8、 for循环时,HTML某元素集合的长度不建议直接作为循环终止条件,最好将集合的长度赋给一个变量,然后使用变量作为循环终止条件;
原因:当每次迭代过程访问集合的length时,它导致集合器更新,在所有的浏览器上都会产生明显的性能损失。
9、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的优化,根据7,可以将集合中的元素通过for循坏赋值到数组中,访问数组的数组快于集合。但是要注意对于复制的开销是否值得。
1 function toArray(collection){ 2 var arr = []; 3 var clen = collection.length; 4 for(var i= 0; i < clen; i++){ 5 arr[i] = collection[i]; 6 } 7 8 }
10、获取DOM节点,使用nextSibling方式与childNodes方式,在不同的浏览器中,这两种方法的时间基本相等。但是在IE中,nextSibling比childNodes好,IE6下,nextSibling比对手快16倍,在IE7下,快105倍。因此,在老的IE中性能严苛的使用条件下,用nextSibling较好。
11、querySelectorAll()可以联合查询,即querySelectorAll(‘div .warning,div .notice’),在各大浏览器中支持也挺好的,还可以过滤很多非元素节点;
ps:这个网站是:http://caniuse.com/,可以检查HTML、CSS元素在各大浏览器的兼容情况,一个很有用的网站!
12、重绘和重排版;
重绘:不需要改变元素的长度和宽度,不影响DOM的几何属性;
重排版:影响了几何属性,需要重新计算元素的几何属性,而且其他元素的几何属性有可能也会受影响。浏览器会在重排版过程中,重新绘制屏幕上受影响的部分。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tiffanybear/p/569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