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性能优化的第一准则:加缓存
。几乎绝大部分优化都围绕这个来进行的。让用户最快的看到结果。
性能优化的第二准则:最小原则
。绝不提供多余的信息。比如,静态资源(图片、css、js)压缩,图片的滚动加载,异步请求,http请求合并等。
性能优化的第三准则:分布、集群
。当前,这个的前提是已经把基本优化都做完了,才考虑这个方面。
性能优化的过程是一个链条,任何一个节点上都要优化,否则都会出问题,优化也就失败了。
每个节点上都包含这几个方面
后面的文章也是根据流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来组织
包括但不仅限于下面的几种类型。下面的这些,仅仅是基于我们团队使用的技术而言。如果有使用更多的技术可以往里面补充,比如说:cdn缓存加速等。
浏览器是用户接触的第一道程序。往往在这里的优化很直接、简单,而且效果反而会很好。
目前网络还是比较严重的性能瓶颈。商用的企业带宽也比较贵,所以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要确保每一个软件本身已经是优化过的,而且对应的软件的应用场景也是优化过。
架构的统一解决,可以让开发在一定的程序减少对性能的考虑。
很多性能问题是在研发的过程中产生的。
对虚拟机的优化。
熟悉流程及节点,才能定位性能的问题。而且优化的顺序一般也是按请求的流程逐一优化。这里的流程只是做个概要,并不代表全面。
整个流程是以最快的方式让用户看到结果
如果有重复的问题,交给更高层节点(流程里的前一个节点)去解决。比如说:如果能在代理级别做静态和缓存,就不要在web容器里去实现,更不要在web应用里去实现。
通过云计算来实现这些功能。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eo_wl/p/569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