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linux磁盘管理
今天学习了linux磁盘及文件系统管理的部分知识,这里做下小结备忘。
文件系统相关:
虚拟文件系统(VFS):
可以这么理解吗?
对上层用户命令及操作进行翻译转换
目的是可以在不同文件系统上运行。
根(\):
理解存储及访问方式。 一切目录不管它是否被挂载到其他分区上 对于这个目录本身而言及它的父目录都是存储在根分区的\var \etc \etc\rc.d\init.d 访问的时候不管直接或者间接都是通过根目录进行访问的。
文件系统类型:
ext4\3\2 xfs 。。。
硬盘相关:
1、硬盘设备文件名的区别、主次设备号、设备文件的创建 mknod
硬盘设备文件名:
IED,ATA:第一个接口(hda,hdb,)第二个接口(hdc,hdd)
第一个 /etc/hda1
第二个 /etc/hda2
第三个 /etc/hda3
第四个 /etc/hda4
第一个逻辑分区 /etc/hda5
STAT,SCSI,USB:sda,sdb,sdc,sdd
主、次设备号:
主设备号用于标识设备类型
次设备号标识同一类型的不同设备
创建文件设备:
mknod [option] name type [主设备号 次设备号]
#mknod -m 644 devname b 66 0
2、硬盘设备查看、分区、格式化
查看当前系统设备:fdisk -l
用fdisk命令对硬盘分区:
fdisk /dev/sdb
p显示分区信息
n新建分区
p 主分区
e 扩展分区
d删除分区
w保存退出
q不保存退出
t修改分区类型 常用的 82 83 8e 用l查看对应编码
l列出当前系统可用的分区类型
补充:fdisk 创建分区后 内核可能没有识别这个时候要用 partprobe
partprobe(通常5版本上使用) 通知内核重读分区表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内核识别的分区表
格式化:mkfs
涉及到的命令有:
mknod fdisk mkfs partprobe
mknod [option] name type [主设备号 次设备号]
-m|--mode=MODE #set file permission bits to MODE, not a=rw - umask
type:b,c,p
mkfs [options] [-t type] [fs-options] device [size]
device:预备检查的硬盘 partition,例如:/dev/sda1
mfks -t ext3 /dev/sda6 #将sda6分区格式化为ext3格式
标签:linux磁盘管理
原文地址:http://renzhe521.blog.51cto.com/1284193/185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