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Web开发 > 详细

HTTP-接触

时间:2016-09-25 15:49:05      阅读:18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HTTP】
http是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他不涉及数据包(packet)传输,主要规定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格式,默认端口是
80端口。


不同版本http协议里的相关概念
【Content-Type字段】:是关于字符的编码,http的1.0版本规定,头信息必须是ASCLL码,后面的数据是任何格式。因此,服务器回应的时候,必须告诉客户端,数据是什么格式的,这就是Content-Type字段的作用,下面是一些Content-Type字段的值:
text/plain
text/html
text/css
image/jpeg
image/png
image/svg+xml
audio/mp4
video/mp4
application/javascript
application/pdf
application/zip
application/atom+xml。
这些数据类型总称为MIME type,每个值包括一级类型和二级泪类型,之间用斜杠分割。

【Content-Encoding 字段】:由于发送的数据可以是任何格式,因此可以把数据压缩后在发送,Content-Encoding 字段就是说明数据的压缩方式。例:
Content-Encoding: gzipContent-Encoding: compressContent-Encoding: deflate
客户端在请求时,用Accept-Encoding 说明自己可以接受那些压缩方式。例: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管道机制】:http1.1版本引入了管道机制,即在同一个TCP连接里面,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改进了http协议的效率。
举例来说,客户端需要请求两个资源。以前的做法是,在同一个TCP链接里面,先发送A ,等待服务器做出反应,收到后在发送B
请求。管道机制会同时发送A、B,但也会按顺序进行请求。

【SPDY协议】
这是09年由谷歌公开的自发研制的协议,主要解决http/1.1效率不高的问题。后来被当作http/2的基础。

【http/2】:是2015年发布的,他不叫http/2.0。是因为标准委员会不打算再发布子版本了,下一个新版本将是http/3。其带有的相关属性为:

(1)二进制协议:HTTP/1.1版本的头信息肯定是文本(ASCII码),数据体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二进制。HTTP/2则是一个彻底的二进制协议,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并统称为“帧”:头信息帧和数据帧。

二进制协议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定义额外的帧。HTTP/2 定义了近十种帧,为将来的高级应用打好了基础。如果使用文本实现这种
功能,解析数据将会变得非常麻烦,二进制解析则方便得多。

(2)多工:http/2复用TCP连接,在一个链接里,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对应,这样就避免了“对头堵塞”。
举例说明:在一个TCP连接里面,服务器同时收到了A、B的请求,于是先回应A请求,结果发现处理非常耗时,于是就发送A请求已
经处理好的的部分,接着发送B 请求,完成后,在发送A请求的剩下部分。
这样双向的、实时的通信,就叫做多工(Multiplexing)。

(3)数据流:因为htt/2的数据包是不按顺序发送的,同一个连接里面连续的数据包,可能属于不同的回应。因此,必须对数据包
做标记,指出他属于的回应。
HTTP/2将每个请求或回应的所有数据包,称为一个数据流(stream)。每一个数据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编号。数据包发送的时候都必须标记数据流ID,用来区分他属于哪个数据流,另外还规定,客户端发出的数据流,ID一律为奇数,服务器发出的,ID为偶数。数据流发送到一半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发送信号(RST_STREAM帧),取消这个数据流。1.1版取消数据流的唯一方法,就是关闭TCP连接。这就是说,HTTP/2 可以取消某一次请求,同时保证TCP连接还打开着,可以被其他请求使用。

(4)头信息压缩:HTTP 协议不带有状态,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所以,请求的很多字段都是重复的,比如Cookie和User Agent,一模一样的内容,每次请求都必须附带,这会浪费很多宽带,也影响速度。
HTTP/2 对这一点做了优化,引入了头信息压缩机制(header compression)。一方面,头信息使用gzip或compress压缩后再发送;另一方面,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维护一张头信息表,所有字段都会存入这个表,生成一个索引号,以后就不发送同样字段了,只发送索引号,这样就提高速度了。

还是很懵!

HTTP-接触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ehui-mmd/p/590601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