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python 类
测试虽然一直在定义并使用一些简单的类及方法,但对类的基础性的一些方法都不知晓,对问题一知半解,感觉不是好的方式。今天抽空看一些基础内容,做一些笔记吧,from 《Python 核心编程》~
一、类
1.定义:类是对象的定义,而实例是“真正的实物”,它存放了类中所定义的对象的具体信息。
2.创建:下面展示如何创建一个类:
class MyNewObjectType(bases):
‘define MyNewObjectType class ‘
class suite
关键字是 class,随后是类名,随后是定义类的类体代码。
新式类必须继承至少一个父类,参数bases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继承的父类。
常用的object是‘所有类之母’。如果你的类没有继承任何其他父类,object将作为默认的父类。
如果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子类化一个对象,那么就定义一个经典类:
class MyNewObjectType:
‘define MyNewObjectType classic class‘
class_suite
啥意思呢?我理解就是没有指定父类,或者‘所子类化的基本类没有父类’。强烈推荐使用新式类。
3.操作:还可以这样操作,定义一个本身没有任何属性的类,使用它仅对数据提供一个名字空间,同样可以实例化,并进行操作。
class MyData(object):
pass
>>mathobj = MyData()
>>mathobj.x =4
>>mathobj.y =5
>>mathobj.x + mathobj.y
如上,mathobj.x和mathobj.y是实例属性,不是类的属性,注意!
二、方法
在python中,方法定义在类定义中,但只能被实例所调用。也就是说,调用一个方法的最终途径是这样的:
(1)定义类和方法
(2)创建实例
(3)使用实例调用方法
class MyData(object):
def printFo(self):
print ‘you are foo!‘
重点来了,self参数,它在所有方法声明中都存在。这个参数代表实例对象本身,当你用实例调用方法时,由解释器悄悄地传递给方法的。
class addbookentry(object):
‘‘‘
address book entry class
‘‘‘
def __init__(self, nm, ph):
‘‘‘
define the init name&phone
‘‘‘
self.name = nm
self.phone = ph
print ‘created instance for:‘,self.name
def updatephone(self,newph):
self.phone = newph
print ‘update phone# for:‘,self.name
john = addbookentry(‘john‘,‘123456‘)
john.updatephone(‘654321‘)
实例化调用时,它会自动调用__init__()。self把实例对象自动传入__init__()。你可以在脑子中把方法中的self用实例名替换掉。在对象john被实例化后,它的john.name就被设置了。 当换一个对象Jack被实例化后,它的Jack.name就被设置了。同理,其他的。。
如果不存在默认的参数,那么传给__init__()的两个参数在实例化时是必须的。
三、子类
靠继承来进行子类化是创建和定制新类型的一种方式。新的类将保持已存在类的缩影的特性,而不会改动原来类的定义(指对新类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原来的类)。对于这个新类来说,可以定制只属于它的特殊功能。
class empladdbookentry(addbookentry):
‘employee address book entry class‘
def __init__(self,nm,ph,id,em):
addbookentry.__init__(self, nm, ph)
self.empid = id
self.empem = em
def updateemail(self,newem):
self.empem = newem
print ‘update e-mail address for:‘,self.name
jack = empladdbookentry(‘jack‘,‘000000‘,‘33‘,‘jack@tp-link.net‘)
jack.updateemail(‘jack@tp-link.com.cn‘)
如果需要,每个子类最好定义它自己的构造器,不然,基类的构造器会被调用。然而,如果子类重写基类的构造器,基类的构造器就不会被自动调用了---这样,基类的构造器就必须显式写出才会被执行。
标签:python 类
原文地址:http://guoeric.blog.51cto.com/11247165/186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