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部分 库存 系统 acl 创建 用友 总结 注意 rac
https://blogs.oracle.com/ptian/entry/oracle_ebs%E8%BF%9B%E5%8C%96%E5%8F%B2
通过图表总结了下Oracle EBS的进化历史,回顾历史,Oracle已经在EBS这个产品上耕耘了25年,不得不惊叹这个产品的生命力,Fusion出了之后,R12.2会不会是EBS最后一个Release
1987年
这家于1977年创建的软件公司,于1986年在NASDAQ上市,1987年营收已达1亿美金,当然,主要是数据库产品的收入,因为oracle 于1987年才正式建立起一个仅7个人的应用软件开发部门。可笑的是,这个应用软件部门最初的任务,一半是为自己的财务部门开发应用软件,一半是在销售数 据库产品时,应客户的要求顺便将自家使用的财务软件拿出来卖。
1988年
1988年,SAP的创业者们做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为“天才”的决定:开发基于C/S架构的R/3系统。
1989年
1989年,ORACLE首次发布制造应用,库存管理(INV)是其第一个模块。注意:INV模块以后将在ORACLE ERP产品的应用架构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1990年
1990年,ORACLE发布应用产品R7、R8,主要还是C/S架构的财务会计软件,与SAP对“R”的“实时”定义不同,这里的“R”仅是“Release(版本)”的意思,ORACLE应用产品后来一直沿用了这一叫法。
1992年
1992年,ORACLE发布应用产品R9,这是一个包含财务会计、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的应用软件包。这一年ORACLE已经基本摆脱危机困境,年营收达 到12亿美金,当然,数据库仍是主要收入来源。其时,在应用软件方面,ORACLE大约已经拥有了1500个客户,但主要是一些中小型的美国公司
1993年
1993年,ORACLE 决定将过去所有的应用产品重写以适应于C/S架构。当年,发布应用产品 R10,包括财务、制造与人力资源三大部分。
1993年
1993年另外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应用软件公司“金蝶”成立,也是从财务软件开始做起。截至2008年,其年营收约1.25亿美金。
1995年
1995年,ORACLE应用产品R10SC(smart client application)发布。1996年,ORACLE开始实施其应用产品的JAVA战略,30多个模块全部实现JAVA使能。
1996年
1996年SAP在中国华为项目上输给ORACLE就是案例之一,其后,又在美的、中兴等项目上相继失利于ORACLE。SAP此时开始公开与ORACLE翻脸交恶,并宣布在其ERP销售中将主要向客户推荐IBM的DB2数据库产品。
1999年
1999年,ORACLE应用产品R11 套件面世。到98年4月,已经有大约1300个客户。
2002年
2002年5月,软件巨人微软公司在继一年多前以11亿美金收购一家美国本土中型财务软件公司后,又以13亿美金收购欧洲小型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 Navision,希图在据说整体规模有千亿美金之巨的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分一杯羹。有媒体甚至报道说“微软收购欧洲ERP公司目标直指SAP”。
2004年
在2004年以103亿美金的代价将Peoplesoft和JDE一起纳入囊中。至此,ORACLE与SAP在ERP市场的整体份额差距进一步缩小,因为 Peoplesoft与JDE当时位列世界第三、第四。尽管当时有很多人怀疑ORACLE会消化不良、自食其果,但时间已经表明,ORACLE笑到了最 后。
2005年
2005年,ORACLE以58.5亿美金的代价并购Sieble。Sieble最著名的产品是CRM,该产品追根究源,可以追溯到ORACLE早年在其内部使用的一个“电话销售管理系统”。叶落归根,Sieble的历史仿佛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起点。
2007年
2007年,ORACLE正式发布EBS R12。此时的EBS已经包含有高度集成的300多个模块,几乎覆盖了制造业、商业、金融、服务、政府、公用事业等等各行各业的全部应用。过去曾看到 ORACLE的一个说法:R12将是EBS的最后一个版本。不知道ORACLR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同年,ORACLE以33亿美金的代价收购知名的绩效 管理软件Hyperion,以近5亿美金代价收购知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Agile。
2008年
截至2008年,ORACLE年营收为224亿美金,而SAP年营收为161亿美金。年人均创收ORACLE为26万美金,SAP则为31万美金。相比之 下,国内的用友年营收2.5亿美金,人均创收仅3.6万美金,金蝶年营收1.25亿美金,人均创收仅3.1万美金,差距十分明显。
2009年
R12.1发布
标签:部分 库存 系统 acl 创建 用友 总结 注意 rac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iaoL/p/604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