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des android style blog http color java 使用
A、 程序员必须创建一个线程来释放内存
B、 内存回收程序负责释放无用内存
C、 内存回收程序允许程序员直接释放内存
D、 内存回收程序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释放内存对象
Android是Linux的内核,每一个程序都是一个独立的JAVA虚拟机,就和油汤里的油花一样互不干扰,这样充分保证了万一某个程序的JAVA虚拟机崩溃,系统依旧稳定正常运行. 而Android和传统Linux不一样的地方又在于,传统Linux在 进程活动停止后就结束了,这就类似于我们用S60和WM一 样,关闭程序,内存释放.而Android会把这些进程保留在内存里,干嘛呢?为了保证你再次激活这些进程时候启动的更快.Android会在系统需要更多内存 的时候,去释放掉那些占用内存的进程----这个活动是智能的.
A、ArithmeticException
B、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C、NullPointerException
D、BufferUnderflowException
A、ArithmeticException
当出现异常的运算条件时,抛出此异常。例如,一个整数“除以零”时,抛出此类的一个实例。
B、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抛出的异常表明向方法传递了一个不合法或不正确的参数。
C、NullPointerException
空指针异常
D、BufferUnderflowException (不明白,没碰到过)
编码问题导致java_BufferUnderflowException异常
公共类BufferUnderflowException的延伸的RuntimeException未经检查的异常时,抛出一个相对get操作达到源缓冲区的限制。
A、11 ,-11 B、11 ,-12 C、12 ,-11 D、12 ,-12
四舍五入 四和五是指正的4,5
-11.5 这么看 -11.5 = -12 +0.5 ,0.5按四舍五入为1 ,-12+1 = -11,所以Math.round(-11.5)==-11
-0.5 = -1 + 0.5 0.5按四舍五入为1 ,-1+1 = 0,所以Math.round(-0.5)==0
11.5 四舍五入 显然 Math.round(11.5)==12
round方法返回与参数最接近的长整数,参数加0.5后求其floor(小于等于该数的最大整数)
void complicatedexpression_r(){ int x=20, y=30; boolean b; b=x>50&&y>60||x>50&&y<-60||x<-50&&y>60||x<-50&&y<-60; System.out.println(b); }
A、onPause() B、onCreate() C、 onResume() D、onStart()
A、Serializable B、charsequence C、Parcelable D、Bundle
A、实现应用程序间的数据共享
B、是一段长的生命周期,没有用户界面的程序,可以保持应用在后台运行,而不会因为切换页面而消失
C、可以实现界面间的切换,可以包含动作和动作数据,连接四大组件的纽带
D、处理一个应用程序整体性的工作
A、将整个文档树在内存中,便于操作,支持删除,修改,重新排列等多种功能(dom解析优点)
B、不用事先调入整个文档,占用资源少(sax解析优点)
C、整个文档调入内存,浪费时间和空间(dom解析缺点)
D、不是长久驻留在内存,数据不是持久的,事件过后,若没有保存数据,数据就会(sax解析缺点)消失
不需要像dom解析那样在内存中建立一个dom对象,占用内存,sax解析是逐行解析的,每次读入内存的只是一行xml,所以速度快,效率高点。不过sax一般是处理固定格式的xml。
A、
<resources> <style name="myStyle"> <item name="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item> </style> </resources>
B、
<style name="myStyle"> <item name="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item>(没有<resources>
) </style>
C、
<resources> <item name="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item>(没有</style>
) </resources>
D、
<resources> <style name="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style>(</style>应为</item>
) </resources>
A、onCreateOptionsMenu()
B、onCreateMenu()
C、onOptionsItemSelected()
D、onItemSelected()
SELECT @@IDENTITY
A、可能为0.1
B、可能为3
C、 不可能为-100
D、肯定为0
@@identity是表示的是最近一次向具有identity属性(即自增列)的表插入数据时对应的自增列的值,是系统定义的全局变量。一般系统定义的全局变量都是以@@开头,用户自定义变量以@开头。比如有个表A,它的自增列是id,当向A表插入一行数据后,如果插入数据后自增列的值自动增加至101,则通过select @@identity得到的值就是101。使用@@identity的前提是在进行insert操作后,执行select @@identity的时候连接没有关闭,否则得到的将是NULL值。
BEGIN TRANSACTION A Update SALES Set qty=30 WHERE qty<30 BEGIN TRANSACTION B Update SALES Set qty=40 WHERE qty<40 Update SALES Set qty=50 WHERE qty<50 Update SALES Set qty=60 WHERE qty<60 COMMIT TRANSACTION B COMMIT TRANSACTION A
A、SALES表中qty列最小值大于等于30
B、SALES表中qty列最小值大于等于40
C、SALES表中qty列的数据全部为50
D、SALES表中qty列最小值大于等于60
Update SALES Set qty=60 WHERE qty<60(关键在最后一句,执行完数据就都是大于等于60了)
A、getWriteableDatabase()
B、getReadableDatabase()
C、getDatabase()
D、getAbleDatabase()
A、当第一次启动的时候先后调用onCreate()和onStart()方法
B、当第一次启动的时候只会调用onCreate()方法
C、如果service已经启动,将先后调用onCreate()和onStart()方法
D、如果service已经启动,只会执行onStart()方法,不在执行onCreate()方法
A、管理一个surface,这个surface就是一块特殊的内存,能直接排版到android的视图view上。
B、管理一个EGL display,它能让opengl把内容渲染到上述的surface上。
C、让渲染器在独立的线程里运作,和UI线程分离。
D、可以直接从内存或者DMA等硬件接口取得图像数据
GLSurfaceView是一个视图,继承至SurfaceView,它内嵌的surface专门负责OpenGL渲染。
GLSurfaceView提供了下列特性:
1> 管理一个surface,这个surface就是一块特殊的内存,能直接排版到android的视图view上。
2> 管理一个EGL display,它能让opengl把内容渲染到上述的surface上。
3> 用户自定义渲染器(render)。
4> 让渲染器在独立的线程里运作,和UI线程分离。
5> 支持按需渲染(on-demand)和连续渲染(continuous)。
6> 一些可选工具,如调试。
A、
<receiver android:name="NewBroad">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provider.action.NewBroad"/> <action> </intent-filter> </receiver>
B、
<receiver android:name="NewBroad"> <intent-filter> android:name="android.provider.action.NewBroad"/> </intent-filter> </receiver>
C、
<receiver android:name="NewBroad">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provider.action.NewBroad"/> <action> </receiver>
D、
<intent-filter> <receiver android:name="NewBroad">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provider.action.NewBroad"/> <action> </receiver> </intent-filter>
A、他和Hashtable比较类似,也是负责存储一些名值对,但是他存储的名值对当中的名是String类型,而值都是基本类型
B、他和Hashtable比较类似,也是负责存储一些名值对,但是他存储的名值对当中的名是任意类型,而值都是基本类型
C、他和Hashtable比较类似,也是负责存储一些名值对,但是他存储的名值对当中的名,可以为空,而值都是String类型
D、他和Hashtable比较类似,也是负责存储一些名值对,但是他存储的名值对当中的名是String类型,而值也是String类型
A、onDestroy()
B、onClear()
C、onFinish()
D、onStop()
A、finish()
B、抛异常强制退出
C、System.exit()
D、onStop()
System.exit(0) 0是正常退出 ,其他数字是表示不正常退出
A、Tween B、Frame C、Draw D、Animation
Animation主要有两种动画模式:
一种是tweened animation(渐变动画) 一种是frame by frame(画面转换动画)
XML中 JavaCode XML中 JavaCode
alpha AlphaAnimation translate TranslateAnimation
scale ScaleAnimation rotate RotateAnimation
A、DVM指dalivk的虚拟机.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进程中运行,不一定拥有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而每一个DVM都是在Linux 中的一个进程,所以说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概念.
B、DVM指dalivk的虚拟机.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进程中运行,不一定拥有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而每一个DVM不一定都是在Linux 中的一个进程,所以说不是一个概念.
C、DVM指dalivk的虚拟机.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进程中运行,都拥有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而每一个DVM不一定都是在Linux 中的一个进程,所以说不是一个概念.
D、DVM指dalivk的虚拟机.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进程中运行,都拥有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而每一个DVM都是在Linux 中的一个进程,所以说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概念.
A、放置应用到的图片资源。
B、主要放置多媒体等数据文件
C、放置字符串,颜色,数组等常量数据
D、放置一些与UI相应的布局文件,都是xml文件
A、 这里的文件是原封不动的存储到设备上不会转换为二进制的格式
B、 这里的文件是原封不动的存储到设备上会转换为二进制的格式
C、 这里的文件最终以二进制的格式存储到指定的包中
D、 这里的文件最终不会以二进制的格式存储到指定的包中
A、 NDK是一系列工具的集合
B、 NDK 提供了一份稳定、功能有限的 API 头文件声明。
C、 使 “Java+C” 的开发方式终于转正,成为官方支持的开发方式
D、 NDK 将是 Android 平台支持 C 开发的开端
Service的生命周期方法比Activity少一些,只有onCreate, onStart, onDestroy 。我们有两种方式启动一个Service,他们对Service生命周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1 通过startService
Service会经历 onCreate --> onStart
stopService的时候直接onDestroy
如果是 调用者 直接退出而没有调用stopService的话,Service会一直在后台运行。 下次调用者再起来仍然可以stopService。
2 通过bindService
Service只会运行onCreate, 这个时候 调用者和Service绑定在一起
调用者退出了,Srevice就会调用onUnbind-->onDestroyed
所谓绑定在一起就共存亡了。
1. Started Service中使用StartService()方法来进行方法的调用,调用者和服务之间没有联系,即使调用者退出了,服务依然在进行【onCreate()- >onStartCommand()->startService()->onDestroy()】,注意其中没有onStart(),主要是被onStartCommand()方法给取代了,onStart方法不推荐使用了。
2. BindService中使用bindService()方法来绑定服务,调用者和绑定者绑在一起,调用者一旦退出服务也就终止了【onCreate()->onBind()->onUnbind()->onDestroy()】。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requestCode)//启动一个activity包含参数请求码和具体的intent数据,其中请求码可以用来识别子活动。
public class Example{ String str=new String("good"); char[]ch={‘a‘,‘b‘,‘c‘};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xample ex=new Example(); ex.change(ex.str,ex.ch); System.out.print(ex.str+" and "); Sytem.out.print(ex.ch); } public void change(String str,char ch[]){ str="test ok"; ch[0]=‘g‘; } }
1)安装和下载Cygwin,下载 Android NDK
2)在ndk项目中JNI接口的设计
3)使用C/C++实现本地方法
4)JNI生成动态链接库.so文件
5)将动态链接库复制到java工程,在java工程中调用,运行java工程即可
Android应用程序结构是:
Linux Kernel(Linux内核)、Libraries(系统运行库或者是c/c++核心库)、Application Framework(开发框架包)、Applications(核心应用程序)
1).创建一个版本为1的“diaryOpenHelper.db”的数据库,
2).同时创建一个 “diary” 表(包含一个_id主键并自增长,topic字符型100长度, content字符型1000长度)
3).在数据库版本变化时请删除diary表,并重新创建出diary表。
public class DBHelper extends SQLiteOpenHelper { public final static String DATABASENAME = "diaryOpenHelper.db";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DATABASEVERSION = 1; //创建数据库 public DBHelper(Context context,String name,CursorFactory factory,int version){ super(context, name, factory, version); } //创建表等机构性文件 public void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String sql ="create table diary"+"("+"_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topic varchar(100),"+"content varchar(1000)"+")"; db.execSQL(sql); } //若数据库版本有更新,则调用此方法 public void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int oldVersion,int newVersion){ String sql = "drop table if exists diary"; db.execSQL(sql); this.onCreate(db); } }
public class ProgressBarStu extends Activity { private ProgressBar progressBar = null;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progressbar); //从这到下是关键 progressBar = (ProgressBar)findViewById(R.id.progressBar);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progressBarMax = progressBar.getMax(); try { while(progressBarMax!=progressBar.getProgress()){ int stepProgress = progressBarMax/10; int currentprogress = progressBar.getProgress(); progressBar.setProgress(currentprogress+stepProgress); Thread.sleep(100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start(); //关键结束 } }
必调用的三个方法:onCreate() --> onStart() --> onResume(),用AAA表示
(1)父Activity启动子Activity,子Actvity退出,父Activity调用顺序如下
AAA --> onPause() --> onStop() --> onRestart() --> onStart(),onResume() …
(2)用户点击Home,Actvity调用顺序如下
AAA --> onPause() --> onStop() -- Maybe --> onDestroy() – Maybe
(3)调用finish(), Activity调用顺序如下
AAA --> onPause() --> onStop() --> onDestroy()
(4)在父Activity上显示透明的或非全屏的activity,Activity调用顺序如下
AAA --> onPause()
(5)设备进入睡眠状态,Activity调用顺序如下
AAA --> onPause()
onSaveInstanceState()
当你的程序中某一个Activity A在运行时,主动或被动地运行另一个新的Activity B,这个时候A会执行onSaveInstanceState()。B完成以后又会来找A,这个时候就有两种情况:一是A被回收,二是A没有被回收,被回收的A就要重新调用onCreate()方法,不同于直接启动的是这回onCreate()里是带上了参数savedInstanceState;而没被收回的就直接执行onResume(),跳过onCreate()了。
对于单一Activity的应用来说,退出很简单,直接finish()即可。当然,也可以用killProcess()和System.exit()这样的方法。
对于多个:
1、抛异常强制退出:
该方法通过抛异常,使程序Force Close。验证可以,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程序结束掉,而不弹出Force Close的窗口。
2、记录打开的Activity:
每打开一个Activity,就记录下来。在需要退出时,关闭每一个Activity即可。
3、发送特定广播:
在需要结束应用时,发送一个特定的广播,每个Activity收到广播后,关闭即可。
4、递归退出
在打开新的Activity时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然后自己加标志,在onActivityResult中处理,递归关闭。
FrameLayout(框架布局),LinearLayout (线性布局),AbsoluteLayout(绝对布局),RelativeLayout(相对布局),TableLayout(表格布局)
一.SharedPreferences方式
二.文件存储方式
三.SQLite数据库方式
四.内容提供器(Content provider)方式
五. 网络存储方式
创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Content provider或者将你的数据添加到一个已经存在的Content provider中,前提是有相同数据类型并且有写入Content provider的权限。
Android中的service类似于windows中的service,service一般没有用户操作界面,它运行于系统中不容易被用户发觉,可以使用它开发如监控之类的程序。
一、步骤
第一步:继承Service类
public class SMS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
第二步: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application>节点里对服务进行配置:
<service android:name=".DemoService" />
二、Context.startService()和Context.bindService
服务不能自己运行,需要通过调用Context.startService()或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启动Service,但是它们的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1.使用start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之间没有关连,即使调用者退出了,服务仍然运行。使用bind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绑定在了一起,调用者一旦退出,服务也就终止。
2.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Start()方法。如果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创建,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但会导致多次调用onStart()方法。采用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只能调用Context.stopService()方法结束服务,服务结束时会调用onDestroy()方法。
3.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Bind()方法。这个时候调用者和服务绑定在一起,调用者退出了,系统就会先调用服务的onUnbind()方法,。接着调用onDestroy()方法。如果调用bind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绑定,多次调用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及绑定(也就是说onCreate()和onBind()方法并不会被多次调用)。如果调用者希望与正在绑定的服务解除绑定,可以调用unbindService()方法,调用该方法也会导致系统调用服务的onUnbind()-->onDestroy()方法。
三、Service的生命周期
1.Service常用生命周期回调方法如下:
onCreate() 该方法在服务被创建时调用,该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无论调用多少次startService()或bindService()方法,服务也只被创建一次。 onDestroy()该方法在服务被终止时调用。
2. Context.startService()启动Service有关的生命周期方法onStart() 只有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服务开始运行时被调用。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尽管不会多次创建服务,但onStart() 方法会被多次调用。
3. Context.bindService()启动Service有关的生命周期方法o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绑定时被调用,当调用者与服务已经绑定,多次调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该方法被多次调用。onU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解除绑定时被调用。
备注:
1. 采用startService()启动服务
);
startService(intent);
2.Context.bindService()启动
Android广播机制(两种注册方法)
在android下,要想接受广播信息,那么这个广播接收器就得我们自己来实现了,我们可以继承BroadcastReceiver,就可以有一个广播接受器了。有个接受器还不够,我们还得重写BroadcastReceiver里面的onReceiver方法,当来广播的时候我们要干什么,这就要我们自己来实现,不过我们可以搞一个信息防火墙。具体的代码:
public class SmsBroadCastReceiver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Bundle bundle = intent.getExtras(); Object[] object = (Object[])bundle.get("pdus"); SmsMessage sms[]=new SmsMessage[object.length]; for(int i=0;i<object.length;i++){ sms[0] = SmsMessage.createFromPdu((byte[])object[i]); Toast.makeText(context, "来自"+sms[i].getDisplayOriginatingAddress()+" 的消息是:"+sms[i].getDisplayMessageBody(), Toast.LENGTH_SHORT).show(); } //终止广播,在这里我们可以稍微处理,根据用户输入的号码可以实现短信防火墙。 abortBroadcast(); } }
当实现了广播接收器,还要设置广播接收器接收广播信息的类型,这里是信息:android.provider.Telephony.SMS_RECEIVED 我们就可以把广播接收器注册到系统里面,可以让系统知道我们有个广播接收器。这里有两种,一种是代码动态注册:
//生成广播处理 smsBroadCastReceiver = new SmsBroadCastReceiver(); //实例化过滤器并设置要过滤的广播 IntentFilter intentFilter = new IntentFilter("android.provider.Telephony.SMS_RECEIVED"); //注册广播 BroadCastReceiverActivity.this.registerReceiver(smsBroadCastReceiver, intentFilter);
一种是在AndroidManifest.xml中配置广播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spl.broadCastReceiver" android:versionCode="1" android:versionName="1.0"> <application android:icon="@drawable/icon"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activity android:name=".BroadCastReceiver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广播注册--> <receiver android:name=".SmsBroadCastReceiver"> <intent-filter android:priority="20">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provider.Telephony.SMS_RECEIVED"/> </intent-filter> </receiver> </application> <uses-sdk android:minSdkVersion="7" /> <!-- 权限申请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RECEIVE_SMS"></uses-permission> </manifest>
两种注册类型的区别是:
1)第一种不是常驻型广播,也就是说广播跟随程序的生命周期。
2)第二种是常驻型,也就是说当应用程序关闭后,如果有信息广播来,程序也会被系统调用自动运行。
Handler简介:
一个Handler允许你发送和处理Message和Runable对象,这些对象和一个线程的MessageQueue相关联。每一个线程实例和一个单独的线程以及该线程的MessageQueue相关联。当你创建一个新的Handler时,它就和创建它的线程绑定在一起了。这里,线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线程的MessageQueue。从这一点上来看,Handler把Message和Runable对象传递给MessageQueue,而且在这些对象离开MessageQueue时,Handler负责执行他们。
Handler有两个主要的用途:(1)确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执行一个或者一些Message和Runnable对象。(2)在其他线程(不是Handler绑定线程)中排入一些要执行的动作。
Scheduling Message,即(1),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完成:
post(Runnable):Runnable在handler绑定的线程上执行,也就是说不创建新线程。
postAtTime(Runnable,long):
postDelayed(Runnable,long):
sendEmptyMessage(int):
sendMessage(Message):
sendMessageAtTime(Message,long):
sendMessageDelayed(Message,long):
post这个动作让你把Runnable对象排入MessageQueue,MessageQueue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执行他们,当然以一定的排序。sendMessage这个动作允许你把Message对象排成队列,这些Message对象包含一些信息,Handler的hanlerMessage(Message)会处理这些Message.当然,handlerMessage(Message)必须由Handler的子类来重写。这是编程人员需要作的事。
当posting或者sending到一个Hanler时,你可以有三种行为:当MessageQueue准备好就处理,定义一个延迟时间,定义一个精确的时间去处理。后两者允许你实现timeout,tick,和基于时间的行为。
当你的应用创建一个新的进程时,主线程(也就是UI线程)自带一个MessageQueue,这个MessageQueue管理顶层的应用对象(像activities,broadcast receivers等)和主线程创建的窗体。你可以创建自己的线程,并通过一个Handler和主线程进行通信。这和之前一样,通过post和sendmessage来完成,差别在于在哪一个线程中执行这么方法。在恰当的时候,给定的Runnable和Message将在Handler的MessageQueue中被Scheduled。
Message简介:
Message类就是定义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中包含一个描述符和任意的数据对象,这个信息被用来传递给Handler.Message对象提供额外的两个int域和一个Object域,这可以让你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用作分配的动作。
尽管Message的构造函数是public的,但是获取Message实例的最好方法是调用Message.obtain(),或者Handler.obtainMessage()方法,这些方法会从回收对象池中获取一个。
MessageQueue简介:
这是一个包含message列表的底层类。Looper负责分发这些message。Messages并不是直接加到一个MessageQueue中,而是通过MessageQueue.IdleHandler关联到Looper。
你可以通过Looper.myQueue()从当前线程中获取MessageQueue。
Looper简介:
Looper类被用来执行一个线程中的message循环。默认情况,没有一个消息循环关联到线程。在线程中调用prepare()创建一个Looper,然后用loop()来处理messages,直到循环终止。
大多数和message loop的交互是通过Handler。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带有Looper的线程实现。
class Loop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Handler mHandler; public void run() { Looper.prepare(); mHandler = new Handler() {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 process incoming messages here } }; Looper.loop(); } }
AIDL的英文全称是Android Interface Define Language
当A进程要去调用B进程中的service时,并实现通信,我们通常都是通过AIDL来操作的
A工程:
首先我们在com.yydcdut.mobile.aidlservice包中创建一个RemoteService.aidl文件,在里面我们自定义一个接口,含有方法get。ADT插件会在gen目录下自动生成一个RemoteService.java文件,该类中含有一个名为RemoteService.stub的内部类,该内部类中含有aidl文件接口的get方法。
说明一:aidl文件的位置不固定,可以任意
然后定义自己的MyService类,在MyService类中自定义一个内部类去继承RemoteService.stub这个内部类,实现get方法。在onBind方法中返回这个内部类的对象,系统会自动将这个对象封装成IBinder对象,传递给他的调用者。
其次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配置MyService类,代码如下:
<!-- 注册服务 --> <service android:name=".MyService"> <intent-filter> <!-- 指定调用AIDL服务的ID --> <action android:name="net.blogjava.mobile.aidlservice.RemoteService" /> </intent-filter> </service>
为什么要指定调用AIDL服务的ID,就是要告诉外界MyService这个类能够被别的进程访问,只要别的进程知道这个ID,正是有了这个ID,B工程才能找到A工程实现通信。
说明:AIDL并不需要权限
B工程:
首先我们要将A工程中生成的RemoteService.java文件拷贝到B工程中,在bindService方法中绑定aidl服务
绑定AIDL服务就是将RemoteService的ID作为intent的action参数。
说明:如果我们单独将RemoteService.aidl文件放在一个包里,那个在我们将gen目录下的该包拷贝到B工程中。如果我们将RemoteService.aidl文件和我们的其他类存放在一起,那么我们在B工程中就要建立相应的包,以保证RmoteService.java文件的报名正确,我们不能修改RemoteService.java文件
ServiceConnection的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IBinder service)方法中的service参数就是A工程中MyService类中继承了RemoteService.stub类的内部类的对象。
运行时权限Dalvik( android授权) 文件系统 linux 内核授权
通过直接发送Uri把参数带过去,或者通过manifest里的intentfilter里的data属性
不足:安全和隐私 、首先开卖Android手机的不是最大运营商 、运营商仍然能够影响到Android手机、同类机型用户减少、过分依赖开发商缺少标准配置
答: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五秒
在Android中,活动管理器和窗口管理器这两个系统服务负责监视应用程序的响应。当出现下列情况时,Android就会显示ANR对话框了:
对输入事件(如按键、触摸屏事件)的响应超过5秒
意向接受器(intentReceiver)超过10秒钟仍未执行完毕
Android应用程序完全运行在一个独立的线程中(例如main)。这就意味着,任何在主线程中运行的,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操作都会引发ANR。因为此时,你的应用程序已经没有机会去响应输入事件和意向广播(Intent broadcast)。
因此,任何运行在主线程中的方法,都要尽可能的只做少量的工作。特别是活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方法如onCreate()和 onResume()等更应如此。潜在的比较耗时的操作,如访问网络和数据库;或者是开销很大的计算,比如改变位图的大小,需要在一个单独的子线程中完成(或者是使用异步请求,如数据库操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主线程需要进入阻塞状态已等待子线程结束 -- 也不需要调用Therad.wait()或者Thread.sleep()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主线程为子线程提供一个句柄(Handler),让子线程在即将结束的时候调用它(xing:可以参看Snake的例子,这种方法与以前我们所接触的有所不同)。使用这种方法涉及你的应用程序,能够保证你的程序对输入保持良好的响应,从而避免因为输入事件超过5秒钟不被处理而产生的ANR。这种实践需要应用到所有显示用户界面的线程,因为他们都面临着同样的超时问题。
答:一般像空指针啊,可以看起logcat,然后对应到程序中来解决错误
答:比如空指针异常,通过try{}catch(){}捕获
答:一个activity呈现了一个用户可以操作的可视化用户界面
一个service不包含可见的用户界面,而是在后台无限地运行,可以连接到一个正在运行的服务中,连接后,可以通过服务中暴露出来的借口与其进行通信
一个broadcast receiver是一个接收广播消息并作出回应的component,broadcast receiver没有界面
intent:content provider在接收到ContentResolver的请求时被激活。
activity, service和broadcast receiver是被称为intents的异步消息激活的。
一个intent是一个Intent对象,它保存了消息的内容。对于activity和service来说,它指定了请求的操作名称和待操作数据的URI
Intent对象可以显式的指定一个目标component。如果这样的话,android会找到这个component(基于manifest文件中的声明)并激活它。但如果一个目标不是显式指定的,android必须找到响应intent的最佳component。
它是通过将Intent对象和目标的intent filter相比较来完成这一工作的。一个component的intent filter告诉android该component能处理的intent。intent filter也是在manifest文件中声明的。
答:IntentService 的好处
* Acitivity的进程,当处理Intent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对应的Service
* Android的进程处理器现在会尽可能的不kill掉你
* 非常容易使用
1、不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时,切屏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屏时会执行一次,切竖屏时会执行两次
2、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时,切屏还是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竖屏时只会执行一次
3、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时,切屏不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只会执行onConfigurationChanged方法
答:a:从MVC的角度考虑(应用程序内)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可以这样问,android为什么要有那4大组件,现在的移动开发模型基本上也是照搬的web那一套MVC架构,只不过是改了点嫁妆而已。android的四大组件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移动或者说嵌入式设备上的MVC架构,它们之间有时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时候又是一种补充关系,引入广播机制可以方便几大组件的信息和数据交互。
b:程序间互通消息(例如在自己的应用程序内监听系统来电)
c:效率上(参考UDP的广播协议在局域网的方便性)
d:设计模式上(反转控制的一种应用,类似监听者模式)
DVM指dalivk的虚拟机。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进程中运行,都拥有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而每一个DVM都是在Linux 中的一个进程,所以说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概念。
sim卡的文件系统有自己规范,主要是为了和手机通讯,sim本 身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EF就是作存储并和手机通讯用的
页式,段式,段页,用到了MMU,虚拟空间等技术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够接受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其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来控制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作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工业控制、 军事设备、 航空航天等领域对系统的响应时间有苛刻的要求,这就需要使用实时系统。又可分为软实时和硬实时两种,而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因此属于软实时。
中文70(包括标点),英文160,160个字节。
两种,一种是Tween动画、还有一种是Frame动画。Tween动画,这种实现方式可以使视图组件移动、放大、缩小以及产生透明度的变化;另一种Frame动画,传统的动画方法,通过顺序的播放排列好的图片来实现,类似电影。
andriod提供了 Handler 和 Looper 来满足线程间的通信。Handler 先进先出原则。Looper类用来管理特定线程内对象之间的消息交换(Message Exchange)。
1)Looper: 一个线程可以产生一个Looper对象,由它来管理此线程里的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
2)Handler: 你可以构造Handler对象来与Looper沟通,以便push新消息到Message Queue里;或者接收Looper从Message Queue取出)所送来的消息。
3) 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用来存放线程放入的消息。
4)线程:UI thread 通常就是main thread,而Android启动程序时会替它建立一个Message Queue。
MVC(Model_view_contraller)”模型_视图_控制器”。 MVC应用程序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Event(事件)导致Controller改变Model或View,或者同时改变两者。只要 Controller改变了Models的数据或者属性,所有依赖的View都会自动更新。
DDMS是一个程序执行查看器,在里面可以看见线程和堆栈等信息,TraceView是程序性能分析器 。
可以用JNI(java native interface java 本地接口)接口 。
IPC是内部进程通信的简称, 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Android中的IPC机制是为了让Activity和Service之间可以随时的进行交互,故在Android中该机制,只适用于Activity和Service之间的通信,类似于远程方法调用,类似于C/S模式的访问。通过定义AIDL接口文件来定义IPC接口。Servier端实现IPC接口,Client端调用IPC接口本地代理。
NDK是一些列工具的集合,NDK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开发者迅速的开发C/C++的动态库,并能自动将so和java 应用打成apk包。
NDK集成了交叉编译器,并提供了相应的mk文件和隔离cpu、平台等的差异,开发人员只需简单的修改mk文件就可以创建出so
72. 如何将SQLite数据库(dictionary.db文件)与apk文件一起发布?
可以将dictionary.db文件复制到Eclipse Android工程中的res/raw目录中。所有在res/raw目录中的文件不会被压缩,这样可以直接提取该目录中的文件。可以将dictionary.db文件复制到res/raw目录中
我是天王盖地虎的分割线
标签:des android style blog http color java 使用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ydcdut/p/390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