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b树索引
很多朋友在操作数据库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索引,通过索引获取数据的确可以让这个sql语句运行的更快,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使用索引会变快,更不用说索引的一些弊端了,今天主要介绍一下索引。
索引结构:
首先声明,索引有很多种,B树索引、hash索引、位图索引、文本索引等等,这里仅介绍工作中用的最多的B树索引。
其实B树索引就像名字所描述的那样,就是一棵平衡树(balance tree,当然肯定不止这么简单),这里以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为例,平衡树非叶节点存储的是(key,address)、即索引值以及下一层某块地址这样的数据结构;而叶子节点在非主键索引中存储的是(key, primary key)、即索引值以及对应的主键值这样的键值对结构,在主键索引中存储的是(primary key, content)、即主键值以及这一行内容。
以下是一个两层索引的结构图:(红色代表一个数据块即数据库IO最小单元,蓝色代表上面讨论 的键值对)
以一个数据块16k,一个非(primary key, content)类型的键值对50+4 bytes 为例,则一个数 据块可以存储约(1600/50)=300个这样的键值对结构,那么到了第二层,就可以存储(300*300) =9w条被索引数据对应的主键信息,到了第三层就是(300*300*300)=2700w,以此类推,飞速增长。
当然随着数据的增减,rdbms会自动维护索引,这也是为什么索引对查询有利,对增删改有弊的原 因。
2.简单比较:
以上面的索引为例,现在假设有一张9w行的表,一个非主键索引就占有约300个数据块,那么这 里不妨假设主键索引占有600个数据块(包括叶节点的所有数据,当然实际生产应该只会更大)。
在oracle中,lotp系统缓存命中率低于95%通常都会建议增加内存,因此这里假设所有的索引数 据以及表数据都存放在内存中了。
场景一:在有索引列的情况下,获取某一行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表扫描,则需要扫描约(1+600)/2=300个数据块;如果根据上面的索引 则需要扫描2(根据索引列获取主键)+2(不妨假设这里主键索引也只有两层)=4个数据块,理想 情况下后者只用前者4/300=1/75的时间。
场景二:全表扫描
在这种情况下,若果全表扫描,则扫描600个数据块;如果根据上述索引则需要扫描4*9w=36w个 数据块,此时后者时间远大于前者!
在这个场景下,通过计算600/4=125,可以知道如果通过索引获取的数据超过125行那么利用索 引的效率还不如全表扫描,在oracle RBO的年代里面可能真的就会不管成本有索引就用索引,但是 现在oracle已经将优化策略改成CBO了,在扫描行太多的情况下会选择全表扫描,mysql是怎么处理 的还不清楚。
3.索引利弊
1)索引是随机读的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计算机组成原理中,cache会将内存中临近的数据cache到CPU中,虽然内存 跟cache的速度相差没有内存与磁盘那么明显,但是随机的内存读,肯定还是没有将数据全部cache 到CPU快的。
2)索引并不适合大量查询
就像上面的例子,如果扫描行超过125行那么还不如全表扫描,虽然在工作中会不一样,但希望 大家做范围扫描的时候多注意一下,不要一次扫描的行太多。
3)索引耗费空间
其实索引说白了就是一个只有两列的数据表,在innodb中有一列已经确定了就是主键(即使没 有指定主键,mysql也会自己创建一个),这也是为什么主键不要太长的原因之一,对于一个有n个 B树索引的表,主键要存储n+1次,被索引的列也要多存储一次。
4.补充
其实索引要考虑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聚合因子、锁相关信息等等,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自己在下面多多研究。
2016.12.24
肯草在深圳
本文出自 “肯草在深圳” 博客,谢绝转载!
标签:b树索引
原文地址:http://9305967.blog.51cto.com/9295967/188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