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top int 选中 text tco bin 吐槽 clock 相对
有些书在介绍和讲解android的Service组件时,会使用后台服务一词,并且与运行在主线程的Activity相对。因为后台一词很容易误解,服务一直运行在后台?什么线程在运行?服务一直有条线程在运行?而且后台在不同语境有不同理解。但是如果你开发过COM应用的话,这个Service组件就很容易理解。
我们回顾是如何使用COM的,先实例一个CoInstance,然后通过IUnknown接口QueryInterface查询出我们想要的接口,然后调用接口的方法访问COM组件提供的服务。COM组件可能实例在同一进程,又或者实例在进程外的本地进程(或者远程进程)。对于自由线程的进程内组件,接口调用(COM组件的代码)运行在调用线程。对于套间线程的组件,不论是进程内还是进程外,接口调用都通过IPC(LPC或RPC)串行访问COM组件的功能。
我们来看一下android中Service的使用。
对于非系统服务的使用。
首先Context.bindService,(如果系统范围内没有服务实例则被创建),他们说绑定到一个服务,其实最重要是获取Service对应的IBinder。在这里要习惯Java或JavaScript编程中常用到的接收结果的类,这些类往往通过提供接口回调方法来接收结果。像这里的第二个参数是一个ServiceConnection类,就这样一看还以为它负责处理connect功能相关的方法,但实质上只是一个用来接收结果的回调接口。哎!没什么好说,要习惯它。
得到的这个IBinder就是我们要访问的关键,但是怎么访问,一般的书和帖都没有说明。我通过系统服务ClipboardManager(只是随手选中)代码来举例。在源代码的注释中,android团队用proxying来表述这种通过ClipboardManager对IClipboard接口照样封装一次,类似桥模式的访问。
对于系统服务的使用。
首先Context.getSystemService,我们得到系统服务接口的一个proxying封装。对于举例的ClipboardManager封装的就是对IClipboard接口的调用。
我们进入ClipboardManager源代码。
static private IClipboard getService() { synchronized (sStaticLock) { if (sService != null) { return sService; } IBinder b = ServiceManager.getService("clipboard"); sService = IClipboard.Stub.asInterface(b); return sService; } }
可以看出,还是要得到服务的IBinder。我们可以会意一笑,IClipboard.Stub.asInterface(b),不就相当于对IUnknown进行QueryInterface吗?好了,IBinder就相当于一个IUnknown,通过"目标接口.Stub.asInterface"查询目标接口,然后当然就是对不为空的接口进行访问了,访问也就是服务的提供的功能。
对于android来说,服务是一个实例,是系统范围的单例,跟服务同进程的调用运行在调用线程(也可以是主线程),在服务进程外的调用就是一种ActiveObject模式的访问,服务功能调用运行在服务进程内,接口调用进程和服务进程通过IPC传递参数和结果。 通过浏览IBinder的实现Binder的源代码,大部分功能在做ipc和proxy的工作。
对于Service除了像COM组件那样通过提供接口访问功能外,另一种途径就是处理Intent请求,这个处理就在Service.onStartCommand中进行,并不用借助IBinder。访问服务的功能通过startService(Intent)来请求一次访问,再一次吐槽,这个命名怎么都会字面理解成启动服务,其实不然,主要是通过Intent传递参数,请求一次服务。并没有Service.onPause和Service.onStop,也就是Service.onStart并不影响Service的状态,单单只是处理Intent的回调入口,哎~。PendingService则有一专用线程,通过消息方式回调PendingService.onHandleIntent串行处理所有传递进来的Intent。
另外Context.bindService也带参数Intent,并非要在Service.onBind中处理Intent请求,而是作为接口查询参数,返回不同的IBinder,你的Service可以聚集多个IBinder。
标签:top int 选中 text tco bin 吐槽 clock 相对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bqzsl/p/636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