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转> 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

时间:2017-03-22 00:03:19      阅读:18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format   内存泄露   收集   博客   idt   ssi   ref   地址   tor   

Python的GC模块主要运用了“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来跟踪和回收垃圾。在引用计数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标记-清除”(mark and sweep)解决容器对象可能产生的循环引用的问题。通过“分代回收”(generation collection)以空间换取时间来进一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

引用计数机制:
    python里每一个东西都是对象,它们的核心就是一个结构体:PyObject
1 typedef struct_object {
2     int ob_refcnt;
3     struct_typeobject *ob_type;
4 }PyObject;

PyObject是每个对象必有的内容,其中ob_refcnt就是做为引用计数。当一个对象有新的引用时,它的ob_refcnt就会增加,当引用它的对象被删除,它的ob_refcnt就会减少。

 

1  #define Py_INCREF(op)   ((op)->ob_refcnt++)          //增加计数
2  #define Py_DECREF(op)      \                         //减少计数        
3       if (--(op)->ob_refcnt != 0)    4           ;        5       else         6           __Py_Dealloc((PyObject *)(op))

 引用计数为0时,该对象生命就结束了。

    引用计数机制的优点:
         1、简单
        2、实时性:一旦没有引用,内存就直接释放了。不用像其他机制等到特定时机。实时性还带来一个好处:处理回收内存的时间分摊到了平时。        
    引用计数机制的缺点: 
        1、维护引用计数消耗资源 
        2、循环引用 
 
 list1 = []
 list2 = []
 list1.append(list2)
 list2.append(list1)
list1与list2相互引用,如果不存在其他对象对它们的引用,list1与list2的引用计数也仍然为1,所占用的内存永远无法被回收,这将是致命的。
    对于如今的强大硬件,缺点1尚可接受,但是循环引用导致内存泄露,注定python还将引入新的回收机制。

上面说到python里回收机制是以引用计数为主,标记-清除和分代收集两种机制为辅。

 

1、标记-清除机制

标记-清除机制,顾名思义,首先标记对象(垃圾检测),然后清除垃圾(垃圾回收)。如图:

技术分享

首先初始所有对象标记为白色,并确定根节点对象(这些对象是不会被删除),标记它们为黑色(表示对象有效)。将有效对象引用的对象标记为灰色(表示对象可达,但它们所引用的对象还没检查),检查完灰色对象引用的对象后,将灰色标记为黑色。重复直到不存在灰色节点为止。最后白色结点都是需要清除的对象。

2、回收对象的组织

这里所采用的高级机制作为引用计数的辅助机制,用于解决产生的循环引用问题。而循环引用只会出现在“内部存在可以对其他对象引用的对象”,比如:list,class等。

为了要将这些回收对象组织起来,需要建立一个链表。自然,每个被收集的对象内就需要多提供一些信息,下面代码是回收对象里必然出现的。

 

1  /* GC information is stored BEFORE the object structure. */
2  typedef union _gc_head {
3      struct {
4          union _gc_head *gc_next;
5          union _gc_head *gc_prev;
6          Py_ssize_t gc_refs;
7      } gc;
8      long double dummy;  /* force worst-case alignment */
9  } PyGC_Head;

 

一个对象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

技术分享

通过PyGC_Head的指针将每个回收对象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链表,也就是在1里提到的初始化的所有对象。

 

3、分代回收技术

分代技术是一种典型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技术,这也正是java里的关键技术。这种思想简单点说就是:对象存在时间越长,越可能不是垃圾,应该越少去收集。

这样的思想,可以减少标记-清除机制所带来的额外操作。分代就是将回收对象分成数个代,每个代就是一个链表(集合),代进行标记-清除的时间与代内对象

存活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1   /*** Global GC state ***/
 2   
 3   struct gc_generation {
 4       PyGC_Head head;
 5       int threshold; /* collection threshold */
 6       int count; /* count of allocations or collections of younger
 7                     generations */
 8   };//每个代的结构
 9   
10  #define NUM_GENERATIONS 3//代的个数
11  #define GEN_HEAD(n) (&generations[n].head)
12  
13  /* linked lists of container objects */
14  static struct gc_generation generations[NUM_GENERATIONS] = {
15      /* PyGC_Head,                               threshold,      count */
16      {{{GEN_HEAD(0), GEN_HEAD(0), 0}},           700,            0},
17      {{{GEN_HEAD(1), GEN_HEAD(1), 0}},           10,             0},
18      {{{GEN_HEAD(2), GEN_HEAD(2), 0}},           10,             0},
19  };
20  
21  PyGC_Head *_PyGC_generation0 = GEN_HEAD(0);

  

从上面代码可以看出python里一共有三代,每个代的threshold值表示该代最多容纳对象的个数。默认情况下,当0代超过700,或1,2代超过10,垃圾回收机制将触发。

0代触发将清理所有三代,1代触发会清理1,2代,2代触发后只会清理自己。

一个完整的垃圾回收流程包括以下四步:链表建立,确定根节点,垃圾标记,垃圾回收~  以下博客进行了很好的阐述:https://my.oschina.net/hebianxizao/blog/59896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hackerl/p/5901553.html

<转> 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

标签:format   内存泄露   收集   博客   idt   ssi   ref   地址   tor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ebber1992/p/659724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