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面试 混淆 虚函数表 http 自己的 rtu 多继承 存在 间接引用
1.为什么要引入虚拟继承
虚拟继承是多重继承中特有的概念。虚拟基类是为解决多重继承而出现的。如:类D继承自类B1、B2,而类B1、B2都继承自类A,因此在类D中两次出现类A中的变量和函数。为了节省内存空间,可以将B1、B2对A的继承定义为虚拟继承,而A就成了虚拟基类。实现的代码如下:
class A
class B1:public virtual A;
class B2:public virtual A;
class D:public B1,public B2;
虚拟继承在一般的应用中很少用到,所以也往往被忽视,这也主要是因为在C++中,多重继承是不推荐的,也并不常用,而一旦离开了多重继承,虚拟继承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为这样只会降低效率和占用更多的空间。
2.引入虚继承和直接继承会有什么区别呢
由于有了间接性和共享性两个特征,所以决定了虚继承体系下的对象在访问时必然会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一般情况有较大不同。
2.1时间:在通过继承类对象访问虚基类对象中的成员(包括数据成员和函数成员)时,都必须通过某种间接引用来完成,这样会增加引用寻址时间(就和虚函数一样),其实就是调整this指针以指向虚基类对象,只不过这个调整是运行时间接完成的。
2.2空间:由于共享所以不必要在对象内存中保存多份虚基类子对象的拷贝,这样较之多继承节省空间。虚拟继承与普通继承不同的是,虚拟继承可以防止出现diamond继承时,一个派生类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基类的子对象。也就是说,为了保证这一点,在虚拟继承情况下,基类子对象的布局是不同于普通继承的。因此,它需要多出一个指向基类子对象的指针。
3.笔试,面试中常考的C++虚拟继承的知识点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第四种情况: class a class a class a class a { { { { virtual void func(); virtual void func(); virtual void func(); virtual void func(); }; }; char x; char x; class b:public virtual a class b :public a }; }; { { class b:public virtuala class b:public a virtual void foo(); virtual void foo(); { { }; }; virtual void foo(); virtual void foo(); }; };
如果对这四种情况分别求sizeof(a), sizeof(b)。结果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输出结果:(在vc6.0中运行) 第一种:4,12 第二种:4,4 第三种:8,16 第四种:8,8
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存在虚函数的类都要有一个4字节的指针指向自己的虚函数表,所以每种情况的类a所占的字节数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类b的字节数怎么算呢?看“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采用的是虚继承,那么这时候就要有这样的一个指针vptr_b_a,这个指针叫虚类指针,也是四个字节;还要包括类a的字节数,所以类b的字节数就求出来了。而“第二种”和“第四种”情况则不包括vptr_b_a这个指针,这回应该木有问题了吧。
4.c++重载、覆盖、隐藏的区别和执行方式
既然说到了继承的问题,那么不妨讨论一下经常提到的重载,覆盖和隐藏 4.1成员函数被重载的特征 (1)相同的范围(在同一个类中); (2)函数名字相同; (3)参数不同; (4)virtual 关键字可有可无。 4.2“覆盖”是指派生类函数覆盖基类函数,特征是: (1)不同的范围(分别位于派生类与基类); (2)函数名字相同; (3)参数相同; (4)基类函数必须有virtual 关键字。 4.3“隐藏”是指派生类的函数屏蔽了与其同名的基类函数,特征是:
(1)如果派生类的函数与基类的函数同名,但是参数不同,此时,不论有无virtual关键字,基类的函数将被隐藏(注意别与重载混淆)。 (2)如果派生类的函数与基类的函数同名,但是参数相同,但是基类函数没有virtual 关键字。此时,基类的函数被隐藏(注意别与覆盖混淆)。
小结:说白了就是如果派生类和基类的函数名和参数都相同,属于覆盖,这是可以理解的吧,完全一样当然要覆盖了;如果只是函数名相同,参数并不相同,则属于隐藏。
4.4 三种情况怎么执行:
4.4.1 重载:看参数。
4.4.2 隐藏:用什么就调用什么。
4.4.3 覆盖:调用派生类。
转:http://blog.csdn.net/skiing_886/article/details/7933402
标签:面试 混淆 虚函数表 http 自己的 rtu 多继承 存在 间接引用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ft1990/p/666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