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介绍 此刻 运行 python对象 ret 习惯 对象 变量 语句
# 注释
\ 转译回车,继续上一行,在一行语句较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来切分成多行,因其可读性差所以不建议使用
; 将两个语句连接到一行,可读性差,不建议使用
: 将代码的头和体分开
语句(代码块)用缩进方式体现不同的代码级别,建议采用4个空格(不要使用tab),因为不同编程语言环境下tab所代表的空格数不一定是4
python文件以模块的方式组织,编写一个.py结尾的文件实际上就写了一个模块
a=1:1为内存变量存放于内存中,a为变量的引用,python为动态语言,变量及其类型均无需事先声明类型
与C语言和C++的区别:a=1无返回值
注:1.c语言变量声明必须位于代码最开始,而且要在所有语句之前
2.c++,java可以随时随地声明变量,但是必须声明变量名字和类型
3.python也可以随时随地声明变量,但是变量在被定义时,解释器会根据等式右侧的值来决定其类型
4.变量必须先赋值,才可使用
1.变量无须指定类型
2.程序员无须关心内存管理
3.变量没有指向被赋予的值时会被自动回收
4.del能够直接释放内存对象(减少对象的引用计数)
增加引用计数:1.对象被创建并将其引用赋值给变量,引用计数加1(例a=1)
2.同一个对象的引用又赋值给其它变量,引用计数加1(例b=a)
3.对象作为参数被函数调用,引用计数加1(例int(a)
4.对象成为容器对象中的一个元素,引用计数加1(例list_test=[‘alex‘,‘z‘,a])
减少引用计数:1.a作为被函数调用的参数,在函数运行结束后,包括a在内的所有局部变量均会被销毁,引用计数减1
2.变量被赋值给另外一个对象,原对象引用计数减1(例b=2,1这一内存对象的引用只剩a)
3.使用del删除对象的引用,引用计数减1(例del a)
4.a作为容器list_test中的一个元素,被清除,引用计数减少(例list_test.remove(a))
5.容器本身被销毁(例del list_test)
注意:python内存回收交给一段独立的代码即垃圾回收器(包含引用计数器和循环垃圾收集器),引用计数在归零时并不会立即清除(可能有循环调用)
不必纠结循环引用收集,只需记住垃圾回收器帮你自动清理内存。
x=1 #创建内存变量1,将变量1的引用传给x,此刻1的引用计数为1 y=x #1的引用计数增加到2 y=2 #创建新的内存变量2,将变量2的引用传给y,原本指向1的y,此刻给了2,所以1的引用计数减少到了1 del x #删除了内存对象1的引用x,此刻1再无引用,此刻它就成了python解释器回收的目标
python中使用对象模型来存储数据,用来生成数据类型的工厂函数本质上是类,新建数据的结果本质是实例化一个对象
对象有三种特性:1.身份:内存地址,可以用id()确认,id相同的就是同一个对象
2.类型:可以用type()查看,返回值的type也是对象
3.值
定义:允许作为名字的有效字符串集合
1.名字必须有实际意义,可读性好
2.首字母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_)
3.剩下的字符可以是字母和数字或者下划线
4.大小写敏感
5.两种风格:conn_obj或ConnObj
6.不能使用关键字,不能使用内建
内建:由解释器自动导入(提供基本功能),可以看作全局变量,
_xxx:不能用from module import *导入
__xxx__:系统定义名字
__xxx:类中私有变量
下划线对于解释器来说有特殊意义,而且是内建标识符所使用符号,不建议自定义变量以下划线开头
但是如果是类中的私有变量,__xxx将会是一个好习惯
系统变量__name__会根据python文件被加载方式的不同得出不同的值。
python文件被当作模块导入:__name__=模块名或者文件名
python文件被执行:__name__=‘__main__‘
在我们使用python编写一个软件时,应该只有一个主程序中包含大量顶级代码(就是没有缩进的代码,python解释器读取到顶级代码会立即执行),其他.py文件应
该只有少量顶级代码,所有功能都应该封装在函数或类中。
通常在文件结尾结合__name__变量,编写测试代码 。
#_*_coding:utf-8_*_ #!/usr/bin/env python ‘‘‘ This is an example module ‘‘‘ import sys,os debug=True class Test: ‘‘‘ test class ‘‘‘ pass def main(): ‘‘‘ test func :return: ‘‘‘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标签:介绍 此刻 运行 python对象 ret 习惯 对象 变量 语句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uyaping/p/672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