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开源 更新 客户端访问 origin [] 跨域访问 分享 日期 template
MVC 是一种经典的设计模式,全名为 Model-View-Controller
,即 模型-视图-控制器
。
其中,模型
是用于封装数据的载体,例如,在 Java 中一般通过一个简单的 POJO
(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来表示,其本质是一个普通的 Java Bean,包含一系列的成员变量及其 getter/setter 方法。对于 视图
而言,它更加偏重于展现,也就是说,视图决定了界面到底长什么样子,在 Java 中可通过 JSP 来充当视图,或者通过纯 HTML 的方式进行展现,而后者才是目前的主流。模型和视图需要通过 控制器
来进行粘合,例如,用户发送一个 HTTP 请求,此时该请求首先会进入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去获取数据并将其封装为模型,最后将模型传递到视图中进行展现。
综上所述,MVC 的交互过程如下图所示:
MVC 模式早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就诞生了,直到今天它依然存在,可见生命力相当之强。MVC 模式最早用于 Smalltalk 语言中,最后在其它许多开发语言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例如,Java 中的 Struts、Spring MVC 等框架。正是因为这些 MVC 框架的出现,才让 MVC 模式真正落地,让开发更加高效,让代码耦合度尽量减小,让应用程序各部分的职责更加清晰。
既然 MVC 模式这么好,难道它就没有不足的地方吗?我认为 MVC 至少有以下三点不足:
为了使数据展现过程更加直接,并且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有必要对 MVC 模式进行改进。不妨这样来尝试,首先从浏览器发送 AJAX 请求,然后服务端接受该请求并返回 JSON 数据返回给浏览器,最后在浏览器中进行界面渲染。
改进后的 MVC 模式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我们输入的是 AJAX 请求,输出的是 JSON 数据,市面上有这样的技术来实现这个功能吗?答案是 REST。
REST 全称是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它是 Roy Fielding 博士在 2000 年写的一篇关于软件架构风格的论文,此文一出,威震四方!国内外许多知名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采用这种轻量级的 Web 服务,大家习惯将其称为 RESTful Web Services,或简称 REST 服务。
如果将浏览器这一端视为前端,而服务器那一端视为后端的话,可以将以上改进后的 MVC 模式简化为以下前后端分离模式:
可见,有了 REST 服务,前端关注界面展现,后端关注业务逻辑,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那么,如何使用 REST 服务将应用程序进行前后端分离呢?我们接下来继续探讨,首先我们需要认识 REST。
REST 本质上是使用 URL 来访问资源种方式。众所周知,URL 就是我们平常使用的请求地址了,其中包括两部分:请求方式
与 请求路径
,比较常见的请求方式是 GET 与 POST,但在 REST 中又提出了几种其它类型的请求方式,汇总起来有六种:GET、POST、PUT、DELETE、HEAD、OPTIONS。尤其是前四种,正好与 CRUD
(Create-Retrieve-Update-Delete,增删改查)四种操作相对应,例如,GET(查)、POST(增)、PUT(改)、DELETE(删),这正是 REST 与 CRUD 的异曲同工之妙!需要强调的是,REST 是“面向资源”的,这里提到的资源,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域对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通过领域对象来进行数据建模。
REST 是一个“无状态”的架构模式,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由客户端发出请求到服务端,最终返回自己想要的数据,当前请求不会受到上次请求的影响。也就是说,服务端将内部资源发布 REST 服务,客户端通过 URL 来访问这些资源,这不就是 SOA 所提倡的“面向服务”的思想吗?所以,REST 也被人们看做是一种“轻量级”的 SOA 实现技术,因此在企业级应用与互联网应用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对 REST 请求进行简单描述:
REST 请求 | 描述 |
---|---|
GET:/advertisers | 获取所有的广告主 |
GET:/advertiser/1 | 获取 ID 为 1 的广告主 |
PUT:/advertiser/1 | 更新 ID 为 1 的广告主 |
DELETE:/advertiser/1 | 删除 ID 为 1 的广告主 |
POST:/advertiser | 创建广告主 |
可见,请求路径相同,但请求方式不同,所代表的业务操作也不同,例如,/advertiser/1 这个请求,带有 GET、PUT、DELETE 三种不同的请求方式,对应三种不同的业务操作。
虽然 REST 看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实际上我们往往需要提供一个 REST 框架,让其实现前后端分离架构,让开发人员将精力集中在业务上,而并非那些具体的技术细节。下面我们将使用 Java 技术来实现这个 REST 框架,整体框架会基于 Spring 进行开发。
使用 REST 框架实现前后端分离架构,我们需要首先确定返回的 JSON 响应结构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每个 REST 请求将返回相同结构的 JSON 响应结构。不妨定义一个相对通用的 JSON 响应结构,其中包含两部分:元数据
与 返回值
,其中,元数据表示操作是否成功与返回值消息等,返回值对应服务端方法所返回的数据。该 JSON 响应结构如下:
{
"meta": {
"success": true,
"message": "ok"
},
"data": ...
}
为了在框架中映射以上 JSON 响应结构,我们需要编写一个 Response
类与其对应:
public class Response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OK = "ok";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ERROR = "error";
private Meta meta;
private Object data;
public Response success() {
this.meta = new Meta(true, OK);
return this;
}
public Response success(Object data) {
this.meta = new Meta(true, OK);
this.data = data;
return this;
}
public Response failure() {
this.meta = new Meta(false, ERROR);
return this;
}
public Response failure(String message) {
this.meta = new Meta(false, message);
return this;
}
public Meta getMeta() {
return meta;
}
public Object getData() {
return data;
}
public class Meta {
private boolean success;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ublic Meta(boolean success) {
this.success = success;
}
public Meta(boolean success, String message) {
this.success = success;
this.message = message;
}
public boolean isSuccess() {
return success;
}
public St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