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title org ipad not 复制 orm service 细节 attr
---引入
Socket的英文原义是“孔”或“插座”,在Unix的进程通信机制中又称为‘套接字’。套接字实际上并不复杂,它是由一个ip地址以及一个端口号组成。Socket正如其英文原意那样,像一个多孔插座。一台主机犹如布满各种插座(ip地址)的房间,每个插座有很多插口(端口),通过这些插口接入电线(进程)我们可以烧水,看电视,玩电脑……
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套接字的作用之一就是用来区分不同应用进程,当某个进程绑定了本机ip的某个端口,那么所有传送至这个ip地址上的这个端口的所有数据都会被内核送至该进程进行处理。
---python中的socket
Python 提供了两个基本的 socket 模块。
第一个是 Socket,它提供了标准的 BSD Sockets API。
第二个是 SocketServer, 它提供了服务器中心类,可以简化网络服务器的开发。
----socket
先来说第一个。
我们知道,现在的应用程序大多为C/S架构,也就是分为客户端/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进程需要申请套接字,然后自己绑定在这个套接字上,并对这个套接字进行监听。当有客户端发送数据了,则接受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对客户端进行响应。
客户端:客户端则相对简单些,客户端只需要申请一个套接字,然后通过这个套接字连接服务器端的套接字,连接建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操作了。
python编写服务器端的步骤:
1 创建套接字
import socket s1=socket.socket(family,type) #family参数代表地址家族,可为AF_INET或AF_UNIX。AF_INET家族包括Internet地址,AF_UNIX家族用于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间通信。 #type参数代表套接字类型,可为SOCK_STREAM(流套接字,就是TCP套接字)和SOCK_DGRAM(数据报套接字,就是UDP套接字)。 #默认为family=AF_INET type=SOCK_STREM
#返回一个整数描述符,用这个描述符来标识这个套接字
2 绑定套接字
s1.bind( address ) #由AF_INET所创建的套接字,address地址必须是一个双元素元组,格式是(host,port)。host代表主机,port代表端口号。
#如果端口号正在使用、主机名不正确或端口已被保留,bind方法将引发socket.error异常。 #例: (‘192.168.1.1‘,9999)
3 监听套接字
s1.listen( backlog ) #backlog指定最多允许多少个客户连接到服务器。它的值至少为1。收到连接请求后,这些请求需要排队,如果队列满,就拒绝请求。
4 等待接受连接
connection, address = s1.accept() #调用accept方法时,socket会时入“waiting”状态,也就是处于阻塞状态。客户请求连接时,方法建立连接并返回服务器。 #accept方法返回一个含有两个元素的元组(connection,address)。 #第一个元素connection是所连接的客户端的socket对象(实际上是该对象的内存地址),服务器必须通过它与客户端通信; #第二个元素 address是客户的Internet地址。
5 处理阶段
connection.recv(bufsize[,flag])
#注意此处为connection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connection.send(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6 传输结束,关闭连接
s1.close() #关闭套接字
python编写客户端
1 创建socket对象
import socket s2=socket.socket()
2 连接至服务器端
s2.connect(address) #连接到address处的套接字。一般,address的格式为元组(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socket.error错误。
3 处理阶段
s2.recv(bufsize[,flag])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2.send(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4 连接结束,关闭套接字
s2.close()
socket中还有许多方法 :
socket.getaddrinfo(host, port, family=0, type=0, proto=0, flags=0) #获取要连接的对端主机地址 sk.bind(address) 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address地址的格式取决于地址族。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sk.listen(backlog) 开始监听传入连接。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 backlog等于5,表示内核已经接到了连接请求,但服务器还没有调用accept进行处理的连接个数最大为5,这个值不能无限大,因为要在内核中维护连接队列 sk.setblocking(bool) 是否阻塞(默认True),如果设置False,那么accept和recv时一旦无数据,则报错。
sk.accept() 接受连接并返回(conn,address),其中conn是新的套接字对象,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address是连接客户端的地址。接收TCP 客户的连接(阻塞式)等待连接的到来 sk.connect(address) 连接到address处的套接字。一般,address的格式为元组(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socket.error错误。 sk.connect_ex(address) 同上,只不过会有返回值,连接成功时返回 0 ,连接失败时候返回编码,例如:10061 sk.close() 关闭套接字 sk.recv(bufsize[,flag])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k.recvfrom(bufsize[.flag]) 与recv()类似,但返回值是(data,address)。其中data是包含接收数据的字符串,address是发送数据的套接字地址。 sk.send(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sk.sendall(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但在返回之前会尝试发送所有数据。成功返回None,失败则抛出异常。内部通过递归调用send,将所有内容发送出去。 sk.sendto(string[,flag],address) 将数据发送到套接字,address是形式为(ipaddr,port)的元组,指定远程地址。返回值是发送的字节数。该函数主要用于UDP协议。 sk.settimeout(timeout) 设置套接字操作的超时期,timeout是一个浮点数,单位是秒。值为None表示没有超时期。一般,超时期应该在刚创建套接字时设置,
因为它们可能用于连接的操作(如 client 连接最多等待5s ) sk.getpeername() 返回连接套接字的远程地址。返回值通常是元组(ipaddr,port)。 sk.getsockname() 返回套接字自己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元组(ipaddr,port) sk.fileno() 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socket.sendfile(file, offset=0, count=None) 发送文件
好了,介绍完socket现在该介绍socketserver了。
----socketserver
虽说用Python编写简单的网络程序很方便,但复杂一点的网络程序还是用现成的框架比较 好。这样就可以专心事务逻辑,而不是套接字的各种细节。SocketServer模块简化了编写网络服务程序的任务。同时SocketServer模块也 是Python标准库中很多服务器框架的基础。
socketserver在python2中为SocketServer,在python3种取消了首字母大写,改名为socketserver。
socketserver中包含了两种类,一种为服务类(server class),一种为请求处理类(request handle class)。前者提供了许多方法:像绑定,监听,运行…… (也就是建立连接的过程) 后者则专注于如何处理用户所发送的数据(也就是事务逻辑)。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服务,都是先建立连接,也就是建立一个服务类的实例,然后开始处理用户请求,也就是建立一个请求处理类的实例。
我们分析一下源码,来看一看服务类是如何与请求处理类建立联系的。
class BaseServer:
#我们创建服务类时,需要指定(地址,端口),服务处理类。 def __init__(self, server_address, RequestHandlerClass): """Constructor. May be extended, do not override.""" self.server_address = server_address self.RequestHandlerClass = RequestHandlerClass self.__is_shut_down = threading.Event() self.__shutdown_request = False #…………此处省略n多代码,当我们执行server_forever方法时,里面就会调用很多服务类中的其他方法,但最终会调用finish_request方法。 def finish_request(self, request, client_address): """Finish one request by instantiating RequestHandlerClass.""" self.RequestHandlerClass(request, client_address, self) #finish_request方法中执行了self.RequestHandlerClass(request, client_address, self)。self.RequestHandlerClass是什么呢?
#self.RequestHandlerClass = RequestHandlerClass(就在__init__方法中)。所以finish_request方法本质上就是创建了一个服务处理实例。
class BaseRequestHandler: def __init__(self, request, client_address, server): self.request = request self.client_address = client_address self.server = server self.setup() try: self.handle() finally: self.finish()
#当我们创建服务处理类实例时,就会运行handle()方法,而handle()方法则一般是我们处理事务逻辑的代码块。 #…………此处省略n多代码
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这两个类
先来看服务类:
5种类型:BaseServer,TCPServer,UnixStreamServer,UDPServer,UnixDatagramServer。
BaseServer不直接对外服务。
TCPServer针对TCP套接字流
UDPServer针对UDP数据报套接字
UnixStreamServer和UnixDatagramServer针对UNIX域套接字,不常用。
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
服务类的方法:
这个几个服务类都是同步处理请求的:一个请求没处理完不能处理下一个请求。要想支持异步模型,可以利用多继承让server类继承ForkingMixIn 或 ThreadingMixIn mix-in classes。
ForkingMixIn利用多进程(分叉)实现异步。
ThreadingMixIn利用多线程实现异步。
请求处理器类:
要实现一项服务,还必须派生一个handler class请求处理类,并重写父类的handle()方法。handle方法就是用来专门是处理请求的。该模块是通过服务类和请求处理类组合来处理请求的。
SocketServer模块提供的请求处理类有BaseRequestHandler,以及它的派生类StreamRequestHandler和DatagramRequestHandler。从名字看出可以一个处理流式套接字,一个处理数据报套接字。
请求处理类有三种方法:
setup
()Called before the handle()
method to perform any initialization actions required. The default implementation does nothing.
也就是在handle()之前被调用,主要的作用就是执行处理请求之前的初始化相关的各种工作。默认不会做任何事。(如果想要让其做一些事的话,就要程序员在自己的请求处理器中覆盖这个方法(因为一般自定义的请求处理器都要继承python中提供的BaseRequestHandler,ps:下文会提到的),然后往里面添加东西即可)
handle
()This function must do all the work required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default implementation does nothing. Several instance attributes are available to it; the request is available as self.request
; the client address as self.client_address
; and the server instance as self.server
, in case it needs access to per-server information.
The type of self.request
is different for datagram or stream services. For stream services,self.request
is a socket object; for datagram services, self.request
is a pair of string and socket.
handle()的工作就是做那些所有与处理请求相关的工作。默认也不会做任何事。他有数个实例参数:self.request self.client_address self.server
finish
()Called after the handle()
method to perform any clean-up actions required. The default implementation does nothing. If setup()
raises an exception, this function will not be called.
在handle()方法之后会被调用,他的作用就是执行当处理完请求后的清理工作,默认不会做任何事
从源码中可以看出,BaseRequestHandler中的setup()/handle()/finish()什么内容都没有定义,而他的两个派生类StreamRequestHandler和DatagramRequestHandler则都重写了setup()/finish()。
因此当我们需要自己编写socketserver程序时,只需要合理选择StreamRequestHandler和DatagramRequestHandler之中的一个作为父类,然后自定义一个请求处理类,并在其中重写handle()方法即可。
用socketserver创建一个服务的步骤:
1 创建一个request handler class(请求处理类),合理选择StreamRequestHandler和DatagramRequestHandler之中的一个作为父类(当然,使用BaseRequestHandler作为父类也可),并重写它的handle()方法。
2 实例化一个server class对象,并将服务的地址和之前创建的request handler class传递给它。
3 调用server class对象的handle_request() 或 serve_forever()方法来开始处理请求。
代码实例:
标签:title org ipad not 复制 orm service 细节 attr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ezuhui/p/686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