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hand -1016 二位数组 handle hello 位数组 符号 经典 编译
视频参看csdn学院王阳和下面的linux环境下c语言编程基础相当的经典,其中王阳的视频讲的很好,相当的经典
编译hellogcc.c需要依赖/home目录下的头文件
为了避免同一个文件被include多次,C/C++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ifndef方式,一种是#pragma once方式。在能够支持这两种方式的编译器上,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两者仍然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方式一:
#ifndef __SOMEFILE_H__
#define __SOMEFILE_H__
... ... // 声明、定义语句
#endif
方式二:
#pragma once
... ... // 声明、定义语句
#ifndef的方式受C/C++语言标准支持。它不光可以保证同一个文件不会被包含多次,也能保证内容完全相同的两个文件(或者代码片段)不会被不小心同时包含。
上面定义了一个define_test.h头文件
使用extern引用外部文件定义的变量和函数
使用static声明的变量和函数,在外面使用extern是无法访问的。、
整形变量存储的是整形数据,
指针变量存储的是地址
32位对应的指针变量是4个字节
64位对应的指针变量时8个字节
PValue是一个指针变量,在32位的电脑上sizeof始终是4个自己,在64位上结果是8个字节。
*pValue的值就0X01
pValue+1的地址0X00012B40+sizeif(char)*1 = 0X00012B41
*( pValue+1)的值是0X02
0X00102000这个地址不是malloc申请的,可能是系统的地址,我们向该地址的空间写值,会导致系统奔溃
上面就是一种野指针,可能导致程序奔溃。
上面pValue能访问四个字节,但是只要0X00012B40是申请过的,0X00012B41,0X00012B42,0X00012B43的地址空间里面可能存储很重要的数据,你把100存储在里面,就可能会导致系统奔溃。
上面这张模式是大段存储
用下面的代码就可以:
Signal是一个函数,该函数有两个参数,一个是int,一个是handle的函数指针,该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地址*,例如地址是aa。就变成int(*aa)(int y)
指针比较比较的是地址编号的大小,不是比较里面的值
就像是邮箱,邮箱有编号,每个编号的邮箱里面存储的值不一样
上面这种指针指向的内容是只读的,是不能发送变化的
是错误的,不能给指针赋值,指针是常量
先执行p1++,在执行指针指向空间的值。
输出的结果是300
数组的指针就是数组名称或者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数组名称是常量是不能加减运算的
上面是有问题的,因为p2指针已经移动了字符串的最后,应该将p2该成b
第一种情况:数组的内容是hello,数组的长度是6,字符串最后带有’/0’
第二种情况:数组的内容是hello,最后那个‘/0’不能存储,数组的长度是5
第三种情况:数组的内容是hell0,数组的长度是10
上面这个分析是错误的,运行代码的时候报错
运行的时候报错,所以这个地方数组名不能代表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上面输出的结果是4和25,如果array代表第一个元素的地址,那么array是一个地址,输出的结果应该是4而不是25,但是这里输出25,说明array在这个地方的代表的是整个数组的地址
说明这种情况下,数组名代表的是整个数组
总结:
上面数组名在sizeof和&之后,说明数组名代表的是整个数组
第一个情况是求整个数组的存储空间
第二个是对整个数组取地址,要保证整个数组的空间
这种情况array代表的就是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上面是正确的相当的经典
例子2:
Ptr代表二位数组中第一个元素的地址,该元素是一个数组,有三个元素
Ptr+1代表该数组中的第二个元素的地址
列子3:
上面中*ptr就是第一个元素的地址就是数组名array,访问第一个元素的值就是**ptr
第二个元素的地址就是*ptr+1,得到第二个元素的值就是*(*ptr+1)
上面*ptr=array[0],*(ptr+1)等于array[1]
左值存储left的变量地址0x000012B4在编译期间就分配了存储空间的地址
右值在运行的时候在知道
程序在编译的时候就产生了上面的符号表,记录了array和temp对应的内存地址
所以数组是直接访问,指针因为放存了2次,所以叫做间接访问
如果把数组当成指针去访问会出现下面的错误:
A的ascll的值就是61 b对应的是62
Extern的例子
在a.c中定义了一个数组,在b.c中使用extern声明这个数组,将数组的内容打印出来
但是下面的情况就会出现错误,把一个数组当成指针来访问
标签:hand -1016 二位数组 handle hello 位数组 符号 经典 编译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kebibuluan/p/695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