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提高 == oid 基础知识 设计 移动 排序算法 效率 ble
最近在复习数据结构/算法,准备把以前的基础知识都实现一边,过一过。也写写我人生中的第一篇技术博文…只求自己能把学过的东西梳理一便,加深记忆。
一、插入排序。
设计思想:从数组的第二个元素开始循环,并将此元素设为key(通俗的理解就是数组中正在为它排序的元素),再把此元素与之前的所有已经排好序的元素进行比较,找到合适的位置后,继续循环,直到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为止。
(C++)
1 void insertSort(int *array, int length) {
2 for (int i = 1; i < length; i++) {
3 int key = array[i];
4 int j = i - 1;
5 while (j >= 0 && array[j] > key) {
6 array[j + 1] = array[j];
7 array[--j + 1] = key;
8 }
9 }
10 }
(Java)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Sort(int[] array) {
if (array == null) {
return;
}
if (array.length <= 1) {
return;
}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int key = array[i];
int j = i - 1;
while (j >= 0 && key < array[j]) {
array[j + 1] = array[j];
array[--j + 1] = key;
}
}
}
在插入排序的实现中,把二层循环的判断条件设置为递减而不是递增,可以有效的提高算法的效率。
试想, j 为 0到 i-1 递增判断,设当前的 key 在x位 (0...x...i-1 — [0,i-1] 是数组中已经排序号的部分),递增判断则需要首先从0到x找到 x位,然后再进行 x+1 到 i 的数组移位,最后再将 key 放置到 x位上。
而为递减判断时,key 跟随 j 一起向后数组的头部移动,而当遇到小于 key 的元素时, while循环 停止。相比比递增判断,递减判断只需要移位的时间,就可以找到key所在的位置了。
二、冒泡排序
设计思想:冒泡排序是通过元素的顺序两两比较,再将较大的元素推到数组的尾部,过程就像冒泡一样,经过一次遍历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有序的数组。
(C++)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int length) {
int temp;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for (int j = length - 1; j > i; j--) {
if (array[i] > array[j]) {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j];
array[j] = temp;
}
}
}
}
(Java)
1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
2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 1; i++) {
3 for(int j = array.length - 1 ; j > i ; j -- ) {
4 if(array[j] < array[j-1]) {
5 int temp = array[j-1];
6 array[j-1] = array[j];
7 array[j] = temp;
8 }
9 }
10 }
11 }
以上的冒泡排序算法也和插入排序一样,使用了 j 递减条件来提高算法效率,因为 j 的初值与 i 的值相关联。可以通过将已排序好的数值推到i的前面,就可以有效的去掉未排序数与已排序好的数组元素比较,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标签:提高 == oid 基础知识 设计 移动 排序算法 效率 ble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ordy/p/715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