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研究 blank 省份 lang 点击 识别 log 时代 html
之前,我一直以为HTML <area>
是一个鸡肋HTML,估计到了HTML5时代会被废弃的命。但是,最近一查资料,乖乖了个咚,不仅没被废弃,反而发展了,新增了一些标签属性,例如rel
,media
,hreflang
等。
然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尼玛这货居然还可以用来解决一个困扰我很多年的棘手问题,形象立马高大上了起来。
HTML <area>
原本作用是给<img>
图像标记热点区域用的。例如一张中国省份地图,点击对应省份显示对应省份介绍的页面;又或者旭旭影院或者旭旭餐厅的座位平面图,点击对应座位选座,都是可以使用<area>
标签的。
言语苍白,实例说话,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HTML <area>基本使用demo
HTML代码如下:
<img src="mm1.jpg" alt="美女" usemap="#MM"> <map id="MM" name="MM"> <area shape="rect" coords="20,20,80,80" href="#rect" alt="矩形"> <area shape="circle" coords="200,50,50" href="#circle" alt="圆形"> <area shape="poly" coords="150,100,200,120,180,130,190,180,150,150,100,160,140,120,100,110" href="#poly" alt="多边形"> </map>
此时图片上就有3个热区,我们使用Tab键索引高亮就可以窥见其轮廓范围,如下图片3连击:
图片和热点区域元素关联是使用图片的usemap
属性,其值对应<map>
的id
或者name
值(Chrome浏览器只支持name
属性值关联)。
这里出现了两个HTML标签,一个是<area>
还有一个是<map>
,这些都是从很早就支持的HTML标签,所以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其中就闭合特性来看,<area>
类似<img>
,是无法有子元素或其他子内容的。
这里出现了几个属性:
shape
表示点击热点区域的形状,支持矩形rect
,圆形circle
以及多边形poly
。coords
表示点击热点区域形状的坐标。坐标点0,0
表示图片的左上角。其中矩形rect
支持4
个数值,2
个坐标,分别是矩形左上角坐标和矩形右下角坐标。例如,coords="20,20,80,80"
生成的就是一个左上角坐标20,20
宽高都是60px
的矩形区域。圆形circle
支持3
个数值,前2
个值为圆心坐标,第3
个值为圆的半径大小。多边形poly
就更简单了,每两个数值组合表示一个坐标点,依次连线形成的区域就是最终的热点区域。href
和<a>
元素的href
是一样的东西,直接跳转地址,或者锚点等。也同样支持target
属性和rel
属性。也就是说<area>
可以看成是半个<a>
元素。alt
同<img>
元素的alt
,表示热点区域图片的描述信息。如果<area>
要想和图片热点关联,祖先元素<map>
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不一定非得直接父子关系。<map>
和<area>
之间再嵌套个<div>
什么的功能也是正常的。
如果单从<area>
原本作用来讲,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属性,例如,社交站点的图片往往都会有人类识别标注功能,类似这样:
跟<area>
的热点看上去就是一个东西,然而,实际上,我们很少很少使用<area>
元素,为什么呢?
因为图片上热点区域的样式根本无法自定义,除了可以显示outline
轮廓意外,什么边框背景色都不行,对area
进行CSS设置,也仅仅是改变这个标签元素本身的样式,而不是图片上热点点击区域的样式。于是,最终,图片上的标注或者热点,我们常常是使用其他标签,如<div>
,或者<a>
标签进行覆盖进行模拟。
也就是说,HTML <area>
只能作用于对点击热点没有任何样式要求的场景。考虑到这种场景使用<a>
标签模拟也是可以的,进一步压缩了HTML <area>
的实用价值。除非是不规则的点击热点,因为这种不规则区域包括IE8这种不支持CSS3的浏览器也是支持的,如下图: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从没使用过<area>
,也没有什么异样,花儿还是那么香,雾霾还是那么浪。难道,HTML <area>
真的一无是处,只能在某些罕见场景下才有存在价值吗?
如果真是这样,我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了,实际上,偶然间,我发现了关于<area>
一个隐匿的特性,这个特性可能会让<area>
远离雾霾,闻到花香。
正如前文提到的,<area>
元素可以看出半个<a>
元素,这句话很关键,换句话说,有时候,我们可以使用<area>
元素代替<a>
元素。
于是,我们的思路就变成:<a>
元素有什么局限性,导致有时候我们需要使用<area>
代替<a>
元素呢?
答案就是:<a>
不支持嵌套。例如:
<a href="#1">11111111111<a href="#2">22222222222</a></a>
浏览器会将其解析为相邻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如下截图示意:
所以,如果我们有链接嵌套的需求,就可以试试使用<area>
元素,举个例子,如下图标注:
上图黄色高亮区域点击是去“书籍详细页”,而点击列表其它任意区域是去“书籍阅读页”,请问该当如何实现?
传统方法,比较好是改变视觉DOM结构和顺序,使链接内容变成相邻关系,再通过CSS重新布局定位,虽然麻烦了点,但至少语义和无障碍访问这一块还是很好的;比较次的方法是使用JS,点击目标区域preventDefault
阻止默认事件,然后再location.href
跳转之类。
实际上,还有一种更好的做法,就是<a>
元素中嵌套<area>
元素,可以保证DOM结构符合视觉呈现,又无需JS辅助。
眼见为实,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借助area元素实现的链接嵌套demo
demo截图如下:
在Chrome和IE9+浏览器下,点击图片以及标题会跳转到“书籍详情页”,而点击其他区域就会跳到“书籍阅读页”,链接嵌套功能就这么实现了。
其中,demo中,图片的链接嵌套和标题文字的实现原理有所不同。
图片的链接嵌套用法更加规范,也就是借助<map>
和<area>
元素在图片上创造点击热点,相关HTML代码如下:
<img src="book.jpg" alt="都市猎人 限时免费" usemap="#bookCover"> <map id="bookCover" name="bookCover"> <area shape="rect" coords="0,0,54,72" href="book/1003477570" alt="都市猎人 限时免费" target="_blank"> </map>
也就是把整个图片区域都作为点击热点,充分发挥了<area>
标签本身的特性,没有任何兼容性问题,键盘访问等都非常良好,又满足我们链接嵌套功能,<area>
元素的实用价值大大地得以体现。
对于标题文字 “都市猎人”的链接内嵌处理则要麻烦一些。demo实例页面的做法是,在文字前面直接放置了一个裸的<area>
元素,通过CSS设置覆盖文字实现的,相关HTML和CSS代码如下:
<h4 class="book-title"> <area class="area" href="/book/1003477570" target="_blank"> 都市猎人 </h4>
.book-title { position:relative; } .book-title > .area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width: 100%; height: 100%; }
脱离<map>
裸露的<area>
元素实际上也是可以点击跳转了,就像一个<a>
链接元素一样,但是<area>
元素不支持子元素,所以只能覆盖。但是,却支持伪元素,也就是,如果单看视觉表现,你也可以让标题文字借助:before
等伪元素实现。
然而,虽然主观功能都OK了,代码也很精炼,但是,这种直接使用<area>
元素覆盖的方法还有一些局限,一是Firefox浏览器不支持(Firefox的<area>
元素默认display:none
,且无法重置);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无法使用键盘Tab索引访问,如果没有外面的<a>
元素是可以的,有了之后,这种取巧的做法就不行了。
所以,如果你的项目兼容性要求比较高,对无障碍访问要求也比较高,则建议使用透明图片覆盖的方式实现文字的链接嵌套,CSS不变,只要HTML稍微调整下就可以了,如下:
<h4 class="book-title"> <im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P///wAAAC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 class="area" usemap="#mapTitle"> 都市猎人 </h4> <map id="mapTitle" name="mapTitle"> <area shape="rect" coords="0,0,200,21" href="/book/1003477570" target="_blank"> </map>
也就是把原本裸露的<area>
换成<img>
,然后再使用<area>
元素创建图片热点。于是,各大浏览器全兼容版本就这么大功告成了!
对于Chrome以及IE9+浏览器可以对<area>
元素进行样式设置,而Firefox4之后就不可以,我查找网上资料,发现有人认为Firefox浏览器的做法是正确的,包括10年就有人向Mozilla反馈这个bug,但是,似乎Mozilla开发者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也就是Firefox浏览器的<area>
永远都是display:none
。
下面就是佐证Firefox浏览器的做法是正确的相关内容,引用了大量规范内容:
OK, so let’s walk through the specs here. https://drafts.csswg.org/cssom-view/#dom-element-getclientrects says:
where “layout box” links to https://drafts.csswg.org/cssom-view/#layout-box which says that a “layout box” is either a CSS layout box or an SVG box. https://drafts.csswg.org/cssom-view/#css-layout-box then says that this is the same term the CSS specs use. Going to the HTML spec, https://html.spec.whatwg.org/multipage/embedded-content.html#the-area-element doesn’t seem to say anything useful on its own (which is not surprising; rendering is described elsewhere in HTML). https://html.spec.whatwg.org/multipage/embedded-content.html#image-maps describes association of OK, on to https://html.spec.whatwg.org/multipage/rendering.html which is where HTML describes rendering. This says, in https://html.spec.whatwg.org/multipage/rendering.html#hidden-elements: area { display: none; } (the actual selector includes other things). Great, that’s something to work with. https://www.w3.org/TR/CSS21/visuren.html#display-prop says:
The current css-display draft at https://drafts.csswg.org/css-display/#valdef-display-none likewise says: The element and its descendants generates no boxes. So as far as I can tell the Firefox behavior is exactly following the specs here: |
孰对孰错其实没多大意义,我等只要知道除了区域热点,<area>
在链接嵌套功能上更有价值皆可安好!
标签:研究 blank 省份 lang 点击 识别 log 时代 html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y2c/p/7288835.html